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国楚简特形“心”符字群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战国楚简特形“心”符字群研究

32 4.9折 65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宝俊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45281

出版时间2020-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65元

上书时间2024-05-07

鲁安格斯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战国楚简特形“心”符字群研究
定价:65.00元
作者:刘宝俊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20-06-01
ISBN:9787101145281
字数:
页码:
版次: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因文稽古、以字证史,从文字中发掘神秘的楚国文化。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汉字的构造形式和使用状况,间接而又形象地反映了特定时空的人们对现实世界和主观内心世界的认识。战国七雄之中,生活在南方山林川泽中的楚国发展出了浪漫精进、独具风格的楚国文化,楚人认知事物的独特角度,从与上承西周、传统保守的秦国文字迥然不同的楚国文字中便能清晰地反映出来。自秦一统天下,书同文字,六国文字遂湮没消失,直至近几十年来战国楚地简帛大量出土,文字特点极为鲜明的楚国文字才又重现于世。本书以楚国文字中与其他时地字形明显不同,并且形成系统对应的“心”符字为研究对象,在穷尽材料的基础上,从文字学的角度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考释和分析,进而探讨了楚简“心”符字大量涌现与战国“心性学”学术思想的密切联系。失落数千年的神秘“心”符文字中,隐藏着一个既热烈奔放,又内省于心的古老楚国。
内容提要
书稿以已经整理出版的郭店、上博、清华三种战国楚简为取材范围,以楚系文字中构字能力z强,且与其他时、地字形形成明显系统对立的“心”符为研究对象,将三种楚简中的“心”符字与《说文》收字对比,分为不见于《说文》(形异义同)、见于《说文》而意义不同(形同义异)、同于《说文》而不行于后世(形义皆同但未传世)三种情况,共举近百例(组)进行分析。结论部分将楚人创造“心”符字的方法总结为替换、增形、新创三种类别,并对楚简大量使用“心”符造字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史意义进行了分析。
目录
章 绪论节 研究缘起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三节 研究理论和方法第二章 不见于《说文》的楚简“心”符字节 楚简“心”符字与《说文》五官类意符字第二节 楚简“心”符字与《说文》四肢类意符字第三节 楚简“心”符字与《说文》人物类意符字第四节 楚简“心”符字与《说文》形物类意符字第五节 楚简“心”符字与《说文》其他类意符字第六节 《说文》无“心”符字,楚简增“心”符第七节 楚简“心”符本字与《说文》非“心”符假借字第三章 见于《说文》而意义不同的楚简“心”符字节 楚简“心”符字与《说文》形同义异第二节 楚简“心”符字与《说文》形近义异第四章 楚简同于《说文》而不行于后世的“心”符字节 楚简同于《说文》篆文的“心”符字第二节 楚简同于《说文》古文的“心”符字第五章 结语节 楚简“心”符与其他形符的对应关系第二节 楚简特形“心”符字的哲学思想史意义附録一:郭店简、上博简、清华简篇目表附録二:简帛及古文字研究主要网站说明参考文献后记
作者介绍
刘宝俊, 1985年至今任教于中南民族大学,现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图书馆馆长。兼职湖北省语言学会理事、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公开发表研究论文近40篇,合编著作10余部。主要研究成果有《秦汉帛书音韵研究》、《论原始汉语“二”的语音形式》、《语言中异质共存的矛盾统一——谈词义羡余》等。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