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代避讳字汇典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历代避讳字汇典

137 59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彦坤 编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69952

出版时间2009-07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634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59元

上书时间2024-05-05

鲁安格斯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历代避讳字汇典
定价:59元
作者:王彦坤 编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9-07-01
ISBN:9787101069952
字数:550000
页码:634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避讳有广狭二义。   广义的避讳实际包括敬讳、忌讳与憎讳三种情况。   由于封建礼制、礼俗的规定、约束,或出于敬重的原因,而不敢直称尊长名字,以至讳用与尊长名同或仅音同之字的,这是敬讳。如汉武帝名彻,汉人讳“彻”为“通”,而《史记》、么漠书》并称“蒯彻”作“蒯通”等。    出于迷信畏忌心理而讳用、讳言凶恶不吉利字眼或音节的,这是忌讳。如吴人讳言“离散”,称“梨”为“圆果”,称“伞”为“竖笠”等。    出于厌恶憎恨心理而不愿名姓、物称与仇家或鄙夷之人姓若名同的,这是憎讳。如唐肃宗恶安禄山,郡县名带“安”字的多加更改等。    狭义的避讳专指敬讳一类情况。这是我国古代史上特有的现象,其俗起于周,成于秦汉,盛于唐宋,延及清末,历时两千多年,它不但是我国古代文化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且也是一切需要利用古书材料的研究工作者所不容忽视的问题。    敬讳之初,但避君主、上司、父祖、尊者、长者、敬重者之名及名之相同字而已,此所谓避正讳。三国以后,开始有连与名音同、甚至音近之字也回避的,即所谓避嫌名。如晋羊祜为荆州守,州人讳其名,皆称户为“门”,又改“户曹”为“辞曹”。后世讳避嫌名的风气愈演愈烈,至宋颁布文书令,竟有一帝应避嫌名超过五十字的。
目录
凡例讳字目录正文附录 秦以来历代帝王庙谧名字墓号年号表 征引书目表 工具书及史书中不明避讳致误举隅 略论敬讳对汉语言文化的影响四角号码综合索引拼音检字表
作者介绍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