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先霈文集 第3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王先霈文集 第3卷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86.2 6.7折 128 全新

库存3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先霈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289364

出版时间2020-10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28元

货号1202364729

上书时间2023-08-10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文学美

一缪斯的请柬

二文学世界里的各类游客

三果与树

四糖水与苦茶

五文学的长子——诗歌

六文学的宠儿——小说

七文学的娇女——散文

八无限丰富的文学世界

古代小说序跋漫话

引子

一、小说序跋的特征与源流

二、小说序跋与中国古代文化

三、小说序跋与小说史

四、小说序跋与小说理论批评

五、小说序跋的文学欣赏价值

中国文化与中国艺术心理思想

绪论

编 中国艺术心理思想的源头

章 由和而乐——儒家艺术心理思想的基调

节 中和之乐

第二节 兴、观、群、怨的心理学诠释

第三节 知言养气与以意逆志

第二章 由忘到适——道家艺术心理思想的基调

节 齐以静心

第二节 欲言而忘言

第三节 吾丧我

第四节 忘适之适

第三章 从哲学的体验论到艺术的体验论

节 心理活动的指向——轻外重内

第二节 道德的自省和艺术的体验

第三节 抒情者的体验与叙事者的体验

第二编 从外部向内部的转变

第四章 作者的社会态度与艺术创作的心理动力——“发愤”说的心理学内涵

节 怨愤作为创作心理动力的普遍性与正当性

第二节 诗穷而后工

第三节 悲音为美

第五章 作家的自然观与艺术创作的心理动力——兴论的心理学内涵

节 民歌中的兴及其心理机制

第二节 文人诗歌中的兴及其心理机制

第三编 玄风影响下人性的自觉与诗性的自觉

第六章 才气论

节 名教与自然

第二节 文以气为主

第三节 气之清浊、阴阳、刚柔

第七章 言意之辨和声无哀乐论

节 言意之辨与味外之味

第二节 声无哀乐论与形式情绪

第八章 神思论

节 神思与想象

第二节 神思与兴会

第四编 佛学对艺术心理思想的影响

第九章 自性与佛性

节 念佛观相与熟想默识

第二节 自性见佛与作家的主体性

第十章 顿悟与渐悟

节 悟是对于关系的把握

第二节 顿悟与渐悟的互相依存

第十一章 境与味

节 境与境界

第二节 味与体味

第五编 理学与反理学思潮下的艺术心理思想

第十二章 以物观物、涵养性情与理学家的诗学

节 以物观物与邵雍的诗学思想

第二节 涵养性情与朱熹的诗学思想

第十三章 理学的情欲心理思想与艺术心理的关系

节 理欲观的历史演变及其与文艺的关系

第二节 朱熹对于《诗经》中“淫诗”的论述

第十四章 小说戏曲创作和接受心理中的理欲关系

节 礼教对于摹仿的艺术的排斥和压制

第二节 小说、戏曲中的情欲的正面表现

第三节 理欲关系中主体的自律与自由

第十五章 狂禅作风与文学创作和批评态度

节 从“赤子之心”到性灵说

第二节 文学批评态度与存在的时间焦虑

后记

内容摘要
本文集收录了王先霈的多篇经典文学理论论著,研究方向包括文学批评理论、中国古代小说理论、中国古代艺术心理研究、生态文艺学研究等等。

本卷为其中一本,收录了三本书:《文学美》为丛书“中学生美学文库”中的一种,是为中学生写的学术普及读物。《古代小说序跋漫话》,阐述小说序跋的特征、源流及其与中国古代文化、小说理论批评之间的关系。《中国文化与中国艺术心理思想》,简述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思想史。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