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线手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天线手册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06.11 6.9折 298 全新

库存17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美国业余无线电协会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05920

出版时间2016-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298元

货号1201270118

上书时间2023-10-17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ARRL美国业余无线电协会
19 世纪90 年代,古列尔莫·马可尼开始实验无线电报技术,业余无线电的种子就是在那时播下的。先是有几十人,随后有几百人,加入到马可尼的实验队伍中,他们对无线电发送、接收信息充满浓厚兴趣,其中少数人是出于商业目的,多数人仅仅是喜爱这种新型的通信式。1912 年,美国政府开始颁发业余无线电操作员执照。
截至1914 年,美国已经有几千名业余无线电操作员,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火腿。来自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的发明家与实业家希拉姆·珀西·马克西姆意识到应当建立一个团体,以便将人数不断增多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组织在一起。
1914 年5 月,马克西姆建立了美国无线电转播联盟(ARRL)。今天,ARRL 有大约15 万会员,是美国zui大的全国性业余无线电组织。ARRL 是一个非营利性组织,
它致力于:
■ 提高会员对业余无线电通信与实验的兴趣。
■ 代表美国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参与立法活动。
■ 促进会员之间的友谊,制定会员的行为标准。
ARRL 的总部位于康涅狄格州纽因顿市郊外的哈特福德,总部工作人员为美国各地的会员提供各种服务。此外,ARRL 还是靠前业余无线电联盟(IARU)的靠前秘书处,这个联盟由全世界150 个国家的业余无线电组织组成。ARRL 每月出版一期《QST》月刊,此外,还出版许多出版物,涉及业余无线电的所有领域。ARRL 总部的电台W1AW 每天发送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感兴趣的公告,以及莫尔斯电码练习报文。ARRL 有一个野外通信机构,机构的志愿者为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提供与野外通信有关的技术信息与技术支持,为各种公众活动提供通信服务。此外,ARRL 代表美国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与美国联盟通信委员会(FCC)和其他政府机构进行接触。

