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菲特教你学投资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巴菲特教你学投资

11 3.4折 32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兵 编著

出版社京华出版社

ISBN9787807245674

出版时间2008-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12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32元

上书时间2024-05-03

鲁安格斯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巴菲特教你学投资
定价:32.00元
作者:张兵 编著
出版社:京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7-01
ISBN:9787807245674
字数:150000
页码:2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有钱的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大师巴菲特最为震撼人心的投资理念和投资经典!不要让财富再一次从你眼皮底下溜走!改变你一生的投资理念,让你的财富积累像滚雪球一样……    下一个牛市即将到来,你准备好了吗?
内容提要
决不能因为一只股票涨了就买入它,或者是看到它跌了就卖出。恰恰相反的是,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一只好股票持续下跌时买进,而在它持续上涨时卖出……作为我来说,我会在人们都逃出股市的时候进入,而在人们都涌进股市时退出。    股票的实质是它这个企业,要使投资获得成功,将自己提升为企业家是十分必要的,要将每一笔投资都看作是把整个的公司买下来,需要你付出心血。    以一般的价格买入一家非同—般的好公司,要远远胜过用非同一般的好价格买下一家一般的公司。    投资者应该将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然后小心去看好它。
目录
前言:迎接新一轮牛市章  巴菲特的投资生涯  节  两个世界上最有钱的人的较量    巴菲特取代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    “假如你给巴菲特1万元,42年后就会变成3600多万元”  第二节  “他满肚子都是挣钱的道儿”    生于股市崩溃期    “他满肚子都是挣钱的道儿”    11岁跃身股海,购买平生张股票    “巴菲特不善于拧螺丝帽,却擅长心算”  第三节  “股神”是这样炼成的    100美元起家的公司    拜师于投资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    偷偷蚕食《波士顿环球》和《华盛顿邮报》    巴菲特捡起1分钱——下一个10亿美元的开始    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如果你不打算持股10年,那么10分钟也不该拥有第二章  巴菲特的投资经验  节  巴菲特成功投资策略    “没有什么比赌博心态更影响投资”    “把自己当成持股公司的老板”    “永远不要做自己不懂的事情”    “宁要模糊的正确,也不要精确的错误”    “买股票时,应假设明天股市要休市3~5年”    “如果无事可做,那就什么也不做”    “购买价格远低于实际价值的企业,并‘永远’拥有它们”  第二节  巴菲特选择公司股票的8个依据    行业——容易了解的消费垄断行业    产品——产品简单、易了解、前景看好    管理——由既诚实又有能力的人来管理    前景——具有长期令人满意的发展潜力    财务——资本支出少、自由现金流量充裕    价格——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    历史——过去的经营状态一直比较稳定    商誉——企业美誉度比有形资产更“值钱”  第三节  巴菲特教你如何挑选10倍股    选择熟悉企业——只做自己擅长的领域    选择企业——秀的公司    选择高成长股——最有潜力的公司股票    的投资时机——企业出现危机时第三章  巴菲特的投资精髓第四章  巴菲特的投资忠告第五章  巴菲特投资法的中国式应用第六章  巴菲特的演讲与经典案例附录:巴菲特赠你66条黄金法则
作者介绍
