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渐所至(生态环境法的理论与实践)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积渐所至(生态环境法的理论与实践)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9.6 6.9折 57 全新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钧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42005

出版时间2015-09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7元

货号1201204535

上书时间2023-07-21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钧,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教于山西大学法学院。主要社会兼职:山西省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和能源法学会副会长、山西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
研究方向为环境法学、法律文化、地方立法实务。近年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专著一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以及省软科学项目等多项课题;科研成果曾获“中国首届法律文化研究很好成果青年奖”等多项重量和省级科研奖励。

目录
上篇:从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说起
章  进步与保守:开启中国环保法治的新篇章
一、见证历史:曾经的修法建议
二、辉煌今朝:新法的进步与平衡
三、留待明日:新法中提出“生态保护补偿”这个全新概念值得商榷
第二章  回顾与展望:对中国环境法学研究的反思
一、对中国环境法学研究的整体情况的判断
二、环境法学研究的阶级性、幼稚性和局限性分析
三、中国环境法学研究展望
第三章  地位与作用:环境法在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角色
一、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必由之路和终极目标之一
二、环境法是“中部崛起”战略成功实施的充要条件
三、环境法在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应当充分发挥环境法的作用
第四章  前沿与热点:生态补偿与资源能源法的新时代
一、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理论考察
二、矿产资源法研究前沿问题综述
中篇:生态环境法理论与热点问题微探讨
第五章  生态补偿法律化的必要性及推进思路
一、生态补偿法律概念的重塑
二、生态补偿法律关系的厘清
三、生态补偿法律模式的甄别
四、生态补偿基本原则的确立
五、生态补偿法治化的路径选择
第六章  生态补偿立法的伦理学困境与出路
一、法理与伦理的冲突:确立人与自然之间法律关系的理论障碍
二、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确立人与自然之间法律关系的选择困难
三、权利同源:系统论语境下人与自然之间法律关系的价值基础
四、辩证统一:生态补偿立法的伦理考量
第七章  “中部崛起”战略中环境强制保险法律问题研究
一、中部地区率先设立环境强制保险的必要性
二、中部地区环境强制保险法律制度现状
三、国外环境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及启示
四、中部六省环境强制保险的构建
第八章  我国的行业生态补偿基金问题研究
一、行业生态补偿基金的内涵
二、山西省行业生态补偿基金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
三、推进和完善我国行业生态补偿基金的设想
下篇:生态环境法立法与实践案例再反思
第九章  区域治理比较――中部地区环境立法现状与对策建议
一、中部地区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分析
二、中部地区环境立法现状分析
三、中部地区环境立法的缺陷
四、中部地区环境立法的对策建议
第十章  地方经验反思――山西省环境立法的历史考察与分析
一、山西省环境立法十年回顾
二、山西省能源条例修订案例
三、环境立法在山西地方治理中的实践与反思
第十一章  社会热点透视――环境立法的主动与被动
一、国务院两部节能条例的重大意义
二、关于废旧节能灯处理难的思考
三、渤海湾康菲溢油事件的环境法分析
附录:2009―2014年山西省地方环境立法案例论证意见精选
附录1:《山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修改建议
附录2:《山西省减少污染物排放条例(草案)》修改建议
附录3:《山西省排放污染物许可证管理办法》(修订草案)专家论证意见
附录4:《山西省主要水污染物初始排污权分配指导意见》修改建议
附录5:《山西省气候资源条例》修改建议
附录6:《山西省节约用水条例》修改建议
附录7:《山西省森林公园条例》修改建议
附录8:《山西省土地整治条例(草案)》修改建议
附录9:《山西省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补偿办法(草案)》修改建议
附录10:山西省人大推动转型综改区建设立法调研座谈会――煤炭领域立法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张钧编著的《积渐所至(生态环境法的理论与实践)》开篇就新修正并于2015年初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进行了学术反思,回顾了中国环境法学近三十年的研究历程,讨论了环境法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地位与作用,梳理了生态补偿法和矿产资源法的研究前沿。作者还结合生态补偿法律化的必要性及推进思路、生态补偿立法的伦理学困境与出路、山西省近年地方环境立法实践、以及渤海湾康菲溢油等环境事件。对当前环境法学的理论热点和社会焦点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在附录中以手稿形式展现了地方环境立法实践日益公开化和科学化的过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