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蚕桑丝绸史话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蚕桑丝绸史话

6.4 4.3折 15 全新

库存3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克祥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7

版次1

印数1千册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3-16

佰宝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克祥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7
  • 版次 1
  • ISBN 9787509724569
  • 定价 1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1页
  • 字数 124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国史话·物质文明系列
【内容简介】
中国是蚕桑丝绸业的发祥地,是丝绸的祖国,古代中国被西方称为“丝国”。中华民族有许多重大发明创造,而植桑养蚕和缫丝织绸,是最早和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丝绸彩缎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服饰材料,美化了人们的生活,而且充当了中国同周边邻邦和西方国家早期交往的“文明使者”。举世无双的“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大陆的中西交通大动脉,丝绸贸易对古代商业、交通和文化交流,乃至对古代中西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都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中国史话·物质文明系列:蚕桑丝绸史话》简明扼要地叙述了从远古到近代中国蚕桑丝绸业的起源和发展过程,重点介绍了古代植桑、养蚕、缫丝、织绸、练漂、印染生产的相关情况,包括生产关系、经营方式、产地分布、生产工艺与技术的发展变化,以及丝绸贸易和蚕桑丝织技术的发展变化、丝绸贸易和蚕桑丝织技术的对外传播等。从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先民的智慧,更会为中华民族古老文明而感到光荣与自豪。
【作者简介】
刘克祥,1938年7月生,湖南省娄底市人,1962年武汉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1965年同校中国近代经济史专业研究生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经济史研究,主攻清代和近代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问题,旁及财政、金融和商业、市场,1998年退休后亦未中辍。发表论著主要有:《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合著)、《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合著)、《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合著,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简编》(合著)、《简明中国经济史》、《清代简史》(合著)、《清代全史》(合著,第10卷主编)、《中国商业通史》(合著)、《棉麻纺织史话》以及专题论文数十篇。
【目录】
引言
一蚕桑丝绸的起源
1.关于蚕桑丝绸起源的神话和传说
2.从考古文物看蚕桑丝绸的起源

二商周时期蚕桑丝绸生产的普遍兴起
1.和农业并重的蚕桑生产
2.迅速发展的丝织业
3.不断进步的丝织技术和丝织工具
4.多种多样的丝织产品
5.丝绸的练染工艺

三战国秦汉时期的蚕桑丝织业
1.受到高度重视的蚕桑生产
2.蓬勃发展的丝织手工业
3.精湛的技术,精美的产品
4.练漂印染工艺及其发展
5.丝织品外输和“丝绸之路

四三国至隋唐五代的蚕桑丝织业
1.蚕桑生产及其技术进步
2.官府和民间的丝织生产
3.丝绸的产地和品种
4.缫织和印染技术的进步
5.丝绸的贸易和传播

五宋元明清时期的蚕桑丝织业
1.蚕桑生产的南盛北衰
2.从“野蚕结茧”到柞蚕业的兴起
3.官府和民间丝织生产
4.主要丝织品种及其产地
5.丝织印染技术的新发展
6.丝织业中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六近代蚕桑丝织业的发展变化
1.蚕桑生产的继续推广和技术进步
2.手工缫丝业的短暂发展和机器缫丝业的兴起
3.丝织业的兴衰和技术变革
4.丝绸印染和机器印染业的兴起
5.蚕桑丝织业的空前浩劫和全面崩溃
6.丝绸产品和丝绸贸易
参考书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