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卧龙湖往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卧龙湖往事

14 2.9折 4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尚真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12654

出版时间2016-0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441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48元

上书时间2024-06-03

鲁安格斯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卧龙湖往事
定价:48.00元
作者:吴尚真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020112654
字数:442000
页码:44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卧龙湖往事》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提要

目录

作者介绍
吴尚真,男,1953年3月生于辽宁省康平县,读书九年。幼时,拾柴、捡粪、放猪。成年后,下煤窑、种庄稼、织布,在广播站当编辑,在县委当秘书,在《铁岭日报》《沈阳日报》做记者,写过三百多万字的新闻稿,并在中央、省、市获奖。目前仍为原生态的农民作者。始终在农村,写农村,是《沈阳日报》一个几十年坚守在农村的记者。
序言
楔子    康平县乡土志记载:    康平县位于辽西省北部,东隔辽河,相望昌图,西邻彰武,南接法库,北与内蒙古科左后旗毗连。历史悠久,境内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已发现二十处,文化标本丰富多彩,证明约七千年前已有人类聚居,从事农耕狩猎。辽金时代,人民生产生活日趋发展。境内辽河之滨的辽代棋州城遗址清晰可辨,辽代千年佛塔巍然矗立。明朝时,弃为“辽东边墙”以西之地,境内渐荒芜。清初,划在柳条边外,属“禁封”之地,蛮荒蛮水。它北起科尔沁沙地,南至柳条边,长四万七千丈,西起千佛岭,东至辽河滩,宽三万六千丈。地盘不方不圆,四楞八角。大清皇帝下诏将这片荒原荒水赐给科尔沁达尔罕、博多勒噶台、宾图三个王爷,让他们在这里放养军马,训练铁骑,知晓水性。荒原中心的大湖,更是风光无限,天鹅灰鹤结伴翱翔,野鸭长嘴鸥成帮成群,水中黑鱼、嘠鱼、鲶鱼密密匝匝。冬季大湖里冰涛雪浪,一眼望不到边际的芦苇和蒲草丛中,狼、狐狸、兔子弱肉强食。史表康平乡土,必说卧龙湖,此湖给康平县人以舟楫之利,养殖之便。康平县位于柳条边外,过了柳条门一半牲口一半人的景象一直维持到大清中叶,晋冀鲁豫连年大旱,饥民拖家带口,涌进这片荒原荒水畔,在卧龙湖岸边搭起窝堡,支起了灶,满湖的菱角就是他们的口粮,满湖的鱼虾就是他们的美食。    此后,饮食男女在这里开荒种地,打鱼摸虾,收入颇丰。科尔沁王爷看到有利可图,奏请清廷开荒屯垦,清廷准奏。科尔沁三个王爷以卧龙湖为中轴,划定了东、南、西、北四荒,南、北、西三荒三个王爷各享一片,东荒紧靠辽河,常受水患,三王共享。四荒都设立了地局,他们选汉人当地局局长,为他们收取地租,并在卧龙湖成立了水务局。管事的住在大湖里四面环水的中心岛。    岛子上风景如画,视野辽阔,站在高处沿湖几十里外的村屯可尽收眼底,他们按照捕十收五的办法,收取捕捞费。科尔沁王爷地局横征暴敛,常常动用私刑草菅人命。偌大的一片荒原荒水无官无法,奸淫杀戮,明抢暗盗,比比皆是。大小土匪各立山头称王称霸。荒原荒水一片骚动,周边府县鞭长莫及,故此,盛京将军上奏朝廷:边外旗地,蒙王开设地局,收粮纳赋,中饱私囊,生齿日繁,盗贼四起,诉讼增加,需设县治理。清咸丰帝准奏。1880年,蛮荒蛮水之地设县治理,县衙设在卧龙湖东侧的康家屯,取意康乐太平,故称康平县。随后清廷衰落,兵荒马乱,有村即有匪,荒原荒水之地遍开罂粟花,熬烟土,发横财,烟馆妓院坐落四方。民国之后,因奉天当局不愿意触及科尔沁王爷的利益,仍然袭承旧制,这片荒原荒水形成了汉人理政、蒙王理财的独特政治格局。蒙汉交融的土著文化和民俗有此衍生。“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为了拉拢科尔沁王公,把康平县列入科尔沁蒙人自治范畴,后来局势稳定,踢开科尔沁王爷,搞王权上收,才结束了实行了一百多年的地局制度。    