目录
章  天线基本理论1
1.1  电磁场和电磁波的介绍  1
1.1.1  电场和磁场  1
1.1.2  传导电流和位移电流  2
1.1.3  电磁波  2
1.2  天线阻抗  5
1.2.1  辐射阻抗  5
1.2.2  电流和电压分布  5
1.2.3  馈电点阻抗  5
1.3  天线方向性和增益  6
1.3.1  各向同性辐射  6
1.3.2  方向性和辐射方向图  6
1.3.3  近场和远场  7
1.3.4  辐射方向图的类型  8
1.3.5  方向性和增益  10
1.3.6  辐射方向图的测量  12
1.4  天线极化  12
1.5  其他天线特征  13
1.5.1  收发互易性  13
1.5.2  天线带宽  14
1.5.3  频率缩放  14
1.5.4  有效辐射功率(ERP)  15
1.6  射频辐射和电磁场安全问题  15
1.6.1  射频能量的热效应  16
1.6.2  电磁辐射的非热效应  16
1.7  参考文献  22
第2章  偶极天线和单极天线  24
2.1  偶极天线  24
2.1.1  辐射方向图  25
2.1.2  导体直径的影响  27
2.1.3  馈点阻抗  28
2.1.4  频率对辐射方向图的影响  31
2.1.5  折合偶极天线  33
2.1.6  垂直偶极天线  33
2.2  单极天线  34
2.2.1  λ/4单极天线的特性  34
2.2.2  折合单极天线  36
2.3  参考文献  36
第3章  地面效应  37
3.1  近场地面效应  37
3.1.1  地表的电学特性  37
3.1.2  土壤趋肤深度  39
3.1.3  土壤中的波长  40
3.1.4  馈点阻抗与距地高度  40
3.2  垂直单极子天线的接地系统  41
3.2.1  天线底部附近的场  41
3.2.2  辐射效率及土壤中的能量损耗  42
3.2.3  线接地系统  44
3.2.4  架空接地系统  48
3.2.5  不同地网系统间的差异  53
3.3  远场地面效用  54
3.3.1  一般反射  54
3.3.2  远场反射和垂直天线  54
3.3.3  PSEUDO-BREWSTER角(PBA)与
垂直天线  56
3.3.4  平表面反射和水平极化波  57
3.3.5  真实地表条件下的方向图  58
3.4  天线分析中的地面参数  61
3.4.1  地面条件的重要性  61
3.4.2  获取地面数据  62
3.5  参考文献和参考书目  65
第4章  无线电波传播  67
4.1  无线电波的性质  67
4.1.1  无线电波的弯曲  67
4.1.2  地波  68
4.1.3  表面波  68
4.1.4  空间波  68
4.1.5  视线外的VHF/UHF传播  69
4.1.6  天线极化  70
4.1.7  甚高频无线电波远距离传播  71
4.1.8  可靠的甚高频覆盖  73
4.1.9  极光传播  76
4.2  高频天线传播  77
4.2.1  太阳的作用  77
4.2.2  电离层  81
4.2.3  探测电离层  82
4.2.4  跳跃传播  85
4.2.5  多次跳跃传播  85
4.2.6  非跳跃传播模式  86
4.2.7  优选可用频率(MUF)  86
4.2.8  大力度优惠可用频率(LUF)  87
4.2.9  受干扰电离层的条件  88
4.2.10  电离层(地磁)暴  89
4.2.11  单路径传播  89
4.2.12  长路径和短路径传播  89
4.2.13  灰线传播  90
4.2.14  衰落  91
4.2.15  突发E层和高频散射模式  91
4.3  何时何地高频波段是开放的  92
4.3.1  传播整体视图  92
4.3.2  高频通信仰角  95
4.3.3  传播预测表  99
4.4  传播预测软件  102
太阳活动数据  103
4.5  参考文献  104
第5章  环形天线  106
5.1  大环天线  106
5.1.1  方形环天线  106
5.1.2  三角形环天线  110
5.1.3  水平环天线  115
5.1.4  半波环形天线  115
5.2  小 环 天 线  116
5.2.1  基本环天线  116
5.2.2  调谐环天线  117
5.2.3  静电屏蔽环天线  118
5.2.4  环的Q值  119
5.3  铁氧体磁芯环天线  120
5.4  环天线阵列  123
5.4.1  测向判决单元  123
5.4.2  环的相控阵  123
5.4.3  交叉环  123
5.4.4  间隔排列的环天线阵列  123
5.4.5  非周期性阵列  123
5.5  小型发射环天线  124
5.6  参考文献  126
第6章  多元天线阵列  128
6.1  创建增益和方向性  128
6.1.1  定义  129
6.1.2  互阻抗  131
6.1.3  互阻抗和增益  131
6.1.4  增益和天线的外形尺寸  132
6.2  激励单元  133
相控阵中的电流分布  133
6.3  相控阵技术  136
6.3.1  概述  136
6.3.2  相控阵基本理论  136
6.3.3  给相控阵馈电  139
6.3.4  一般的相控阵馈电系统  140
6.3.5  业余阵列的推荐馈电方法  142
