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是孩子(新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只是孩子(新版)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7.82 6.4折 75 全新

库存27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帕蒂·史密斯 著,刘奕 译,理想国 出品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9588503

出版时间2022-06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75元

货号1202631723

上书时间2023-09-17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星期一的孩子

 

只是孩子

 

切尔西酒店

 

神合形离

 

牵着上帝的手

 

致读者

 

译后记

 

译名对照表

 

 


【免费在线读】

商品简介

这是爱的夏天,也是躁动的夏天,一次在布鲁克林的偶遇,将两个年轻人引向了艺术、奉献和启蒙的道路。

 

日后,帕蒂·史密斯会成为一名诗人和表演者,罗伯特·梅普尔索普则将自己极具挑衅的风格对准摄影。而此时,他们只是两个饥肠辘辘的年轻人,在城市中穿行,被纯真和热情所裹挟。从科尼岛到第四十二街,他们感受着城市的脉搏,并终来到“马克斯的堪萨斯城”。——在那著名的圆桌旁,“波普教皇”安迪·沃霍尔已身影不再,但他的王室成员们仍在此接受朝拜。

 

1969年,人类登月之年,他们驻扎进了切尔西旅馆,并很快融入这个由声名狼藉者和名声显赫者所组成的社群,结识了当时富影响力的艺术家和各式各样的边缘异客。

 

这是一个各种意识都分外高涨的时代,诗歌、摇滚、艺术和性别政治的不同世界,在彼此碰撞、炸裂。在这样的氛围之下,两个孩子约定,要看顾彼此。他们是斗志昂扬的浪漫主义者,将自己完全献身于创作,并被对方的梦想和渴望所点燃。在饥饿的年月里,他们轮流为对方提供着激励和养料。

 

《只是孩子》以爱情故事开始,以挽歌结尾。它是对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纽约的一次礼赞,那时,这座城市正在逐渐发展为西方世界的文化之都。这本书记述了它的富庶和贫穷,也描摹了它的混混和恶棍。它讲述了一个真实的神话,勾勒出一幅正在向上攀登的年轻艺术家的画像,而预示着名望降临的序曲也随之奏响。



作者简介

作者

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

美国作家、表演家、视觉艺术家。她的创作天分首次展露于1970年代时,将诗作与摇滚乐所做的革命性结合。她录制了十二张专辑,其中《马群》被《滚石》杂志尊为伟大的百张专辑之一。

史密斯1973年在纽约高谭书店举办了自己的个画展。她的著作包括,获得了2010年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只是孩子》,以及《维特》(Witt)、《空想》(Babel)、《白日梦》(Woolgathering)、《珊瑚海》(The Coral Sea)、《纯真预言》(Auguries of Innocence)和《时光列车》(M Train)。

2005年,法国文化部颁发给史密斯艺术与文学司令勋位(Commandeur des Arts et des Lettres),这是法国政府颁发给艺术家的荣誉。2007年,她被列入摇滚名人堂。

史密斯与弗雷德•索尼克•史密斯于1980年在底特律结婚。育有一子杰克逊,一女杰西。史密斯目前生活在纽约市。

 

译者

刘奕,

2000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毕业后成为摇滚文字工作者,曾用笔名“刘E”等。初期乐评文章多见于《通俗歌曲》等摇滚杂志,生活交集北京地下摇滚场景。2005年开始为《滚石》杂志大陆版翻译文章,同时淡出江湖。除本书外,还出版译作有《荣光之路》(Bound for Glory,Woody Guthrie著,2014)。weibo.com/etiaoduanku


【媒体评论】

在随笔著作《只是孩子》中,帕蒂·史密斯这位传奇性的美国艺术家吐露她与摄影师罗伯特·梅普尔索普那前所未有的关系,以及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时的纽约城和切尔西旅馆,那无与伦比的时代。一个关于友谊和青春的诚实而感人的故事,就像帕蒂·史密斯其他令人惊叹的作品一样——从她1975年影响力巨大的专辑《马群》到她的视觉艺术和诗歌,她将同样的独特、奔放的品质带入了《只是孩子》。

——2011年美国国家图书奖颁奖词

六十四岁的帕蒂·史密斯以《只是孩子》一书提醒我们,纯真、乌托邦理想、美和反叛才是指引人类旅程的启明星。她的书毫无躲闪与犹豫,召回一种集体记忆——这种记忆引领着我们从现在到未来。

