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的细节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成都的细节

27.2 4.1折 65.8 全新

库存3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丰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3

版次1

印数1千册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5-24

佰宝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丰
  •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3
  • 版次 1
  • ISBN 9787559462862
  • 定价 65.8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2页
【内容简介】
有人说,成都是一座去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府河、南河、锦江,河流见证了古蜀之地的生长与变迁;万里桥、老南门大桥、九眼桥,成都的老灵魂仿佛时刻走在桥上;泡菜、 盖碗茶、龙门阵,茶馆成全了市民相似的情感模式;老板娘,嬢嬢、市井粉子,成都女人将锐利与温婉结合得恰到好处;青春、酒精与音乐,九眼桥边挤满了不怕醉的年轻人......
  本书从自然景观、饮食习俗、文脉痴癖等不同维度对成都这座城市进行了介绍,从成姆斯特丹到千年少城、从食辣小史到陋室茶摊,作者带我潜入成都的大街小巷,立体呈现出一个地理的、历史的、现实的成都,深度解析这座“去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的魅力。
【作者简介】
张丰,出生于河南周口,曾在青岛、北京求学,2005年开始到成都生活,服务于成都一家媒体。2019年开始自由撰稿人生涯,为腾讯·大家、新周刊、中国新闻周刊、澎湃新闻等媒体撰写城市与生活方式主题专栏。
【目录】
Section1河流:成姆斯特丹

002府南河:九天开出一成都

008对水的态度决定了城市的性格

014桥:城市的老灵魂,仿佛时刻都走在桥上

020河边:有河的地方就有生活

Section 2城池:千年少城

024 用脚步丈量成都

028 龟形城郭是一种城性隐喻

034 皇城坝,从“皇城”到“老成都”

038 南门的成都,西门的烟火

043 老成都细节都刻在荷花池苍老的脸上

Section3街道:西府调性

050 春熙路:现代成都的开端

055 没有中心点的城市尽显平民化

059 宽窄巷子:“城市会客厅”

063 华西坝:民国老灵魂

073 太古里:酷街里流动着古典忧愁

079 玉林:华西格林威治村

Section 4红油:食辣小史

084 麻辣:从“底层口味”演变成“市民的饮食”

089 苍蝇馆子的秘密

093 “成都小吃”只是外地对成都的想象

097 对臊子无止境的追求,体现的是美食之都的尊严

101 火锅是一群人的冒菜,冒菜是一个人的火锅

105 泡菜、豆瓣和红油,让整个城市“松弛”下来

Section5 茶馆:成都公共空间

110 陋巷有茶摊,闹市有茶楼,大学有茶园

114 茶馆也可以是“戏窝子”

118 老茶客:10 元也能喝出“仪式感”

124 坝坝茶是老式茶馆的进化形态

127 茶馆成全了市民相似的情感模式

130 茶馆里的共享经济

132 从“三花”到“碧潭飘雪”

Section6 粉子:时尚,败家

136 一个“视觉的城市”

140 “ 牙尖”的女子把“西南官话”讲成段子

143 老板娘:成都女人的一种生活主张

145 白夜、三叶草、小酒馆,都有一个传奇女神

149 嬢嬢局:品位决定粉级

152 市井粉子,是一种特别的审美

156 从卓文君到薛涛:都活出极强的风姿

Section 7 夜晚:青春、酒精与音乐

162 中国酒吧多的城市

167 不懂九眼桥,就不懂成都的“青春”

172 “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

177 成都老舞厅:一个暧昧的中间地带

181 夜晚,对成都人来说是城市态度

Section8 书店:城市朝圣地

186 成都书店的100 种可能

191 疗愈花园:如果一家书店可以喝精酿啤酒

194 读本屋的版本目录

198 方所:书店中的书店

Section9 田园:半空花园

204 花花世界:繁华盛丽天下无

208 屋顶林盘:成都人的田园梦

212 古镇:川西的“乡镇精神”

216 当“在路上”和“看雪山”成为仪式

220 三圣乡:后花园和一个城市的理想国

Section10 社区:袍哥江湖

224 内与外:四次大移民,构成城市文化矩阵

228 佛与道:中间是生活

232 藏与彝:在成都,既能遇见另一个西藏,也能翻越大凉山

237 硬与软:“ 耳朵”的幸福哲学

241 破与立:“袍哥文化”背后是城市价值观

Section11 文脉:死与生

248 浣花溪:千年少城的灵魂所在

255 李劼人:“成都的左拉”

259 流沙河:吟唱在成都的阡陌红尘

264 写诗、喝酒、开馆子:成都文人的另类道路

Section12  痴癖:巴适得板

272 晒“昏昏儿太阳”不只是生理需求

276 采耳师,有成都特色的“存在主义者”

279 比“世界时间”慢半小时的“成都时间”

283 打麻将的幸福感淹没了食欲

288 耍:城市“表演模式”

291 打望:一种审美、别趣和境界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