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巴菲特说:“投资的秘诀在于,看到别人贪心时感到害怕,看到别人害怕时要感到贪心。”他告诫大家,在投资中要战胜人性贪婪和恐惧的弱点,敢于“人弃时我取,人取时我弃”,这种逆势而为的投资策略能够保证自己长期站到冷静理性的极少数的那一阵营中。    1968年,巴菲特第一次碰到大牛市,他的选择是退出股市。尽管当时美国股市的气氛近乎疯狂,日均交易量高达1300万股,比1967年的纪录还要高出30%,但是巴菲特却敏感地意识到了潜伏的危机,这种丧失理智的股价攀爬绝不可能持久,一定会重重地摔落下去。最后他拿定了主意,解散他的合伙人公司,以便规避风险,避免所得的赢利付诸东流。在牛市的高潮中,他发布了退出宣言:“我无法适应这种市场环境,同时我也不希望试图去参加一种我不理解的游戏,而使自己像样的业绩遭到损害。”事实证明他是对的,1970年,股市大跌,人们纷纷逃散,闻“股”色变,但这时,巴菲特却又进场了,因为他看到了可以让他接受的价格,看到了那些暂受伤害的股票。现在中国股市大跌,人们又像患了恐惧症一样四散而逃,作为中国的理性投资者,此时你们怎么选择呢?是跟着一起恐惧丧失机会,还是像巴菲特一样,在别人恐惧时贪婪,抓住天赐良机?    到了1972年,巴菲特碰到的第二次大牛市,他作出的决定是卖出大部分股票。他“见好就收”,抢在价格波动之前,保住已得利益,能够如此果断,又一次证明了他所讲的投资秘诀是百试不爽。当时,所有的投资基金都集中到一群市值规模大和声名显赫的成长股上,像宝丽来、柯达和雅芳等,它们的平均市盈率上涨到了惊人的80倍。巴菲特的苦恼在于股价太高,他难以买到价格合理的股票。故而,他大量抛售,只保留了16%的资金投放在股票市场,其余的84%都去投资债券。他的判断如此,1973年,股价大幅下跌,道琼斯指数不断回落,整个市场都摇摇欲坠。在别人贪心时,巴菲特再一次用自己的“恐惧”战胜了市场。    随后的1974年是罕见的股市低迷期,道琼斯指数从1000点跌到了500多点,几乎每一只股票的市盈率都是个位数,人们都在纷纷抛售,想尽一切办法逃离,没有人愿意继续持有股票。在市场的悲观声中,人们听到的却是巴菲特的高声欢呼,他再次进场,当别人“恐惧”时,他用他的“贪心”表达了对股票上扬趋势的信任。他对《福布斯》的记者说:“我感觉我就像一个好色的小伙子到了女儿国,投资的机会来了!”这是理性的欢呼!    他不仅坚持这种“热则退市,冷则进市”的逆向投资原则,而且在对待高科技股票的态度,也体现出了自己高人一等的判断和近乎神奇的固执。从1995年到1999年的几年间,美国股市上涨了近150%,又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牛市,这其中最大的推动力来自于网络和高科技股票的迅猛上涨。大部分的投资者都涌向了这一类股票,巴菲特却拒绝投资,他坚决地继续去持有美国运通、可口可乐和吉列等传统行业公司的股票,并不因为别人的贪心而贪心,相反,他对高科技行业产生并表达了看不懂的“恐惧”。1999年,巴菲特败给了市场,亏损20%,是他在40多年的投资生涯中业绩最差的一年。面对股东的指责,巴菲特不为所动,他作出了后来被奉为经典的分析:“尽管这一年的经营业绩十分令人失望,我们仍然相信这些公司拥有十分出众的竞争优势,而且这种优势能够长期持续保持,而这种特质,是取得长期良好投资业绩的保证。……尽管我们也同意高科技公司提供的产品与股票将会改变整个社会的这种普遍观点,但在投资中我们根本无法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我们没有能力判断出,在高科技行业中,到底哪些公司拥有真正长期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早在1986年,巴菲特就已经清楚地表达了他对大牛市的看法,其中包括他上述对高科技股的这一论述观点:“没什么比参加一场牛市更令人振奋,在牛市中公司股东得到的回报变得与公司本身缓慢增长的业绩完全脱节,看上去那是暴利。然而不幸的是,股票价格绝对不可能无限期地超出公司本身的价值。实际上由于股票持有者频繁地买进卖出以及他们承担的投资管理成本,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他们总体的投资回报必定低于他们所拥有的上市公司的业绩。如果美国公司总体上实现约12%的年净资产收益,那么投资者最终的收益必定低得多。牛市能使数学定律暗淡无光,但却不能废除它们。”    这正是他拒绝在牛市陷得太深的原因,也正是基于这一点,跌到谷点的熊市往往令他兴奋。时间到了2000年,事实再次证明巴菲特是正确的,他的原则不容置疑。美国股市从2000年到20Q3年连续三年大跌,累计跌幅超过了一半,同期的巴菲特公司的业绩却上涨了30%以上。1999年他暂时败给了市场,但四年后的结果表明,他还是长期战胜了市场。    P42-44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