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现代新诗诗美建构与唐宋诗词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现代新诗诗美建构与唐宋诗词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56.11 6.4折 88 全新

库存3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学祖邓乔彬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695453

出版时间2021-12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1202848804

上书时间2023-07-08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本书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艺批评研究院成果,以丰富的材料、审慎的剖析,阐释汉语“诗美”的生成机制,并在此概念的观照下,考察唐宋诗词的美感构建与“五四”后新诗的扬弃传统等重要问题,对现代新诗创作者与古典诗词的因缘、新诗名篇中蕴含的古典诗词“诗美”因素进行充分抉发,同时,本书还讨论现代新诗创作与汲取异域文化资源的关联,总结了新诗发展的经验。本书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新诗研究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简介

 陈学祖(著),1970年生,湖南道县人。文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杭州师范大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入选杭州市“131”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浙江省“151”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多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邓乔彬(著),1943年生,广东珠海人。先后任华东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词学及词学批评、诗学、古代诗画比较、古代文艺与文化关系、中国古代画论与绘画等领域都卓有建树。曾担任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秦观研究会副会长。



目录

导 论 汉语“诗美”的构成、特性与传承

/

001

章 中国现代新诗诗人对唐宋诗词“诗美”之发掘

/

013

节 中国现代新诗诗人与唐宋诗词

/

014

第二节 宋诗派的赓续:初期白话诗派之唐宋诗词观

/

054

第三节 含蓄蕴藉之美的发现

———象征派、新月派、现代派的唐宋诗词观

/

066

第二章 中国现代新诗对唐宋诗词“诗美”之传承

/

096

节 唐宋诗词“诗美”之承袭

/

096

第二节 “化古”与“化洋”:唐宋诗词“诗美”的转化

———兼谈与西方诗歌资源之融合

/

125

第三章 意象之传承

———中国现代新诗意象与唐宋诗词

/

156

节 明白具体:初期白话诗派意象与唐宋诗词

/

157

第二节 含蓄蕴藉:新月派、象征派新诗意象与唐宋诗词

/169

第三节 从“意境化”到“知性化”

———现代派新诗意象与唐宋诗词

/

196

001

目 录第四章 意境的理论自觉与艺术传承

———中国现代新诗意境与唐宋诗词

/

240

节 “意境”说的兴盛及其形态

———中国现代新诗诗人的 “意境”观念

/

241

第二节 意象设置与意境生成

/

255

第三节 意与境、有我与无我、动与静

/280

第四节 意境与诗风

/

295

第五章 声韵美之借鉴与传承

———中国现代新诗声韵与唐宋诗词

/

309

节 声、韵、调艺术之借鉴与传承

/

311

第二节 声韵与音乐之离合

/

332

第三节 用韵艺术之借鉴与传承

/351

第六章 体式的传承与建构

———中国现代新诗体式与唐宋诗词

/

389

节 “胡适之体”:唐宋诗词之现代版与西诗之汉译版

/

390

第二节 诗形的传承与建构

———中国现代格律体新诗与唐宋诗词

/

408

第三节 “商籁体”与唐宋诗词之融合

/

421

第七章 诗语与修辞之传承与变异

———中国现代新诗语言、修辞与唐宋诗词

/

447

节 “作诗如说话”:初期白话诗派新诗语言与唐宋白话诗词

/

448

第二节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之同一性与异质性

/

458

002

中国现代新诗诗美建构与唐宋诗词第三节 借鉴与变异

———中国现代新诗语言与唐宋诗词

/

469

第四节 修辞策略之转化与变异

———中国现代新诗修辞与唐宋诗词

/

487

主要参考文献

/

507

后 记

/

521


【书摘与插画】

导 论

汉语 “诗美”的构成、

特性与传承

既然汉语诗歌 “元”审美结构是由言、意、物三者的互动所形成的

审美结构,那么,这三者显然包含着诗歌的主题、意象、语境等综合性

因素以及音韵、句式、修辞等形式层面的因素,无论是中国古典诗学中

“诗言志”还是 “诗缘情”,都是基于以上各因素来论说汉语诗歌之功能

及特征的。因此,考察汉语诗美结构的流变,实际上就是考察以上诸因

素的萌芽、形成、发展、完善以及这些因素的组合过程。

一、“诗美”的构成要素

综观汉语诗歌发展史,其审美结构诸构成因素之形成时间各不一

样。比如押韵,王力 《汉语诗律学》将之划分为三大阶段: “唐以前为

期,在此时期中,完全依照口语而押韵。唐以后至五四运动以前为

第二期。在此时期中,除了词曲及俗文学之外,韵文的押韵,必须依照

韵书,不能专以口语为标准。五四运动以后为第三期。在此时期中,除

了旧体诗之外,又回到期的风气,完全以口语为标准。”① 这种划

分虽然是以是否有韵书作为依据,并且只提到押韵,实际上,汉语诗歌

审美结构中其他诸构成要素的流变也莫不如此。唐钺在其 《国故新探》

中认为,汉语的 “非散文”文体包括了 “六件构成要素”,即 “一整:

前后句所含的字数相等;二俪:奇偶两句的意义要相平行;三叶:奇偶

两句中的字的平仄声要依次相对;四韵:句脚的字要在同一韵中;五

谐:全篇中一切字音的平仄或平上去入都有一定规律;六度:每句及全

篇的字固定”。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