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漕运史话 (交通与交流系列 中国史话)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漕运史话 (交通与交流系列 中国史话)

15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江太新、苏金玉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9-05

二酉洞

三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江太新、苏金玉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10
  • 版次 1
  • ISBN 9787509720769
  • 定价 1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77页
  • 字数 109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史话·交通与交流系列:漕运史话》研究的对象为中国古代漕运史。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漕运出现的原因、发展过程、历代王朝漕运概况;封建政府对经济区的建设,以及经济区人民为发展经济,保证漕粮提供所作出的努力;历代王朝为保证运道的畅通,所进行的治水凿河的活动。同时,还向读者揭示:漕运的出现和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以及对巩固国防、稳定社会秩序所作出的贡献。
《中国史话·交通与交流系列:漕运史话》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既可以满足一般读者的需要,又能使有志于从事漕运研究者获益,从而使此书成为广大读者的益友。
【作者简介】
    江太新,1940年生于福建永定县,196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同年8月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1977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1年退休。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任研究室主任、社科院研究生院经济系主任、中国经济史学会秘书长,现担任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经济史研究,主要著作有:《清代漕运》(合著)、《中国宗法宗族制和族田义庄》(合著)、《中国经济通史一一清代经济卷》(合著),《中国地主制经济论——封建土地关系发展与变化》(合著)、主编《中国企业史——近代卷》(作者之一)、主编《李文治集》等。其中《清代漕运》一书获首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二等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吴玉章奖金(历史学)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著作追加奖,《中国经济通史一一清代经济卷》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著作三等奖、郭沫若中国历史学二等奖,《中国地主制经济论——封建土地关系发展与变化》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郭沫若中国历史学三等奖。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有两篇获经济研究所优秀论文一等奖、一篇获第三次全国商业经济优秀论文二等奖。现承担国家《清史——漕运篇》项目主持人。苏金玉,女,1940年10月出生于福建永定县,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情报资料室副主任。长期从事资料搜集、分编和文献研究工作,是工经所资料室创建者之一,为工经所资料室创建及发展作出了贡献。整理、编辑出版的资料、词条、综述、大事记、论著等,其中《论清代徽州地区亩产》(合著)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优秀论文一等奖。
【目录】
一中国古代漕运的出现和发展
1.漕运出现的原因
2.宋元以前漕运发展概况
3.明代漕运发展概况
4.清代漕运发展述略
5.漕运的最后衰败
6.漕运的停止

二农业区域的历史变迁和历代王朝
对农业发达地区的建设
1.战国秦汉黄河流域农业经济的发展
2.魏晋南北朝南北农业发展的不同态势
3.隋唐宋元时期江南基本经济区地位的确立
4.明清政府对江南经济区的建设

三漕粮运道的开通及维护
1.先秦时期地方性运河的开凿
2.秦汉时期对漕粮运道的开凿
3.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漕运网的破坏及修治
4.隋唐时期对漕粮运道的关注
5.宋代对漕粮运道的治理
6.元代对海上运道的开拓以及对运河的整治
7.明代对运河的开凿及其对原有运道的整治
8.清代对漕粮运道的整治及废弃
9.治理漕粮运道的功臣

四中国古代漕粮的运输
1.漕粮的运输
2.管理机构的设置
3.漕船的建造
五漕运与中国社会经济
1.漕运关系到一个朝代的兴衰更替
2.漕运的社会功能
3.漕运促进商品流通
4.漕运促进商业城市的发展
5.漕运与农业生产
后记
参考书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