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愉悦的思考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愉悦的思考

6 2.0折 30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军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03889

出版时间2005-0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11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30元

上书时间2024-05-10

鲁安格斯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愉悦的思考
定价:30.00元
作者:张军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5-01
ISBN:9787508603889
字数:261000
页码:31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我喜欢在休闲、旅行以及阅读书籍报纸的时候多去发现和思考有趣的问题,也常常是在主要工作完成之后动笔写些轻松的自由的文字。我写这些文章的过程是很愉快的,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更是愉悦的。我庆幸我把思考当成了愉悦的事。既为愉悦,思考与写作就成了享乐。这 就解释了我为什么可以坚持这样“享受地工作”这么多年。
内容提要
本书是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张军的随笔集,收集了发表在各种媒体的近70篇文章,包括经济增长、宏观经济、企业改革、体制改革等主题,以及部分书评和序言。作者本着科学求实的态度,对中国改革开放中的经济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工作,以直升机视角的立体眼光分析中国经济改革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对有关经济现象和经济现实做出了中肯的解释,对深层次的原因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书中也不乏轻松和幽默的分析和比喻。    还是2003年在东京的一个会议上遇见肖梦女士之后想到在“中信”出版自己的随笔集的。虽然我这两三年发表过大量的“专栏文章”或者在一些平面媒体上被约稿写过不少随笔和短论文章,但是真正要编辑出版一本随笔集的话,并不那么容易。,它需要精选;第二,我需要精选的时间;最后,需要在精选这后寻找出这些已发表文章的原始电子版本。这不仅有助于出版社的编辑、加工和出版,更重要的是,大多数文章在首次发表的时候都被胆大的编辑们做了删改,而且很多还被改了文章的题目。  还是国庆的长假帮了我的忙,让我有了一些时间进行全面的搜寻和整理工作。最终从我两年来发表的各类随笔短论中挑选出来了60多篇文章收入在了本书中。这60多篇文章主要涉及关于中国的经济增长、宏观平衡、企业改革、金融发展以及平时读书的心得或书评等几大块内容。  另外,为了将我最近几年来的主要学术工作向读者做一个交代,我把我曾经为我的最新著作《中国的工业改革与经济增长:问题与解释》准备的一个长篇前言也收在了本书的末尾。与该文安排在一起的还有一篇相当长的“随笔”,那就是我写的“阅读张五常”一文。这篇文章最初是应邀为一个关于张五常的书所作的序言,但是那本书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并没有问世,结果这个序言实际上还没有真正发表过。我记得我曾经同意《21世纪经济报道》连载这个文章,但是正当它连载30%的时候,“中评网“(China-Review.Com )在网上全文发表了该文,最后《21世纪经济报道》经过再三考虑不得不停止了连载。所以说,这篇文章在国内的平面媒体上其实是没有公开发表过的,尽管山东的〈财富时报〉曾经根据这篇文章编辑出了一个图文并茂的专版间接地“发表”了这个洋洋2万字的长文。  我出版过3本随笔集,分别是《经济、社会与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1998年版)、《走近经济学》(三联书店,北京,2001年版)以及《书里书外的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2002年版)。我最早是在《经济学消息报》创立之时开始发表后来被逐渐为人所接受的所谓“随笔”的,那个时候自己还不怎么忙碌,而且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读书中度过,那个时候的研究甚至也是读书导向的。后来,随着我的研究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发生变化,开始更多地关注起了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更多地从事实证研究,自己的研究视野扩大了,研究的领域更集中了。但即使这样,我在从事经济研究的同时,十年来却没有中断过对中国经济发展诸领域的广泛思考。  虽然我的研究近年来比较集中在投资-增长关联、金融发展-增长以及制度、生产率与工业组织等问题上,也写了不少基于这些研究工作的随笔文章,但是中国经济面临的很多其它的重要问题,包括宏观的平衡、国际收支、汇率以及像企业家的成长和创业精神等更人文一些的话题,我也都非常关注和喜爱。我喜欢在休闲、旅行以及阅读书籍报纸的时候多去发现和思考这些问题,也常常是在主要工作完成之后和睡觉之前动笔写成文字。也许很多朋友都已经知道,我的另一个“业余爱好”是每天记录自己的学术流水帐。自从1998年以来每天如此,只是流水帐记录的内容一年比一年多多了。有意思的是,到我20年退休之后,我的这本流水帐将是厚厚一大本侧面记录中国经济发展和变迁轨迹的书。   在过去的两年里,我应邀担任《经济观察报》、《上海证券报》以及《互联网周刊》的专栏作家,同时还不定期地为一些报纸和周刊写过些短论的文章。虽然背负着写作专栏文章的责任,但这些文章大多数还是出于我的好奇心与责任心而写就的。我写这些文章的过程是很愉快的,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更是愉悦的。往往是在旅行期间写下思考的文字,或者是在夜深人静时写完最后一个字。我庆幸我把思考当成了愉悦的事。既为愉悦,思考与写作就是了享乐。这就解释了我为什么可以坚持这样“享受地工作”这么多年。  为了本书的编辑出版,我要感谢中信出版社和《比较》的肖梦女士的热心与支持。我也要感谢中信出版社的王颖女士为本书的出版做出的编辑和协调贡献。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和我的家庭对我的支持,尤其是我的妻子和儿子对我的鼓励和无私的爱,给了我长期努力不懈的精神动力。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部分 经济增长 中国的崛起怎样影响世界? 挑战中国汇率的是什么? 我们真的面临能源短缺吗? 中国经济增长的路有多远?(1) 中国经济增长的路有多远?(2) 中国经济增长的路有多远?(3) 印度的经济增长是另类的呈? 中国何以成了“转口贸易”的大国? 中国经济增长靠了什么?第二部分 宏观经济 为什么“升息”决策变得这么困难? 再问中国的经济总量为什么会“超支”? 这一轮的宏观过热告诉了我们什么? 为什么这次的“投资过热”与从前不一样? 为什么治理经济“过热”重在治理银行? 该到管理货币的时候了 值得推敲的7% “长期,我们还活着” 岁末中国经济:新年伊始的思考 中国经济:SARS改变什么? 2003年中国经济回望 什么是结构问题 两年后的中国经济会有什么不同? 2004,人民币何去何从? 谁来支付银行重组的代价? 我们期望银监会什么? “长三角”与上海的经济形态 上海应该重新工业化吗? 垃圾经济的“神话”第三部分 企业改革 ……第四部分 体制改革第五部分 书评及序言第六部分 其他
作者介绍
张军教授,现执教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同时拥有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等10多所高等学校的兼职教授荣誉。曾经是韩国庆北国立大学、全南国立大学以及日本青山学院的“特聘讲座教授”,并多年受聘担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和上海交通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