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58.02 6.6折 88 全新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闫立飞 罗海燕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56530

出版时间2019-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1201966889

上书时间2023-06-15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2018年8月,“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解放区文学”学术研讨会在天津社会科学院举办,这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天津市解放区文学研究会主办的一次重要学术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提交了50余篇论文,就中国解放区文学史料文献整理、作家作品研究、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评述、中国解放区文学口述史等相关论题展开研讨。本书作为会议的专辑,选取和收录了会议论文集的一部分文章,基本上反映了会议论文的全貌。在这里首先对积极参会和提交论文的专家学者表达诚挚的谢意。
中国解放区文学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40年来其研究获得长足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本专辑论文,在展示当下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总体动向的同时,在研究方法、史料发掘和作家作品解读方面呈现新的特点。就研究方法来说,在体现学院化的客观与深入的同时,注重捕捉易被忽视却具有节点性意义的细节,从而开拓出新的研究领域,如刘卫东《孙犁1950年代初期的“苏联书写”》注意到孙犁1951年访苏归来后写作的多篇此行观感文章,指出孙犁的“苏联书写”虽然不是特别能够反映出孙犁文字的神采,却有着重要的文学史意义,重新梳理、认识和评价孙犁的“苏联书写”,不仅能够看出孙犁的文学观,而且可以更为充分地理解1950年代初期孙犁的思考及创作。
史料的整理和发掘始终是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辑中,杨振喜先生《被忽略的刘艺亭和冀南作家群》对刘艺亭及冀南作家群相关史料进行了发掘和整理,展现了被“忽略”的抗战时期河北南部作家创作风貌。汪健云《为伊消得人憔悴:方纪传略》披露一些关于方纪的*手资料。张占杰《〈平原杂志〉里的孙犁佚文》对《平原杂志》里的孙犁佚文进行了考证和分析。这些文章从不同方面提供了新的史料与线索,在展示了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广阔前景的同时为进一步研......



 
 
 
 

商品简介

为全面深入交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的*成果,更好地推动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天津市解放区文学研究会与文学所于2018年8月25日至8月26日在天津社会科学院举行“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解放区文学”学术研讨会。现将专家学者论文汇辑编为《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专辑》,内容涉及中国解放区文学文献整理、中国解放区文学作家作品研究,以及其他中国解放区文学相关研究。这对于立足新时代推动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简介

闫立飞(1973-),男,河北平乡人,南开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学术带头人。兼任天津市解放区文学研究会会长,天津市文学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20世纪中国文学及文艺理论研究。在《文学评论》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有《历史的诗意言说——中国现代历史小说文体研究》等专著多种,其中与王之望主编《天津文学史》获2013年天津市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罗海燕(1982-),男,汉族,河北平山县人。毕业于南开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兼任天津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元明清文学与文献、天津文化与文学。先后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小穿芳峪艺文汇编》等专著多部,主持、参与*与省部级课题多项。

目录

《红旗谱》中的现代政治诉求与传统田园理想
  ——兼谈红色经典的穿越性 丁琪
文学地理与延安文艺再解读 杜睿
孙犁创作中的美德书写、人文情怀与文学史意义 耿传明 张婧
浅谈何其芳作品在文化生活出版社的出版情况
  ——兼论巴金与何其芳的交往 李秀芳
中国文艺的大道 刘润为
孙犁反映抗日战争时期敌后生活的小说创作 刘宗武
孙犁1950年代初期的“苏联书写” 刘卫东
张学新与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 罗海燕
“新时期”以来“晋察冀文学”研究的历史及展望 慕生炜
解放区的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以《解放日报》和《晋察冀日报》为中心的考察 乔世华
延安文学时期的革命儿童书写 秦彬
文学评论价值观建设中的“传统与现代” 田淑晶
为伊消得人憔悴:方纪传略 汪健云
“革命叙事”的生成与强化
  ——关于张志民诗歌《王九诉苦》《死不着》的修改 王士强
艺术性与大众性——新世纪以来解放区戏剧研究的两种观点 王兴昀
新时期梁斌研究的新突破 王之望
徐光耀抗战文学的生成与嬗变 杨红莉
被忽略的刘艺亭与冀南作家群 杨振喜
《爹娘留下琴和箫》的伤感情怀 苑英科
忧郁的天火——论艾青的现代诗人和诗艺原型意义 张大为
《平原杂志》里的孙犁佚文 张占杰
论解放区的工农兵群众文艺运动导向与实践 张自春
何其芳早期创作的两副面孔 朱建国

编后记 罗海燕


【前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