——迈克尔·斯蒂佩(Michael Stipe,REM主唱), 《时代》周刊2011封面人物致辞

一本关于成为一名艺术家的好的书。耶稣或许是为一些人的罪而死的,但帕蒂·史密斯是为我们所有人生活、写作和歌唱的。

——《华盛顿邮报》

经历过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时髦而别致的纽约的人所写出的,令人着迷的回忆录。它提示我们,年轻时的自负有时正是对于日后辉煌的准备。

——《纽约时报》年度十大图书

帕蒂·史密斯的书中闪耀着光芒四射的句子,比她的诗作和歌曲更具启示性,这本浪漫主义的回忆录令人发现,之前那些关于她和摄影师罗伯特·梅普尔索普的传记是用多么生硬的叙事手法写就的。

——《村声》杂志,年度之书

读过摇滚歌手帕蒂·史密斯讲述的她和摄影师罗伯特的故事之后,很难不去相信命运。除此之外还怎样解释这个将他们撞到一起、让两人共同变得灿烂的偶然际遇呢?离奇而又迷人

——《人物》,年度十大图书

一本经历过1960年代末到1970年代初的纽约那段时髦而别致的日子的人,所能写出的迷人的回忆录。

——詹尼特·马斯林(Janet Maslin),《纽约时报》年度十大图书

帕蒂·史密斯为朋友罗伯特·梅普尔索普精心写作的一封情书,这是他们为艺术而燃烧的情谊的死后纪念。她优雅的挽歌揭示了那深植于早年时光以及梅尔索普的生活与工作中的混乱与创造性。

——《出版社人周刊》,年度十大图书

一幅1960年代末和1970年代的波西米亚纽约的迷人的肖像。

——《纽约时报书评》



目录

导读

前言



主编推荐

“鲍勃·迪伦自传之后伟大的摇滚歌手回忆录。”——《芝加哥论坛报》

“关于成为艺术家的好的一本书。”——《华盛顿邮报》

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传奇艺术家帕蒂·史密斯回忆录代表作,

《公告牌》杂志史上百佳音乐书籍Top5,《人物》杂志、《纽约时报》、《出版人周报》、《村声》杂志年度好书

 

帕蒂·史密斯是美国传奇艺术家,摇滚桂冠诗人,有“朋克教母”之称。作为鲍勃·迪伦的挚友,她出席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并献唱迪伦名曲《暴雨将至》,被媒体誉为“一位摇滚传奇向另一位传奇的致敬。”正如鲍勃·迪伦以摇滚歌手的身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帕蒂·史密斯凭借历经二十年精心写作的《只是孩子》,斩获了当年美国书业奖项——国家图书奖。她游走于文学、诗歌、音乐、摄影、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之间,是当代美国艺术家中为独特与非凡的一位。 一本“关于成为一名艺术家的好的书。”(《华盛顿邮报》)帕蒂·史密斯记述下自己逃离新泽西的工厂女工命运、踏上前往纽约的漂泊旅途,在这座充斥着富人、穷汉、混混及恶棍的大杂烩城市里寻找自我,经受磨难并且成长的故事,提供给读者一份艺术家如何开启自己早期职业生涯的真诚见证。 一段对于纯真情感的深情追忆:“我们将怎么样呢?”她问。“我们将永远在一起。”他答。帕蒂和罗伯特这对被艺术点燃的灵魂伴侣,从相遇到相爱,从相互看顾,到各自独立,他们的情谊因其天真和纯洁而持久。正如帕蒂·史密斯所提醒我们的,纯真、乌托邦理想、美与反叛才是指引人类旅程的启明星。 一本“继鲍勃·迪伦自传之后伟大的摇滚歌手回忆录。”(《芝加哥论坛报》)本书汇聚了令1970年代的纽约振奋人心的所有元素:危险和贫穷,艺术家的严肃和乐观主义,跟过去的伟大艺术史(达利、金斯堡、沃霍尔……)仍有连接的那种感觉。帕蒂·史密斯和她的朋友们所在的小社群,在纽约逐渐变为西方世界文化之都的过程中也变得繁茂多彩,使得本书成为献给上世纪后一个艺术蓬勃期所有投身者的一曲礼赞。 新版封面由台湾著名设计师王志弘设计,赋予全新质感。选用了帕蒂·史密斯与罗伯特·梅普尔索普的早期珍贵合影,采用黑银混合的特别专色、深灰色中带银色调印刷。内文珍贵照片使用特殊专色印刷,呈现宝丽来照片所独有的古旧美感。
【内容简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