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儒学(第九辑):理学的思想空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代儒学(第九辑):理学的思想空间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70.96 7.2折 98 全新

库存3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 编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202596

出版时间2021-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1202591436

上书时间2023-08-13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本期《现代儒学》分设了五个栏目,然各篇论文的议题都与宋明理学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故本期主题总名曰“理学的思想空间”。此所谓“空间”并不仅指“四方上下日宇”的物理性含义,它同时也有“往古来今曰宙”的时间性内涵,甚至可以理解为包括时空在内的富有生命力的观念性世界存在。历史上诸多特定时期的思想观念往往都构成了自身的“空间”,宋明时代的理学就是一种独特而又开放的思想空间,其中所内含的各种思想观念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学术空间”乃至“想象空间”。
  作为“特稿”,郑宗义《比论唐君毅、牟宗三的朱子哲学研究》虽是2018年作者参与复旦哲学学院主办的“宋明理学国际论坛”的与会论文,但在收入本论集之际,作者对此又有全面的修订。作者撰述此文的企图在于“依唐君毅建构一套堪与牟式解读相抗手的诠释”,而所谓“牟式解读”盖指牟宗三的朱子诠释模式,在作者看来,唐君毅的朱子解读与“牟式解读”重在“本体分析”不同,尤为注重考察朱子的“存在困惑”及由此延伸而出的“德性工夫”,以此重构朱子学的诠释模式。不过正如作者所说,所谓“比论”并不是为了判定唐、牟的朱子解读“孰高孰低”,而是为了“更求善解朱子思想”。尽管“善解”非有固定之模式,然唐、牟的朱子解读究竟何者为“善解”?这一问题的提出或可激发读者一探究竟之欲望。
  钟彩钧《唐君毅论明代理学》同样与唐君毅思想的研究有关,作者力图透过唐君毅的理学研究以窥探唐先生思想的“几个特色”,作者认为相比于牟宗三、劳思光,唐先生“有更多元的观点”,并对朱、陆、王以及蕺山学的理论图景有更为全面的展望。张子立《朱子工夫论之定位——从“尊德性”到“先后天工夫并重”》一文的问题意识亦与“港台新儒家”尤其是牟宗三的朱子研究有关,然作者试图接续刘述先的理学研究做一番“接着讲”的工作,认为刘述先能深契朱子对现实人性之驳杂的深刻理解,因而与牟宗三对朱子的判定相比表现出“更明显的差异”,指出若从广义的道德实践的视域看,朱子工夫论其实对“先后天”两重工夫都有“照察”,而这一点在阳明学的思想系统中得以“统合”。
  申绪璐《陈渊的生平与思想——以道南一脉的传承为中心》主要探讨了以往学界注重不够的程门后学陈渊的思想学说。新加坡学者王昌伟《两宋之际理学家的帝王观——以罗从彦(遵尧录)为例》意图开辟一条与哲学史研究方式不同的研究路径,着重考察历史与思想之间如何互动的问题;作者的关注点在于理学家在政治文化层面的观点表述,特别是理学家所建构的“帝王观”凸显出他们对于如何建立理想社会秩序以及理想君主人格抱有深切的政治关怀。王锟《“朱学嫡脉”王柏的理学及其地位》对南宋末年朱子后学一脉“北山四先生”的代表人物王柏的思想进行了专题性考察。史甄陶《“气服于理”——许衡理学思想研究》重新探讨了元代大儒许衡的以“理在气中”为特色的理气观,梳理了许衡为何强调心之“气”须“服于理”的观点主张,从而揭示了元代朱子学发展的一个侧面。蔡家和《再论罗钦顺对朱子理气论之修正》对明代朱子学的后劲人物罗钦顺的理气观这一学界已有大量讨论的问题展开了重新考察,认为罗钦顺对朱子学进行的理论修正具有独特的哲学意义,在汲取气学的某些思想要素、批判朱子理气为二物之观点的同时,推进了朱子理学思想的理论发展。
  在“理学与经典诠释”一栏中,徐渊的论文题目有点长,质言之,该文的主旨在于结合《仪礼》及司马光《书仪》有关礼制的记载,对朱子《家礼》在礼仪革新方面所做出的学术贡献进行了缜密的考察。张涛《宋儒魏了翁“要义”之学三题》主要就魏了翁《九经要义》的撰述形式及其特色进行了考察。陈战峰《吕柟的经学观念与解经方法略探》探讨了明代北方朱子后学吕柟的经学思想,指出其经学思想与朱子学、阳明学的内在关系“还有探讨的空间”,这是值得重视的提示。郭晓东《唐文治(中庸大义)研究》对于近代“新文化运动”中偏向于传统文化保守主义的思想人物唐文治的学术思想进行了考察,重新确认了其思想既有尊朱的一面,也有“兼采汉宋、熔冶朱王”的特色,若就其思想的时代性而言,则唐文治的思想宏愿在于“扶世道救中国”,这就不是“汉宋朱王所能范围”。
  在“青年儒学论坛”及“书评”栏目中收录了五篇文章,也各有特色。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学者永富青地对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一书的评述,关于陈来此书的书评在当今大陆学界已然不计其数,然由日本学者从其有别于中国的特殊视角出发所做的评论则不多见,就此而言,这篇书评是值得关注的。后要指出的是,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自2016年9月成立以来,《现代儒学》以每年两辑的发行频率至今已出版了第九辑,今年初得到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的允诺,今后在鄙刊发表的文章将在知网上得以转载,这对于《现代儒学》的未来发展无疑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借此机会,我想对多年来支持和关心本刊的作者和读者表示感谢,同时也衷心希望广大学界同仁继续向本刊积极投稿,共同推动儒学学术研究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免费在线读】

