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风险治理研究
  • 社会风险治理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社会风险治理研究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1.61 7.0折 45 全新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秦民,张建华,张青兰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236537

出版时间2021-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1202557548

上书时间2023-10-08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秦民,广州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广东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会理事,近年来主持社科基金项目一项,省部级课题5项,荣获“新南方教学基金 教师”荣誉称号。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风险社会的理论渊源与现实境遇

一、风险社会的理论渊源

二、风险社会理论现实境遇:现代性的危机

三、风险社会理论的实质:现代性反思批判

四、风险社会的理论诉求:自反性现代化

第二章  风险社会理论的内涵及其特征

一、风险社会:资本与理性的神圣同盟

二、当代社会风险的主要特征

三、社会风险的协同治理模式

四、当代中国社会风险问题凸显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与风险

一、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视域中的风险意识

二、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视域中的风险根源

三、马克思社会发展视野中的风险社会理论批判

四、风险社会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新视野

第四章  直面风险:中国改革与风险治理

一、“风险社会”与改革困局

二、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风险成因探究

三、改革进程中的风险治理路径

四、防范化解新时代改革风险的重要任务

第五章  返自然之魅:生态风险的形成及其解构

一、生态风险:概念意蕴及其特征

二、生态风险的镜像反思

三、风险社会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四、生态风险产生的根源探讨

五、规避生态风险的方案抉择

六、风险社会与生态现代化的实践启迪

七、生态风险社会治理共同体的价值遵循

第六章  困境与突围:大数据时代的社会风险治理

一、当社会风险治理遭遇大数据

二、传统社会风险治理的思维范式研究

三、大数据时代的社会风险治理特点

四、大数据时代社会风险治理的结构范式转换

五、以大数据推动社会风险治理路径创新

六、大数据时代的社会风险治理的流程再造

第七章  正常与例外:科技与风险的交叉和重叠

一、问题空间:风险与科技的当前趋向

二、结构分解:风险与科技的动态结合

三、未来展望:风险与科技的安全边界

第八章  守正与创新:意识形态风险治理的逻辑理路

一、意识形态风险治理的生成逻辑:历史、理论与现实的三重互动

二、意识形态风险治理的方法论视域:治理主体、治理方式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协同共进

三、意识形态风险治理的多维联动:政治、社会、文化、法治、科技之交辉映衬

第九章  百年探索:中国共产党防范化解风险的历程与举措

一、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防范化解风险的发展脉络

二、百年探索:中国共产党防范化解风险的重大举措

三、百年总结:中国共产党执政风险的主要来源

四、方法论启迪:新时代党防范化解风险的现实启示

第十章  中国共产党治理社会风险的经验及其启示

一、弘扬中国精神,是党治理风险的基本法宝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治理风险的力量之源

三、坚持中国道路,是党治理风险的根本之道

四、全面深化改革,是党治理风险的动力源泉

五、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治理风险的政治根基

三、马克思社会发展视野中的风险社会理论批判

四、风险社会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新视野

第四章  直面风险:中国改革与风险治理

一、“风险社会”与改革困局

二、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风险成因探究

三、改革进程中的风险治理路径

四、防范化解新时代改革风险的重要任务

第五章  返自然之魅:生态风险的形成及其解构

一、生态风险:概念意蕴及其特征

二、生态风险的镜像反思

三、风险社会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四、生态风险产生的根源探讨

五、规避生态风险的方案抉择

六、风险社会与生态现代化的实践启迪

七、生态风险社会治理共同体的价值遵循

第六章  困境与突围:大数据时代的社会风险治理

一、当社会风险治理遭遇大数据

二、传统社会风险治理的思维范式研究

三、大数据时代的社会风险治理特点

四、大数据时代社会风险治理的结构范式转换

五、以大数据推动社会风险治理路径创新

六、大数据时代的社会风险治理的流程再造

第七章  正常与例外:科技与风险的交叉和重叠

一、问题空间:风险与科技的当前趋向

二、结构分解:风险与科技的动态结合

三、未来展望:风险与科技的安全边界

第八章  守正与创新:意识形态风险治理的逻辑理路

一、意识形态风险治理的生成逻辑:历史、理论与现实的三重互动

二、意识形态风险治理的方法论视域:治理主体、治理方式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协同共进

三、意识形态风险治理的多维联动:政治、社会、文化、法治、科技之交辉映衬

第九章  百年探索:中国共产党防范化解风险的历程与举措

一、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防范化解风险的发展脉络

二、百年探索:中国共产党防范化解风险的重大举措

三、百年总结:中国共产党执政风险的主要来源

四、方法论启迪:新时代党防范化解风险的现实启示

第十章  中国共产党治理社会风险的经验及其启示

一、弘扬中国精神,是党治理风险的基本法宝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治理风险的力量之源

三、坚持中国道路,是党治理风险的根本之道

四、全面深化改革,是党治理风险的动力源泉

……

内容摘要
自人类社会存在以来,风险就与人的实践活动相伴相生,构成了人类社会生存实践的重要维度。社会风险,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风险形态,它包含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多个维度的内容,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当前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如何正确认识并有效治理社会风险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必然要求。
    本书首先论述风险社会理论产生的理论渊源与现实境遇,进而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立场对已有的风险社会理论内涵进行全面的解析与审视;其次从改革风险、生态风险、科技风险、意识形态风险等几个方面论述当前中国社会所面临的主要社会风险;最后回归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阐述我们党防范化解社会风险的百年历程,并总结经验以此启迪现实。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