6.4  相控阵设计实例  148
6.4.1  通用的阵列设计考虑  148
6.4.2  90°馈电、90°间隔的垂直阵列  149
6.4.3  3单元二项式边射阵  151
6.4.4  四方阵列  152
6.4.5  4单元矩行阵列  154
6.4.6  120°馈电、60°间隔的偶极天线阵列  155
6.4.7  “Crossfire”接收阵列  156
6.5  相控设计的实际问题  157
6.5.1  调整相控阵馈电系统  157
6.5.2  阵列的方向切换  159
6.5.3  测量馈线的电长度  161
6.5.4  测量单元的自阻抗和互阻抗  162
6.6  参考文献  162
附录—EZNEC-ARRL实例  163
第7章  对数周期偶极天线阵列  165
7.1  基本LPDA设计  165
7.1.1  LPDA设计和计算  167
7.1.2  LPDA的性能  170
7.1.3  LPDA的馈电和架设  171
7.1.4  特别设计校正  172
7.2  设计一个LPDA  174
7.3  参考文献  175
第8章  天线建模  176
8.1  概述:用计算机分析天线  176
天线建模简史  176
8.2  天线建模基础  178
8.2.1  程序输出  178
8.2.2  程序输入:导线几何学  180
8.2.3  建模环境  185
8.2.4  再述源的说明  187
8.2.5  负载  188
8.2.6  准确测试  189
8.2.7  其他可能的模型  190
8.2.8  进场输出  191
第9章  单波段中频和高频天线  193
9.1  水平天线  194
9.1.1  偶极子天线  194
9.1.2  折叠偶极子天线  196
9.1.3  倒V形偶极子天线  197
9.1.4  端馈ZEPP天线  197
9.1.5  倾斜偶极子天线  198
9.1.6  宽带偶极子天线  199
9.2  垂直天线  202
9.2.1  半波长垂直偶极子天线(HVD)  202
9.2.2  C形极子天线  203
9.2.3  使用镜像平面径向辐射器的单极子垂直
天线  204
9.2.4  镜像平面天线  206
9.2.5  垂直天线实例  208
9.2.6  架高镜像平面天线  211
9.3  加 载 技 术  213
9.3.1  加载垂直天线  213
9.3.2  基端加载短垂直天线  213
9.3.3  加载短垂直天线的其他方法  213
9.3.4  加载垂直天线的原则  216
9.3.5  线性负载  216
9.4  倒L形天线  218
塔基倒L形天线  220
9.5  单边斜拉天线  220
1.8MHz塔基天线系统  222
9.6  单波长回路天线  224
9.6.1  7MHz全尺寸回路天线  224
9.6.2  水平极化矩形回路天线  225
9.6.3  14MHz垂直极化三角形回路天线  226
9.7  参考文献  228
0章  多波段高频天线  230
10.1  简单线天线  230
10.1.1  随机线天线  230
10.1.2  端馈天线  232
10.1.3  中馈天线  232
10.1.4  137英尺的80~10m波段偶极天线  233
10.1.5  G5RV多波段天线  235
10.1.6  温顿天线和卡罗莱纳-温顿天线  236
10.1.7  偏离中心馈电(OCF)天线  237
10.1.8  多重偶极天线  238
10.1.9  端接折合偶极天线  240
10.1.10  水平环天线“SkyWire”  240
10.2  陷波器天线  242
10.2.1  陷波器的损耗  244
10.2.2  五波段的W3DZZ陷波器天线  244
10.2.3  W8NX多波段、同轴电缆-陷波器偶极
??天线  244
10.3  多波段垂直天线  249
10.3.1  全尺寸垂直天线  249
10.3.2  短垂直天线  250
10.3.3  陷波器垂直天线  250
10.4  开放式套筒天线  251
10.4.1  阻抗  251
10.4.2  带宽  252
10.4.3  辐射方向图与增益  253
10.4.4  制作与评估  253
10.5  耦合谐振器偶极天线  253
10.5.1  耦合谐振器原理  253
10.5.2  耦合谐振器(C-R)天线的特性  255
10.5.3  一个30m/17m/12m波段偶极天线  256
10.6  高频对数周期偶极天线阵列  257
10.6.1  3.5MHz或7.0MHz的LPDAs  257
10.6.2  五波段对数周期偶极天线阵列  260
10.7  高频盘锥天线  261
10.7.1  盘锥天线的基础知识  261
10.7.2  A型框架——10~20m波段的盘锥
??天线  262
10.7.3  40~10m波段的盘锥天线  262
10.8  参考文献  264
1章  高频八木天线和方框天线  266
11.1  八木天线  266
11.1.1  八木天线如何工作—概述  266
11.1.2  八木天线建模  267
11.2  八木天线的性能参数  267
11.2.1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