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史演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宋史演义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2.32 3.8折 58 全新

库存7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蔡东藩 原著;刘子儒 改译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ISBN9787513919685

出版时间2018-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1201723352

上书时间2023-06-03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蔡东藩,字椿寿,号东藩,浙江萧山人,很好的演义小说家、历史学家。1916年开始,历时10年,蔡东藩将秦朝到民国2000余年历史尽书于笔下,成书11部,21册,1000余回,合称“中国历代通俗演义”。该书“以正史为经,以逸闻为纬”,“语皆有本”,较之《三国演义》,更忠实于历史;较之“二十四史”,更通俗易懂;较之《国史大纲》,自评自注更加生动有趣。此书一经出版,即受到顾颉刚、二月河等众多名人的推崇,风靡优选,重印几十版,累计销量逾千万册,实为通俗史著之经典巨著。蔡东藩因此而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目录
第一章 香孩儿出世
第二章 老和尚指点迷津
第三章 赵普崭露头角
第四章 周世宗南征北战
第五章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第六章 公主再嫁
第七章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第八章 南下戡定荆湘
第九章 后蜀灭亡
第十章 南汉覆灭
第十一章 悬画像计杀敌臣
第十二章 万岁殿烛影疑案
第十三章 吴越、北汉乞降
第十四章 高梁河兵败
第十五章 赵普计除卢多逊
第十六章 李继迁降辽
第十七章 杨业义死李陵碑
第十八章 黑面大王尹继伦
第十九章 冤魂索命
第二十章 五路出师伐西夏
第二十一章 康保裔血战亡身
第二十二章 纳忠谏御驾亲征
第二十三章 澶渊之盟
第二十四章 挥霍无度的宋真宗
第二十五章 故相王旦病终
第二十六章 王曾铲除首恶
第二十七章 刘太后极乐归天
第二十八章 赵元昊僭号寇边
第二十九章 任福中计战死
第三十章 雄辩胜雄师
第三十一章 曹皇后智平逆贼
第三十二章 开封府的包阎罗
第三十三章 母子尽释前嫌
第三十四章 追封生父引争议
第三十五章 神宗误用王安石
第三十六章 王安石变法
第三十七章 韩琦谏君论弊政
第三十八章 仕途坎坷的苏东坡
第三十九章 借父威竖子成名
第四十章 流民图为国请命
第四十一章 南征交趾
第四十二章 讨伐西夏李宪丧师
第四十三章 高后垂帘听政
第四十四章 三党相争
第四十五章 女中尧舜
第四十六章 宠妾废后纲常倒置
第四十七章 刘美人喜极生悲
第四十八章 初政清明的宋徽宗
第四十九章 大奸臣蔡京
第五十章 万恶的“花石纲”
第五十一章 渐渐强盛的女真
第五十二章 徽宗沉迷道教
第五十三章 风情万种的刘师师
第五十四章 阿骨打称帝
第五十五章 方腊揭竿造反
第五十六章 梁山好汉勇破杭州城
第五十七章 狡兔三窟擒叛首
第五十八章 金国灭辽国
第五十九章 金兵南下
第六十章 城下乞盟
第六十一章 误国误家京城失守
第六十二章 北宋灭亡
第六十三章 南宋开国皇帝赵构
第六十四章 智勇双全的宗留守
第六十五章 苗傅作乱
第六十六章 韩世忠讨平首逆
第六十七章 英雄夫妻
第六十八章 刘豫僭越称帝
第六十九章 神勇的吴氏兄弟
第七十章 岳家军威震四方
第七十一章 洞庭湖擒贼扫穴
第七十二章 大胡子将军
第七十三章 岳飞计除伪帝
第七十四章 刘?捍卫顺昌城
第七十五章 莫须有的罪名
第七十六章 为生母屈辱求和
第七十七章 完颜亮篡国
第七十八章 虞允文大破敌军
第七十九章 暴君的下场
第八十章 奸臣通敌议和
第八十一章 南宋大儒朱熹
第八十二章 怕老婆的宋光宗
第八十三章 赵汝愚拥立新皇
第八十四章 钻狗洞的尚书
第八十五章 韩侘胄丧师辱国
第八十六章 史弥远定计除奸
第八十七章 成吉思汗伐金
第八十八章 盗贼做了节度使
第八十九章 硝烟不断的楚州城
第九十章 心头大患终被平
第九十一章 约蒙古夹击残金
第九十二章 侵南宋三路进兵
第九十三章 固若金汤的防守
第九十四章 奸权误国
第九十五章 捏造捷报欺君罔上
第九十六章 误国的贾似道
第九十七章 襄阳城失陷
第九十八章 元兵大举南下
第九十九章 都城被陷,幼主被掳
百章 三烈难违天意

