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晓宏
出版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3-0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中国邮刊史(1918~2018)》简介
人类文明史能够得以保存,与文献收藏有着直接的关系。大量历史文献、图书的收藏、整理和研究构成世界文明史的主体。集邮文献是一种非常专业化的文化资源,因其绝大多数是由私人创办,故即便在各地图书馆也难见其踪影,收集、整理、研究这些集邮文献实际上就是在抢救中国的文化资源(注:邮文化与茶文化、食文化、服饰文化等异曲同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一部邮刊史就是一部集邮文化史,是一部社会文明演进史,具有社会性、文化性和跨学科性,属于“集邮学”范畴。
据不完全统计,近百年来大中华范围内诞生了“号称”有近万种的邮刊,然其中大同小异、缺乏个性的邮刊数不胜数,虎头蛇尾、广告推销的林林总总,大多并不具有参考价值,更谈不上是“文献”。笔者撰写的《中国邮刊史(1918~2018)》一书以文化传播为背景,考察不同时期邮刊的历史、地方和文化特征,借此梳理100年来中国邮刊的发展历程,选择100年间的100种邮刊(1949年之前60种;1949年之后包括港澳台40种)作为各个时期、各个地方的代表,“以点带面,由面及体”地记载中国邮刊的百年历程,著作渲染重点、忽略分支,突出特征、弱化共性。作者按照邮刊创办的时间将其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沉寂期”和“繁荣期”四个阶段,探索不同历史时期邮刊的特点和邮文内容,并以专门章节展示港澳台及国外中国邮刊的创办情况。
一、框架结构
全书分为六章:
第一章是清末民初中国集邮期刊的“萌芽期”(1906~1916年)。首先从世界上第一份集邮期刊谈起,并介绍世界闻名的“英国皇家集邮学会”会刊,着重叙述中国早期邮刊与其之间的联系与互动。然后分别记录最早研究华邮的集邮文献、最早的中国集邮连载。
第二章是民国中期中国集邮期刊的“发展期”(1918~1949年),这是本书的一个重点。首先介绍了中国最早的中文集邮杂志和最早国外集邮团体创刊的会刊。其次引入主题,可细分为“抗战前”“抗战中”“抗战后”三个部分。“抗战前”以在中国诞生的第一个华人邮会邮刊为缘起,就这份刊物及其主要成员所创办的其他邮刊做了陈述,另有早期邮刊考证和地方邮刊介绍。核心为“三大邮会”所办的邮刊,其会刊在时间上一直要延续到20世纪40年代末期,因其在中国邮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故将其从创刊到停刊的历程作为整体介绍。“抗战中”和“抗战后”创办的邮刊达到了一个小高峰,诞生的邮刊种类繁多,作者按照其地域和时间段划分,选择具有特色的邮刊作为代表,以求较为全面地介绍这一时段邮刊发展的历程。
第三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到文革结束,是大陆地区集邮期刊的“沉寂期”(1949~1977年)。在20世纪50年代初,全国各地还存在一些私人创办的邮刊,但随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官办”政治性邮刊的诞生,民间邮刊受到了打压,其间(1955~1966年)虽也诞生了少数私人印发的油印刊,但终因“文革”的开始而全面禁止。
第四章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大陆地区集邮期刊的“繁荣期”(1978~2018年),这是本书的又一个重点,可细分为“复苏期邮刊”“官办邮刊”“民间邮刊”三个部分。“复苏期邮刊”为历经文革后邮人的试探性办刊。“官办邮刊”是由国家正式出版的邮刊和国家统一领导下的省、市、县各级邮协创办的会刊(大多只具有内部准印证,不能公开出售)。“民间邮刊”真正的爆发期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专题邮刊”为特色。2004年《文献集邮》的创刊是一种将收藏活动转化为文化传播的“跨学科”尝试,并得到全国文献集邮爱好者们的快速响应,具有燎原之势,至今方兴未艾。
第五章是介绍港澳台地区邮刊。1949年10月以后,国民政府退守台湾,随同移居台湾的国民中汇聚了不少邮坛精英,因未遭受到大陆文革的洗礼,具有了邮学研究的时间和空间,以“前三刊”和“后四刊”等作为代表的邮刊体现了其精湛卓越的邮学水平和办刊水准。香港和澳门创办的邮刊也各具特色,反映了区域特征。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在20世纪末,两岸四地的集邮交流又蓬勃发展起来。
第六章是海外华邮期刊。新加坡、菲律宾等华人也创办了中文邮刊,美、英国家华邮邮会及其中国分会的邮刊也办出了特色,创造了经典。
二、创新之处
创新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按照权威的说法,与集邮相关的“史书”有“四史”,即“邮驿史”“邮政史”“集邮史”“邮票史”,这些均已有专著问世。作者设想在此基础上添加“一史”——“邮刊史”,强调中国邮刊对集邮文化建设的影响,这在国内(甚至是国外)尚无人涉及。本书对中国百年邮刊的演绎史进行梳理和评述,具有史书的构架,其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物为证。文献收藏界最流行的判断标准就是“实物为证”。即便是权威的《中国集邮大辞典》(2009版)中对于中国早期邮刊的描述多有语焉不详、错误疏漏,这源于编撰者们难以掌握所有集邮文献资料而被迫做出一些主观“推断”,不少可能是道听途说或以讹传讹,所以资料的掌握至关重要。作者与苏州几位好友创办《邮刊史研究》杂志8年(2009~2016年),将集邮文献的整理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取得了较为详实的第一手文献资料,尽量将失误最小化。
(二)追根溯源。创刊号是一份期刊来到世界上的第一声“呐喊”,对于刊物的定位、邮文的定位以及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理想化的统计应该是掌握一份刊物从创刊到终刊的所有信息。但许多邮刊因年代久远而难以溯源。如“英国皇家邮学会”会刊《伦敦邮学家》的现任主编弗兰克·沃尔顿先生以本会会刊还存在“创刊号”(1892年创刊)封面为假设,考查求证过程一波三折,这是对于学术严谨性最好的例证(注:邮文由作者译载于《邮刊史研究》总第8期)。本书坚持从源头出发,记录一份刊物的诞生、发展到谢幕的历程。
(三)图表并茂。每份邮刊力求创刊号原件扫描图(非复印件),采用全彩印刷,目的是反映一份邮刊的原貌,可以说是“核心期号”的邮刊图片资料库,具有较强的欣赏性和资料性。对民国时期“三大邮会”会刊、省级邮协会刊、地级市邮协会刊等,因资料繁杂,采用表格的形式,通过数据说明邮刊创办的相关信息。
(四)评注客观。邮刊相对于科研性学报,侧重于文化活动属性;相对于娱乐性期刊,又具有学术专业属性。因而尝试从“邮学”的视阈来整合素材。作者以“邮刊”为经,以“邮史”为纬,“刊史结合”,并以时间为序,将邮刊做时代划分,体现一个时代背景下邮刊的整体特色。每份邮刊一般会探讨办刊宗旨、编辑信息、出版情况、栏目设置、刊物价值、并且选列一些重要邮文的题目分类探讨,选择其中的亮点加以评价。为了尽量客观公正,适当引用各地知名集邮文献研究者的评价以供读者参考。
《中国邮刊史(1918~2018)》全书近30万字,小16开,配有邮刊创(试)刊号清晰原件扫描彩图约200张,黑白插图约200张,约100条参考文献,较为全面地反映中国百年的邮刊编撰历史,为集邮文献爱好者提供资料参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