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说桃病虫害诊断与防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图说桃病虫害诊断与防治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5.24 6.1折 25 全新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瑞红,李萍 主编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60470

出版时间2017-04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5元

货号1201499936

上书时间2023-10-19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前言
章桃树病虫害基本知识
一、桃树的物候期
二、桃树病害分类
1 真菌性病害
2 细菌性病害
3 病毒性病害
4 生理性病害
三、桃树虫害分类
1 刺吸式害虫
2 咀嚼式害虫
四、桃树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1 植物检疫
2 农业防治
3 物理防治
4 生物防治
5 化学防治
五、桃园常用农药品种
1 石硫合剂
2 阿维菌素
3 吡虫啉
4 啶虫脒
5 灭幼脲
6 氟虫脲
7 氯虫苯甲酰胺
8 高效氟氯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
9 螺虫乙酯
10 氟啶虫胺腈
11 功夫菊酯
12 高效氯氰菊酯
13 哒螨灵
14 噻螨酮
15 三唑锡
16 螺螨酯
17 联苯肼酯
18 中生菌素
19 多菌灵
20 甲基硫菌灵
21 苯醚甲环唑
22 腈苯唑
23 己唑醇
24 嘧菌酯
第二章桃树病害诊断与防治
1 桃穿孔病
2 桃缩叶病
3 桃褐锈病
4 桃树叶枯病
5 桃褐腐病
6 桃疮痂病
7 桃炭疽病
8 桃软腐病
9 桃树木腐病
10 桃树根癌病
11 桃树白绢病
12 桃树白纹羽病
13 桃树流胶病
14 桃树缺铁症(黄叶病)
第三章桃树虫害诊断与防治
1 桃蚜
2 桃瘤蚜
3 桃粉蚜
4 山楂叶螨
5 二斑叶螨
6 桃一点叶蝉
7 绿盲蝽
8 斑衣蜡蝉
9 桃潜叶蛾
10 苹小卷叶蛾
11 黑星麦蛾
12 黄刺蛾
13 褐边绿刺蛾
14 桃剑纹夜蛾
15 舟形毛虫
16 铜绿丽金龟
17 桃蛀螟
18 梨小食心虫
19 茶翅蝽
20 白星花金龟
21 康氏粉蚧
22 桑盾蚧
23 桃球蚧
24 草履蚧
25 橘小实蝇
26 桃仁蜂
27 桃小蠹
28 桃红颈天牛
29 黑蚱蝉
附录
附录A露地桃树病虫害综合防治历
附录B常见计量单位名称与符号对照表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图说桃病虫害诊断与防治》是由多年从事桃树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的人员编写的一本图文并茂的科普书籍。书中介绍了桃树主要病害和主要虫害的症状、形态特征、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治技术,还简要介绍了与病虫害防治相关的桃树物候期、果园常见天敌、常用无公害新农药等。《图说桃病虫害诊断与防治》的特点是每种病虫害和防治技术都配有多幅彩色图片,便于识别和区分,语言通俗易懂,防治技术优选,并配有“提示”“注意”等小栏目,实用性强。
《图说桃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可供广大果农及基层农业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农林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学习和参考。

精彩内容
桃树是原产于我国的温带水果,栽培历史已有几千年,是我国最古老的果树之一。由于桃果产量高、风味好、富有营养,历来备受人们的重视与喜爱,选育出很多优良品种。近年来,由于桃树管理方便、桃果价格合理,刺激了桃产业迅速发展,栽培面积和产量逐年递升。    由于桃树属多年生植物,生态环境相对稳定,有利于多种生物的栖居和繁衍。在诸多生物中,那些寄生于桃树上影响其生长发育、开花结果、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微生物与昆虫被称为桃病虫害。据调查,危害桃树的病虫有几百种,但主要发生危害的仅有几十种。为了保证桃树正常生长和结果,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人们不得不控制这些主要病虫害。识别病虫害,掌握其发生特点和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方能做到科学控制病虫害。    本书以服务广大桃树种植专业户和基层技术人员为出发点,在编写内容上力求根据生产实际需要,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叙述,便于读者掌握和实施。书中对目前我国桃树上发生的主要病害和主要虫害的症状、形态特征、发生特点、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详述,对果园主要天敌和常用无公害新药剂进行了简述,配上多幅彩色图片,便于读者识别和判断;对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在文中进行了专门提示。    由于我国桃树种植区域广阔,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差异很大,书中描述的病虫害发生代数和时间只是一个大致规律,不能和各地一一对应,请读者谅解。另外,由于目前有关桃树登记的农药品种很少,本书只好参照苹果、梨、柑橘等果树登记的农药品种,结合生产上的使用情况推荐了一些低毒、低残留农药。书中所推荐的防治药剂和浓度仅供读者参考,不可照搬。因为药剂的防治效果受温度、湿度、降雨、光照、病虫害状态、药剂含量和剂型等多因素影响,而且不同桃树品种对药剂的敏感度有异,所以建议读者在使用农药前仔细阅读生产厂家提供的产品说明书,结合桃树实际情况合理使用农药。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引用了许多国内外相关书籍和文献中的内容,在此对撰写这些书籍和文献的作者表示诚挚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可能有错误和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和同行专家批评指正。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