内容摘要
蔡东藩崇尚“文不尚虚,语惟从俗”,他编写的《历朝通俗演义》通俗易懂,明白如话,再加上治学态度严谨,旁征博引,文史详备,真实可靠,使得这套《历朝通俗演义》深受读者喜爱,历史性与趣味性同在,可谓通俗史著的经典之作。
《宋史演义(现代白话版)》是《历朝通俗演义》的宋朝部分,介绍了从五代十国末期,赵匡胤陈桥兵变开创大宋,到元兵大举南侵宋朝灭亡间300多年的历史。期间以人物演义的形式生动描述了两宋的政治、经济、军事等面貌。两宋历代帝王和众多名臣将相的故事相继展开,人物丰富,主次分明,故事生动,让人读来不忍释卷。

精彩内容
自序    后来读书人看《宋史》的时候,都觉得太过繁杂。《宋史》虽然臃长,但是辽、金两国的历史,反而又被人说遗漏不少。《辽史》共一百一十六卷,《金史》为一百三十五卷,这俩和有四百九十六卷的《宋史》相比,确实差距不少。纵然如此,也都算是大篇幅巨著了,如果不是长年累月坚持阅读钻研,估计也很难看完。    明代的柯维骐撰写《宋史新编》两百卷,明代的薛应旂撰写《宋元通鉴》一百五十七卷,明代王惟俭的《宋元资治通鉴》六十四卷,同时代陈邦瞻的《宋史纪事本末》一百零九卷,这几位都把辽、金二国的历史并入到《宋史》之中了。    几位作者悉心编订,颇有建树,在史料的陈述上,也各有详略偏重。我认识一位当代文人,他对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史料颇有研究。我曾经问他是否看遍了几个版本的宋代史料,不成想他听了之后牢骚满腹,说这些人记载的宋代历史,都是东讲一点西讲一点,颇不严谨;要想弄明白宋代历史,以及区分南、北宋史料的优劣,必须要多方搜集,多多阅读,才有可能弄明白。但是我们又怎么能指望那些普通文人的作品?他们写的东西就像宋代的小说似的,各种优劣不一而足,大抵上在创作上荒唐的多,证据确凿的少。    对宋史我也略有些了解,前人的这些作品里,确实有诸多不算严谨的地方。就像石守信、赵普之争就并无其事;而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也接近是虚构。还有诸如狄青脸上被刺字,容貌有何夸耀的?庞籍并非奸人之相,却被百般诋毁;还有说岳飞后人从此不关心国事、金国太子遭遇胯下之辱丧命等,像这样的谬谈,在宋代史料里不胜枚举。    前人史料如此胡编乱造,后代人们看了就更是以讹传讹,把假的当真的,确实影响不好。不仅不能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历史,反而还会助长歪风邪气。其实我特别想问前朝那些编撰史料的诸位,为什么要去凭空捏造那些内容,不仅不尊重历史,而且也是欺骗后人。这种事情我一直不太理解。    我重新翻阅各种史料,想重新编撰宋代史事,以正视听。我认为朝廷官方记录的正史,太过繁杂深奥,让人不便阅读;于是采用小说的写作方式,来记述表达,让普通大众都能够理解。    或许有人会问我,用小说笔法来写历史,那又有什么资格来说前人的作品不严谨呢?小生不才,此前曾撰写过元、明、清三代历史通俗演义,以求让世人能够了解各自的历史。承蒙大家不嫌弃,都挺喜欢我的作品。    于此,我着笔开始撰述这部作品,回溯两宋三百二十年的史实,汇编成共一百回的《宋史演义》。两宋时期的治乱兴亡、善恶忠奸,我不敢说自己面面俱到、全部记录,只求尽力在这鸿篇巨著之中,能够详细表达清楚真实的历史,没有遗漏错失。官方正史和民间野闻,我都有翻阅考证,只选择证据确凿的引用于书;至于那些猜测、揣度的内容,则一概不信不用。大家在阅读本书的时候,应该有实事求是的感觉吧。    《宋史演义》一百回写完,落笔书成,多写了这么几句,暂且当作本书的序言吧。    中华民国十一年元月,古越蔡东藩于临江书舍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