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3.09 4.8折 48 全新

库存6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先达 著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3224005

出版时间2017-08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48元

货号1201581238

上书时间2023-06-03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陈先达,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30年12月30日生于江西鄱阳,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195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并留校任教至今。从1991年获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系主任,第三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现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哲学组组长,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名誉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等职。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著有《陈先达文集》(14卷)、《问题中的哲学》《处在夹缝中的哲学》等,随笔集《回归生活》《漫步遐思》《史论拾零》《宜园杂论》《哲学心语》《静园夜语》等。

目录
前言
上篇 文化及其基本问题
O1文化的定义与功能
一、文化是精神生产的创造物
二、文化是保持社会稳定和同一性的精神加固器
三、市场经济下的文化建设
四、西方社会不可能依靠东方文化摆脱危机
/02文化的本质与基本形态
一、小文化与大文化
二、理论形态文化与世俗形态文化
三、文化的多元性、相对性以及文化的与落后
四、应该重视两种文化传统
/03文化的时代性与民族性
一、文化与文明的区别与联系
二、文化的民族性、时代性和阶级性问题
三、文化发展的本质是创造
/04社会历史考察中的文化视角
一、历史唯物主义不是文化决定论
二、文化问题成为时代的热点的社会背景
三、文化问题考察中的两种历史观
四、当代人类困境不能简单归结为文化危机
五、中国文化争论与中国社会发展前途的选择
六、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中篇 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
/01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
一、文化自信与民族解放
二、文化是有机整体
三、文化自信与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
/02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交流作用
二、对儒家文化圈国家和地区的道德教化作用
三、在社会主义中国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03中华文化经典与中华文化精神
一、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生存智慧的结晶
二、中华民族文化与中国人民
三、历史杰出人物与中华文化精神的人格化
/04马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应该站在社会形态更迭的高度来审视马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二、只有以马思主义为指导才能变革中国社会
三、只有继承中国传统文化,马思主义才能在中国取得胜利
四、正确评价儒家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
五、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发展
六、可不可以“尊孔读经”
/05马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时代课题
一、马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要性
二、马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各自的性质决定了二者相结合的可能性
三、防止文化虚无主义与文化复古主义
下篇 文化强国与中国道路
/01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繁荣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必经之路
二、文化强国与提高文化软实力
三、文化安全与文化交流
四、破解文化强国建设的体制之谜
五、建立文化强国的迫切性
/02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道路
一、中国道路与中国方案
二、中国道路之争
三、中国道路的文化自信
/03坚持马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一、不坚持马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
二、坚持创造性的马思主义指导作用
三、坚持马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意义
/04在为祖国和人民立德立言中实现价值
一、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
二、哲学社会科学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资源和重要手段
三、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

内容摘要
《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精)》全面、深入地展现了陈先达先生对于文化及文化自信问题的探讨。书中关于文化的内涵、中国文化的精神、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道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等一系列重大议题的论述,对于从事文化研究和思想理论工作的学者来说具有重要的价值。本书的出版对于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