我的父亲名继雨,字绍曾。是河北唐山老坦儿,1920年来康平县经商,他56岁有我,喜饮热茶,夏天家里不生炉子,经常让我带着一分钱的水票去茶馆打回热水泡茶。因为用水票去打开水,每壶实收八厘。1965年,我已经毛岁13,边去打水边听茶馆里的人调侃清末民初和伪满时卧龙湖的故事,茶馆里最常见的有四个人。我父亲告诉我,他们都是好人,高明朗开掌鞋铺,我家里的人鞋坏了都去他那里补鞋。他童叟无欺又手艺好,打过日本人,受人敬仰。街里找他修鞋的人很多,虽然修一双鞋只是角八的收入,凑起来他收入不少。县民政认定他参加了义勇军,后来成了抗日民主联军,每月按照抗日老战士待遇,给他八元钱贴补。他一辈子没娶过老婆,1965年,他已经60岁,每日修鞋劳作之后,靠喝酒饮茶打发余生。    严大学问因废科举,并没得到举人之类的学号,一直在康平开私塾,唯一的一个儿子,建国前就去了美国,老婆早早就死了,他没有续弦,他学问精,又有刚条儿,日本人统治康平县时,让他去县府当书记长,他说这钱脏我不挣。    薛大学1947年在奉天一所大学读书,随军南下,在南方的一个县城里当了副县长,填写成分为上中农,由于家中有雇工行为,被定为漏划富农,他并不知晓,依旧填的是上中农,结果被发现后,退回原籍,他搭伙的女人王媚娘是康平县一个赫赫有名的财主家的童养媳,只是这个童养媳不是给儿子养的,而是给当家汉子养的。财主家老婆进门八年没开怀,为了家财不出外,把自己穷哥哥家的侄女弄来养了起来,她八岁进了财主家的门,说好养到16岁,就让当家的将她收房,可是没有养到16岁,就解放了,土改了,财主领着老婆跑得无影无踪,土改工作队念她也是一个受苦人,为了她的生计,在街面上财主的房产中给她留了一间屋,此后,她开起了茶馆,薛大学落魄回到康平县,经常光顾她的茶馆,二人日久生情,搭伙过日子生孩子。靠开茶馆勉强维持生计却其乐融融。    严大学问“文革”中就故去了,高明朗活到80岁寿终正寝,死时送葬的人很多,薛大学“文革”后纠偏,带着王媚娘又回到南方那个县城官复原职。他俩育有四个娃,分别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    1990年,康平县组织县内六旬以上饱学之士编纂康平县县志,其中不乏严大学问的学生,依然尊重严大学问写史的主张。记述中以事记人,力戒浮夸溢美,还事物以本来面目,不指点评说,不加议论结语。这里原文实录“九一八”过后的几段大事记。    9月20日,康平县政府发布布告:“沈阳事变,日寇侵华,地方不靖,股匪充斥,本日起实行,晚九点钟静街。”12月12日,辽北蒙边宣抚专员任命高荫堂为收编委员,赴康平一带收编抗日队伍。    翌年3月初,刘俊泽(康平县人,日俄战争时被日本军人抱养,“九一八”事变后为日寇东边道讨伐队少将,绰号“小日本”),协同日军进攻康平,镇压康平抗日民众,遭到民众义勇军痛击。    7月,高荫周派副官处长魏兴华(字国昌,康平孔家窝堡人)来康平,康平县自卫团指挥刘叙五(刘俊泽一奶同胞)接受改编,组成抗日民众义勇军第五第六路军。    9月15日,辽北蒙边康平县警备司令部成立。    9月下旬,高荫周率第五两千余人,由康平出发,27日开始攻打郑家屯,曾一度占领车站。因攻打不下,主动撤出,退回康平。    9月至11月,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第五在康平县印制发放军用票约十万元。收回农商贷款本息三万九千二百三十九元。    9月,康平县初中学生组织“抗日救国团”,与“专员护卫团”到街头讲演,贴漫画,宣传抗日救国道理。    11月16日,日军第16旅团长川原劲带全旅团和彰武、法库、昌图等县伪军六七千名进犯康平。各路抗日义勇军在三台子、孙屯、沙金台等地阻击日伪军进犯。    1933年4月下旬,康平失守,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第十五路军联合吉林抗日民主联军英跃宇、田林部共两千余人,由彰武方向向康平进军,活跃在乡村的康平抗日民众义勇军全力配合,4月27日一举攻占康平县城,活捉日本参事官南竹治,副指导官日隈巽和伪县长阎恢原等。义勇军在康平县城驻三日,29日撤离县城,在县城南将南竹治、日隈巽处决。4月30日,日军派上日部队攻占康平县城,自凌晨三时开战到十五时,最后义勇军撤离……    实录这段康平县县志,是要铺垫背景,这里真的发生过大规模的反满抗日斗争。生活在蒙汉交界地区的人们十分血性,这些从自发的同仇敌忾抗御外辱的力量,一步步形成了由信仰作支撑的抗日队伍。小说中人物和故事都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他们的影子。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