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情偶寄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闲情偶寄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1.57 3.8折 57 全新

库存13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清]李渔

出版社时代华文书局

ISBN9787569933604

出版时间2021-04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57元

货号1202308292

上书时间2023-11-01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  颐养部

贵人行乐之法

富人行乐之法

贫贱行乐之法

家庭行乐之法

道途行乐之法

春季行乐之法

夏季行乐之法

秋季行乐之法

冬季行乐之法

随时即景就事行乐之法

止眼前可备之忧

止身外不测之忧

爱食者多食

怕食者少食

太饥勿饱

太饱勿饥

怒时哀时勿食

倦时闷时勿食

节快乐过情之欲

节忧患伤情之欲

节饥饱方殷之欲

节劳苦初停之欲

节新婚乍御之欲

节隆冬盛暑之欲

第二章  饮馔部







瓜 茄 瓠 芋 山药

葱 蒜 韭

饭 粥









第三章  种植部



玉兰

夹竹桃

水仙

鸡冠

蝴蝶花

第四章  器玩部

茶具

酒具

碗碟

笺简

第五章  居室部

向背

途径

高下

出檐深浅

置顶格

甃地

洒扫

藏垢纳污

取景在借

原文及注释

内容摘要
《闲情偶寄》被誉为中国人的生活美学典范。生活琐细、平常之物,在李渔的笔下,皆有大美。本书选取颐养部、饮馔部、种植部、器玩部、居室部中的绝妙佳作,堪称一部赏心乐事雅集。
    生活是生存的偶得,是精神和心灵上的闲暇,愿你至情至性地活着,以自己的方式找到生活中的无往不趣。

主编推荐
1畅销出版300年:17世纪当红传奇作家李渔毕生得意之作一部精心撰写的重头作品,倾李渔一生学识库存和生活积累而成。李渔57岁开始创作此书,花费6年,字字心血。内容厚实,力戒陈言、追求创新,世人争相阅读,广为流传,是他笔耕一生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因《闲情偶寄》一书,李渔在生前、身后受到时代肯定,得到世界青睐,以至今天成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2当刻刻偷闲以行乐,教你在一年四季排遣忧虑关于富人贫人的颐养方法,一年四季,怎样排遣忧虑,节制性欲,饮馔调治,种花栽竹,用具器玩,等等,尤富人生智慧。充满新异,充满风趣,字里行间流露着幽默和智慧,是一部日常生活美学小百科。选取颐养、饮馔、种植、器玩中的绝妙之作,以闲情笔调写就,读来轻松愉快。3把生存过成诗,谈养生的艺术谈“行乐”以养生,从富贵谈到贫贱,从家庭谈到道途,以至春夏秋冬,花鸟虫鱼、琴棋书画、沐浴睡眠、坐卧行至……凡人们日常生活之处,无所不谈。谈“饮啜”以养生,适意而为,适性而为,爱食者多食,怕食者少食,太饥勿饱,太饱勿饥,怒、哀、倦、闷时,先不要吃……都是养生常识。谈“节色欲”以养生,300年前的性科学通俗读本。亲切平易,便于实行,贴近生活,四时皆宜。生活即养生,养生无处不在。4教你怎样吃出品位,吃出情调笋:至于笋之一物,则断断宜在山林,城市所产者,任尔芳鲜,终是笋之剩义。此蔬食中第一品也。肥羊嫩豕,何足比肩。瓜、茄、瓠、芋诸物,菜之结而为实者也。实则不止当菜,兼作饭矣。增一簋菜,可省数合粮者,诸物是也。一事两用,何俭如之?贫家购此,同于籴粟。蒜则永禁弗食;葱虽弗食,然亦听作调和;韭则禁其终而不禁其始,芽之初发,非特不臭,且具清香,是其孩提之心之未变也。蟹:予嗜此一生。每岁于蟹之未出时,即储钱以待,因家人笑予以蟹为命,即自呼其钱为“买命钱”。5配以“吴兴八俊”之首钱选传世名画,清丽典雅,赏心悦目6译文之美:译文由“当代中文的最上品”、知名小说作家彭剑斌翻译,饱含文学之美和诗歌之美。品读译文,读者可以在了解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之时,领略译者极为出色的语言魅力。7“中国好看的书”获得者许天琪设计,全彩印刷,精美装帧精巧,精美,精致;小开本、易携带;打造迄今为止精美好看、独一无二的版本。

媒体评论
中国士人一般都会自带诗文气,而对市井气则避之唯恐不及。一介寒士在体制外生存,必须有市井气。李渔就是这样,可以建园造景,可以自带戏班子,亦可写畅销书。不愉快就迁徙辗转,把一个大家庭背在肩上,或建在书斋园林中,一家人过着自由平等真爱的生活,艰难的生活硬给他过成了一首有结构的诗。——李冬君,《文化的江山》作者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职业作家”“文化商人”,接近靠卖文为生的李渔肯定是闲不下来的,他顶多也就是帮助官僚富豪们消闲一下。所以,在考察李渔的“好闲情”时,不应该忘了他的身份,他不是隐于山林的幽人,而是在夹缝中生存的“人间隐者”,是“孜孜于应世干禄”(余秋雨语)、穷忙活的现实主义者,可他居然还有这等闲情逸致,这才是最让人钦佩的。——本书译者、小说家彭剑斌“作为一个艺术家,你自编自导自演了许多迎合尔时世俗的戏剧……作为一个对于品质有真正理解和毫不妥协的人,你写了一部《闲情偶寄》,编了一部《芥子园画谱》,如今,还有人看。你在《闲情偶寄》中谈居室、器玩、饮撰、种植、颐养……后世做会馆的,创造享受清闲氛围的,都该向你学学。”——冯唐《闲情偶寄》有与自然与人事的巧妙观察,有平明而又新颖的表现。——周作人笠翁《闲情偶寄》之所论,正合我意。——梁实秋《闲情偶寄》是“中国人生活艺术的指南”。——林语堂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