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重视角下的自在写作—陆文夫的文学世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双重视角下的自在写作—陆文夫的文学世界

40 4.7折 86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燕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92927

出版时间2021-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25页

定价86元

上书时间2024-04-26

鲁安格斯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双重视角下的自在写作—陆文夫的文学世界
定价:86.00元
作者:王燕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21-06-01
ISBN:9787100192927
字数:
页码:325
版次: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当代文学、文化研究者                               陆文夫先生是已故中国现当代作家,他的代表作《美食家》名噪一时,拥有大批读者。国内目前虽有零星的关于他的生平和文学创作情况的介绍,但尚无专门研究其创作活动及其文学思想的著述。王燕的新著《双重视野下的自在写作》一书,以双重视角为切入点,聚焦于陆文夫的创作活动及其文学思想,立体地呈现了陆文夫的文学世界及其对吴越文化的继承与贡献,是了解陆文夫其人其思的佳作
内容提要
本书是研究中国现当代作家陆文夫的文学思想的专著,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论述陆文夫的文学素养与双重视角,具体论述个人经历、工作环境对双重视角形成的影响,以及双重视角的内涵解析与创作研究价值。中编分四个阶段论述双重视角的创作历程,包括“探求者”阶段、“煎熬中的起飞”、“梦中的天地”、“却顾所来径”四个阶段。下编论述现实主义文学与小说美学的构建,着重分析双重视角与小说美学的关系,“为读者想”的思想意义、理论内涵及文本表现,进而剖析陆文夫创作对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贡献,以及对苏州文学、地方文化发展的贡献。
目录
引言上编 文学养成与双重视角章 求学经历与素养积淀节 私塾学童初识古典文学第二节 偏科少年萌生爱国情愫第三节 姑苏学子确立家国情怀第二章 创作环境与文学养成节 新闻记者的文学梦想第二节 社交环境影响创作视角第三节 地域文化孕育写作灵气第三章 思想探索与艺术审美节 双重视角内涵的解析第二节 双重视角的形成与调适第三节 文学追求与研究价值中编 双重视角的创作旅程第四章 1978年以前:折翼的“探求者”节 初涉文坛:江南秀土试磨剑第二节 探求折翼:创作受挫而沉潜第三节 《小巷深处》:百花文艺的诗意抒写第四节 “工厂系列”:政治语境下的劳动颂歌第五节 探索时期小说的艺术特质第五章 1978-1981年:“煎熬中的起飞”节 写作立场:干预生活与问题意识第二节 创作主题:事业颂歌到人性悲歌第三节 叙事特色:传统叙事模式的日臻成熟第六章 1982-1987年:“梦中的天地”节 小巷系列:审美领域的初步成型第二节 《美食家》:美轮美奂的文化书写第三节 小说意象:文化意蕴与灵魂干预第四节 创作艺术:渐入佳境的审美写作第七章 1988-1995年:“却顾所来径”节 文化多元背景与无名写作第二节 直面社会现实的民生问题第三节 《人之窝>:多声部的命运离歌第四节 散文:艺术视角下的生活之诗第五节 《苏州杂志》:审美理想的承载寄托下编 双重视角与小说美学第八章 “为读者想”:双重视角的小说美学论节 “为读者想”的理论意义第二节 “为读者想”的理论渊源第三节 “为读者想”与双重视角第九章 “为读者想”:理论内涵及艺术表现节 文学入学论的理论原点第二节 注重交流的平视姿态第三节 雅俗共赏的文体风格第十章 文化传承与文学贡献节 “小巷文夫”与吴文化传承第二节 市民文学的无痕接脉第三节 雅俗文学的融会贯通结束语附录一 陆文夫创作年表附录二 陆文夫研究年表参考文献后记
作者介绍
王燕,籍贯江苏镇江,苏州大学文学硕士、复旦大学文学博士,现就职于常熟理工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和经典阅读。
序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