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哲学1760-1860:观念论的遗产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德国哲学1760-1860:观念论的遗产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60.37 6.2折 98 全新

库存15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特里·平卡德(Terry Pinkard)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74621

出版时间2019-12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1202032723

上书时间2023-08-20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导言:“德意志”与德国哲学
第一部分康德与哲学革命
第一章哲学革命(一):人类自发性与自然秩序
自由与批判
判断
纯粹直观
概念与直观:先验演绎
概念与直观:几点结论
概念与直观:问题与图型
“理念”、自在之物和自由
第二章哲学革命(二):自律与道德秩序
从自发性到自由
从自由到自律
从自律到道德原则
自由与政治共同体:自律与美德
自律、宗教与伦理联邦
第三章哲学革命(三):审美鉴赏、目的论和世界秩序
自然秩序与道德秩序
规范性与审美判断
规范性与目的论的判断
第二部分继续的革命:后康德派
导言:观念论与法国大革命的现实
第四章18世纪80年代:直接的后康德反应:雅可比与莱因霍尔德
康德的地位和耶拿的崛起
指向康德的理性批判:雅可比
莱因霍尔德、“新大学”与对康德主义的捍卫
第五章18世纪90年代:费希特
第六章费希特之后的18世纪90年代:浪漫派对康德的接受(一):荷尔德林、诺瓦利斯、施莱尔马赫、施莱格尔
自我意识问题和后康德浪漫主义
自我意识问题:荷尔德林
自我意识问题:诺瓦利斯
施莱尔马赫:浪漫宗教与个体性的不可化约性
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片断化生活的讽刺
共和主义的含糊之处
第七章1795-1809:浪漫派对康德的接受(二):谢林
谢林、斯宾诺莎和费希特的思想
自然哲学
先验观念论
历史、“保证同一性”和艺术
重估自由
第八章1801-1807:另一位后康德派:雅各布·弗里德里希·弗里斯和非浪漫派的情感主义
道德与政治思想:重新定义康德
第三部分完成的革命?黑格尔
导言:后革命时代的德意志
第九章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新脉络中的后康德主义
黑格尔的旅行
《精神现象学》
意识
自我意识
从征服到服从理性
现代生活的历史起源
宗教和保证知识
第十章黑格尔对理智和世界的分析:《逻辑学》
存在学说:超越荷尔德林
有限、无限和“观念论”
现代怀疑论和本质的世界
概念和推理
主体、客体和三段论
保证理念
第十一章自然与精神:黑格尔的体系
自然
精神概念
自由
制度与实现:客观精神
成为人意义为何:保证精神
第四部分反思中的革命
导言:疲惫与顺从,1830-1855
第十二章谢林的恢复企图:审查中的观念论
谢林1809年后的发展:中期
晚期哲学:谢林的柏林时期和“启示哲学”
第十三章“康德悖论”与现代的绝望:叔本华和克尔凯郭尔
叔本华的后康德主义观念论:浪漫的悲观主义
克尔凯郭尔:后谢林的黑格尔主义?
结语:观念论的遗产
参考文献
索引

内容摘要
18世纪下半叶,德国哲学在一段时期内统治着欧洲哲学。它改变了欧洲乃至全世界的人们思考自身、自然、宗教、人类历史、政治和人类理智结构的方式。在这部内容丰富且涉猎广泛的著作中,特里·平卡德将"德意志"的历史——从若干邦国的松散联合演变为具有特色文化的新生国家——同发展中的哲学思想的趋势和复杂性的考察结合起来。他考察了康德因革命性地强调"自我决定"而带来的重大影响,并追溯了这种影响在浪漫主义和观念论中的发展,以及叔本华和克尔凯郭尔这些后康德思想家的批判。这部著作将会引起一大批读者对哲学史、文化史与观念史的兴趣。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