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松烈院士在腾州
¥
80
2.2折
¥
360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黄有惠 著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0-06-2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黄有惠 著
-
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9
-
版次
1
-
ISBN
9787802330184
-
定价
36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85页
- 【内容简介】
-
滕州市农业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土地平整,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水利设施齐全,机械化程度较高,群众科技意识和技术应用能力较强,是全国有名的粮食主产区、高产区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特别是冬小麦精种高产闻名全国,素有“鲁南粮仓”之称。滕州市是全国有名的农业大县,在农业科技进步和粮食生产等方面成绩显著。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全国十大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全国第二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市)”、“全国畜牧业生产先进县(市)”、“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市)”、“山东省农业现代化试点县(市)”和“中国马铃薯之乡”等称号;2005年跻身第五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列第31位。
- 【目录】
-
序
前言
风采篇
院士风采
师者风范(4)幸福家庭(6)八十华诞(8)著述立说(10)硕果累累(12)
小麦顾问团和院士足迹(14)与领导在一起(16)与学者在一起(18)烛光永照桃李香(21)
情系三农
领导关注(30)领导重视农业(37)专家云集(42)“五七农大”(50)
普及推广(53)创建基地铸滕辉煌(55)科学研究(62)
挚友情深
余松烈与他的农民朋友(70)余松烈与他滕州的朋友(74)
业绩篇
事迹综述
跨世纪的农业科学家、农业教育家
挚友回忆
1.幸遇余松烈教授(2005)
2.我同余松烈老师的缘与情(2005)
3.师从余教授二十六年(2005)
4.春种、夏耘、秋实(2005)
5.真挚的情怀无私的奉献(2006)
6.教授指引我奋斗(2005)
7.我心目中的余松烈教授(2006)
8.俺给教授授勋章(2005)
9.我与教授抓“六改”小麦产量大提高(2005)
10.恩师教我精播小麦创高产(2005)
11.倾力情意深研究结硕果(2005)
12.我与教授办农大(2005)
13.我给教授搞小麦精播、深耘断根试验(2005)
14.记余松烈教授的二三事(2006)
15.我被山东省小麦顾问团聘为项目蹲点技术员(1990)
16.应用小麦精播技术颜楼村四年平均小麦亩产过425公斤(1989)
17.余老师来到我们沙土村(2006)
18.我在“五七”农大上大学(2005)
新闻报道
1.贫下中农欢迎这样的知识分子(1975)
2.为农业学大寨贡献力量(1978)
3.老教授的追求(1989)
4.教授科技助农农民授以勋章(1996)
5.省属院校院士评选实现零的突破(1997)
6.为了大地的丰收(1997)
7.愿小麦高产星火燎原(1998)
8.当代“神农”(1998)
9.首席小麦专家余松烈教授(1998)
10.余松烈获何梁何利基金奖(2000)
11.著名小麦专家余松烈院士建议全方位调整小麦种植结构(2001)
13.余松烈一生专攻小麦高产(2003)
12.小麦仍有增效空间(2004)
14.提高质量关键在教师(2004)
15.听余松烈院士谈人生治学(2005)
16.关于滕州的一组农业会议新闻报道(1995q005)
17.关于滕州的一组农业发展新闻(1995^2005)
附:余松烈院士事迹新闻报道索引(1975_2005)
著述篇
主要论文及著作简介
1.小麦高产途径及其理论基础(1974)
2.小麦高产途径的商榷(1975)
3.小麦亩产一千二百斤的栽培技术(1976)
4.高产小麦穗部性状的研究(1976)
5.麦田的间种套作与边行优势(1977)
6.小麦单株成穗多少与穗大小的关系(1977)
7.高产小麦的施肥技术(1977)
8.小麦亩产1200斤新途径的探讨(1977)
9.冬小麦高产栽培的理论分析(1978)
10.促使小穗粒多途径的商榷(1978)
11.小麦单株、单茎的次生根数目与单株成穗多少和穗大小的关系(1978)
12.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摘要)(1980)
13.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研究(摘要)(1981)
14.高产小麦对三要素的吸收和麦田供应特点的研究(1981)
15.小麦生育后期植株不同部位的光合同化量及其运转、贮存与群体大小关系的研究(1983)
16.小麦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的研究(1983)
17.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的理论与实践(1984)
18.冬小麦深耘断根增产作用的研究(1985)
19.小麦对三要素的吸收及其与生物、经济产量关系的研究(1983)
20.冬小麦精播、半精播高产栽培的理论与实践(1998)
21.怎样使小麦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和高产更高产(1989)
22.小麦栽培的基本原则和技术体系(1998)
23.《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简介(1987)
24.《山东小麦》简介(1990)
25.《中国小麦学》简介(1996)
26.《冬小麦的栽培》简介(1989)
27.《现代小麦栽培科学及其发展展望》简介(2004)
主要讲稿
1.滕县1976年千斤小麦栽培技术意见(摘要)(1975)
2.为小麦低产变高产高产更高产而奋斗(摘要)(1975)
3.根据小麦生育规律认真抓好麦田管理(摘要)(1975)
4.小麦栽培科学化与小麦高产的基本原则(摘要)(1978)
5.谈小麦高产再高产的主要矛盾问题(摘要)(1980)
6.适时、种足、种好小麦,为争取明年小麦较大幅度增产打下良好基础(摘要)(1977)
7.搞好麦田管理,为争取今年小麦较大幅度增产而奋斗(摘要)(1982)
8.谈谈麦田的春季管理(摘要)(1982)
9.为小麦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高产更高产奋斗(摘要)(1983)
10.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的理论与实践(摘要)(1983)
11.谈谈今年小麦播种技术(摘要)(1990)
12.春季麦田巧管理夺取丰收有保证(1994)
13.小麦生产“五化”的综合开发研究与示范推广(摘要)(2005)
主要论述
1.《中国小麦栽培学》读后感(1962)
2.关于省小麦技术顾问团活动情况的汇报(1980)
3.山东省小麦生产发展展望(1995)
4.相识相伴四十年(2000)
5.山东省“小麦技术顾问团”的20年(2000)
6.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2001)
7.山东省农业良种产业化小麦项目总结(2003)
8.《21世纪山东经济发展前景研究》评析(2003)
9.校报要为农大发展做出新贡献(2003)
10.为《植物生产学》写的序(2004)
11.《小麦品质生理生态及调优技术》序(2005)
12.我国作物栽培与作物栽培学的发展展望(2005)
田间试验方法及著作简介
1.生物统计之理论与实际(简介)(1947)
2.《农作物田间试验技术》(简介)(1964)
3.小麦丰产栽培试验田间观察内容及方法举例(简介)(1974)
4.《怎样种试验田》(简介)(1975)
5.田间试验产量结果的直观分析法(1979)
6.《田间试验方法》(简介)(1979)
7.怎样提高作物田间试验质量(简介)(1979)
8.《作物栽培学》(简介)(2001)
附:余松烈署名作者发表的主要科技论文(1979—2005).
经历篇
1.自 述
2.主要著作
3.主要任职
4.主要兼职
5.主要获奖
6.往来书信
附:余松烈院士年表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