商品简介

《现代儒学》是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主编的辑刊,旨在推动儒家多元传统的研究,面向现代世界阐发儒家思想。《现代儒学》第九辑的主题为“理学的思想空间”,汇聚了国内外学者探讨理学思想的十七篇学术论文及书评。本书内容丰富,不仅包含对于宋明时期理学大家如朱熹、王阳明的理气论、良知说的研究,也收录了阐述宋明清时期其他思想家如陈渊、魏了翁、罗从彦、王柏、许衡、罗钦顺、吕柟、唐文治等人对于理学的发挥的文章,还涉及日本对于朱熹思想的研究。本书用西方哲学范畴分析理学思想以及对人物和文本做研究等多样的研究方法对于理学思想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和深入的分析,展现了当代儒学研究的成果与水准。


【媒体评论】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
  ——朱熹
  
  ★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王阳明



目录

一 特稿

比论唐君毅、牟宗三的朱子哲学研究 郑宗义

二 理学的思想空间

唐君毅论明代理学 钟彩钧

朱子工夫论之定位——从“尊德性”到“先后天工夫并重” 张子立

陈渊的生平与思想——以道南一脉的传承为中心 申绪璐

两宋之际理学家的帝王观——以罗从彦《遵尧录》为例 [新加坡]王昌伟

“朱学嫡脉”王柏的理学及其地位 王锟

“气服于理”——许衡理学思想研究 史甄陶

再论罗钦顺对朱子理气论之修正 蔡家和

三 理学与经典诠释

从《仪礼•士丧礼》看《书仪》和《家礼》对宋代士庶丧礼的损益和革新 徐渊

宋儒魏了翁“要义”之学三题 张涛

吕柟的经学观念与解经方法略探 陈战峰    

唐文治《中庸大义》研究 郭晓东

四 青年儒者论坛

试论良知主导下的“悔”之概念 封顺帆

明中期朱子学理气论的困境与趋向 李天新

日本江户中期朱子学的考证学转向——以中村兰林《孟子考证》一书为例 刘兵

五 书评

评陈来著《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 作者:[日]永富青地 译者:陈建美

评徐波著《由湍水之喻到幽暗意识—理学视域下的人性善恶论新探》 赖岳山

稿约与稿例


【前言】

主编推荐

自宋代建立及元至明发展起来的理学,在思想和社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刻的影响。这一领域的思想家数量庞大,思想成果众多。《现代儒学》第九辑即以理学的思想空间为题,集结了十多篇对理学思想有着细致深入分析的文章,研究的范围上至宋明大家朱熹、王阳明,后及现代新儒家唐君毅、牟宗三等对于理学思想的重新阐发,更有对宋明清时期其他思想家如陈渊、罗从彦、王柏、许衡、罗钦顺、魏了翁等人的思想探究,兼顾日本学界对于理学的研究。

本书具备扎实的理论分析框架和广阔的学术视野,展现了当代理学研究的Z新成果,也是现代儒学研究的示范。


【内容简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