• 晚期帝制中国的科举文化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晚期帝制中国的科举文化史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67.56 4.3折 158 全新

库存18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艾尔曼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95430

出版时间2022-08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158元

货号1202728229

上书时间2023-11-04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艾尔曼(Benjamin A. Elman),1980 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东方学博士学位;先后担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副教授、教授(1986—2001),1999-2001 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访问教授,2002 年后任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历史系双聘教授(2002-2017,其中在东亚系为1958 届胡应湘讲席教授),于2017年荣休。代表作有《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迁》、《科学在中国(1550-1900)》以及本书,此外还与伍思德(Alexander Woodside)合编了《晚期帝制中国的教育与社会,1600-1900》。

目录
插图目录

表格目录

前言

致谢

第一章 重新思考晚期帝制科举考试的历史根源

第二章 明初的皇权、文化政治与科举考试

第三章 晚期帝制中国科举考试的制度动态与精英流动

第四章 科场与王朝权力的局限

第五章 文言读写能力与晚期帝制科举的社会维度

第六章 焦虑情绪、科举美梦与备考生活

第七章 科举考试的文化范畴与作为精英写作的八股文

第八章 评卷标准、文士阐释与王朝对知识控制的局限性

第九章 科举考试中的科学、史学与汉学

第十章 19世纪之前清政府科举科目改革的加速

第十一章 去合法化与去经典化:进退失据的清末科举改革

附录一 科举考试一手文献,1148—1904(1042种记载)

附录二 摩门族谱图书馆馆藏科举考试一手文献

附录三 表

附录四 650—1905年间科举考试科目时间轴

附录五 除地方志外科举考试史料的主要类型

原始、二手文献书目

索引

译后记

内容摘要
通过对横跨元明清三代、千余种科举相关史料的研究分析,艾尔曼教授探讨了1315—1905年间作为晚期帝制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科举制度的社会、政治、文化等多重面向。艾尔曼对科举制度的探讨修正了很多我们先前对于这一考试体系实际运作过程的看法,其中既有对科举作为政治和文化组织运作的分析,也有对科举在被现代改革者们无情废止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无法预料之社会后果的反思,同时深入解读了科举作为一套历时久远、运作成熟的制度的历史意义。

主编推荐
通过对横跨元明清三代、千余种科举相关史料的研究分析,艾尔曼教授探讨了1315-1905 年间作为晚期帝制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科举制度的社会、政治、文化等多重面向。艾尔曼对科举制度的探讨修正了很多我们先前对于这一考试体系实际运作过程的看法,其中既有对科举作为政治和文化组织运作的分析,也有对科举在被现代改革者们无情废止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无法预料之社会后果的反思,同时深入解读了科举作为一套历时久远、运作成熟的制度的历史意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