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权力与政治文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化权力与政治文化

76 9.7折 7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田浩,苏费翔,肖永明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30805

出版时间2018-0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91页

定价78元

上书时间2024-05-07

鲁安格斯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文化权力与政治文化
定价:78.00元
作者:田浩,苏费翔,肖永明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101130805
字数:
页码:391
版次: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思想史著作。思想史研究的对象是思想观念。在作者看来,思想观念可以区分为两种,一种是某一历史时期实际存在的、对当时人而言很重要的;另一类则是几个世纪之后才为人们所拥有的。对于后者的研究比较常见,比如针对以朱熹为中心的思想流派从北宋到元代不断发展壮大的描述与考察,正是以现有“传统”为支点,去“筛选”历史的范例。而作者的目的,乃在于打破这种预设与成见,回到历史进程本身中去。 那么本书究竟是如何落实上述研究取向的呢?就研究对象而言,本书关注的焦点是朱熹身后——宋金元时期的思想遗产,也可以说是“后朱熹时代”的儒学思潮,具有两个显著特点:其一,主体部分研究的时间段是北宋、南宋、金、元这四个或有交错重叠的时间段;其二,研究对象是存在竞争关系的不同思想流派中的主要思想家。例如,王柏作为朱学信徒,虽然并未质疑《中庸》的真实性,但也质疑了其章节安排等问题。郝经尊奉朱熹思想,但也具备相当的独立性。这两个个案研究足以证明,朱熹追随者的形象远比他们被学界主流所描述的要更为复杂。
内容提要
本书正文部分旨在以一种更具联系性与整体性的(而非追溯性的)视角,通过研究宋金元时期南北方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中庸》与道统观念的演变与发展,来考察11至13世纪乃至13世纪以后文化权力与政治文化之间的某种复杂关系。部分侧重于研究与朱熹观念不同的思想家的《中庸》与道统观念,第二部分则集中探讨元代郝经对政治权力和文化权力的观点,其中亦包括郝经的《中庸》与道统观念。两部分相互关联,有机结合,突破了以往中国思想史、哲学史研究上对特定谱系上人物的过度关注,阐明了朱熹逝世之后至13世纪,朱熹的思想遗产在南北方的存续与发展。附录收录两位作者共计八篇文章,俱为从不同角度烘托、补充、拓展正文主旨,与主体内容相得益彰。 
目录
中文版序序言一序言二导言部分 宋代的《中庸》与道统问题章历史和汉学背景对关键词“中”“庸”的解释《中庸》作者的身份:主张、怀疑和修正第二章宋代对《中庸》的认识:欧阳修、苏轼、朱熹、叶适及王柏北宋时期对《中庸》的怀疑朱熹和《中庸》叶适、朱熹和《中庸》王柏对《中庸》的阐释与对朱熹的评述第三章道统与《中庸》朱熹之前“道统”概念的早期用法朱熹、道统与《中庸》叶适论道统及朱熹王柏与道统第二部分宋金元文化思想的冲突与融合第四章郝经和宋金元时期的道学第五章宋、金、元时期的政治文化及王朝的正统问题第六章郝经对经典、《中庸》与道统的反思《中庸》与道统结语参考书目附录朱熹之前“道统”一词的用法(苏费翔)宋人道统论——以朱熹为中心(苏费翔)《近思录》,《四子》之阶梯——陈淳与黄榦争论读书次序(苏费翔)我与中国研究的不解之缘(田浩)朱熹与道学的发展转变(田浩)金朝思想与政制概说(田浩俞宗宪)金代的儒教——道学在北部中国的印迹(田浩)因“乱”而导致的心理创伤:汉族士人对蒙古军人入侵回应之研究(田浩)译者后记(肖永明)
作者介绍

序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