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饲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饲养

62 1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大江健三郎(日)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08862

出版时间2016-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102页

字数36000千字

定价18元

上书时间2024-03-12

鲁安格斯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饲养
定价:18元
作者:大江健三郎(日)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020108862
字数:36000
页码:10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大江健三郎文坛初试啼声之作芥川奖获奖作品首次中文出版山谷里的雾气急速消散,树木的繁茂叶片又厚又重,饱饱地吸进雨水,如新叶般膨胀起来。过,树木细碎地抖动着,雨滴和濡湿的叶片飞散而下,形成一段短暂的小小彩虹,有蝉从上面飞过。我们坐在地窖入口的石阶上,在暴风雨般的蝉鸣与开始恢复的暑气中,久久地呼吸着带有潮湿树皮气味的空气。
内容提要
出版说明二十世纪,世界文坛流派纷呈,大师辈出。为将百年间的重要外国作家进行梳理,使读者了解其作品,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出版“蜂鸟文丛——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家小藏本”系列图书。以“蜂鸟”命名,意在说明“文丛”中每本书犹如美丽的蜂鸟,身形虽小,羽翼却鲜艳夺目;篇幅虽短,文学价值却不逊鸿篇巨制。在时间乃至个人阅读体验“碎片化”之今日,这一只只迎面而来的“小鸟”,定能给读者带来一缕清风,一丝甘甜。这里既有国内读者耳熟能详的大师,也有曾在世界文坛上留下深刻烙印、在我国译介较少的名家。书中附有作者生平简历和主要作品表。期冀读者能择其所爱,找到相关作品深度阅读。“丛书”将分辑陆续推出,“蜂鸟”将一只只飞来。愿读者诸君,在外国文学的花海中,与“蜂鸟”相伴,共同采集滋养我们生命的花蜜。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二〇一六年一月
目录

作者介绍

序言
译者序
 
一九五八年,凭借小说《饲养》,时年二十三岁的大江健三郎以学生作家的身份,摘得第三十九届芥川文学奖,成为当时最年轻的芥川奖得主。《饲养》虽为一部篇幅较短的中篇,却深刻反映出“战争与和平”的主题。不仅如此,作品中还涵盖了数对耐人寻味的矛盾立意——人类友善的本质/战争对人性的扭曲、自然平等的相处/以权威(暴力)划分的阶级、山谷村庄代表的边缘文化/町镇象征的国家文化、懵懂天真的儿童世界/冷漠顺从的成人世界、村庄的安静和谐/外界的残酷战争等等。不过,这几组互为相反的立意,也并非一直处在泾渭分明的两端。伴随小说情节的推动,它们亦会发生来回往复的渐变推移。正是由于这种无规律的“推移”,使《饲养》充满了文学魅力和阅读乐趣。
小说故事发生的时间,设定在日本临近战败的节点。然而该作品初次发表时,距日本战败已过去了十三年。大江本人出生于一九三五年,童年在爱媛县喜多郡大濑村度过。十岁以前的时光,基本都处在二战的阴影下,幼年时便对战争和国家暴力有了深刻的切身体会。其实,假如抛开小说中围绕战争、社会和人性展开的现实意义描写,在一定限度上,这部作品也可以被理解为“成长小说”。书中的主人公“我”,一改大江同时期作品中性格冷淡的“我”的形象,是一个正直、好强的农家少年。相较于大江同期的其他小说(处女作《奇妙的工作》、第三十八届芥川奖候补作品《死者的奢华》等等),《饲养》更能让读者轻易地捕捉到作者细腻的情感流露。小说中“我”对弟弟发自内心的关怀、对父亲充满敬畏的深沉感情、对突然成长后产生的冷漠悲伤等极富感情之处,在大江此前的文学创作中都较为罕见。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作品中有关“峡谷村庄”的描写,可以映射至大江现实生活中的故乡。这可以看作是大江在文学创作中的一次尝试,亦是日后以“峡谷村庄”为背景创作系列小说的初探。
二十三岁的大江健三郎之所以能获芥川奖,或者说之所以选择踏上文学创作的道路,都与他当时就读于东京大学法国文学专业的经历息息相关:以其在《东大新闻》上发表《奇妙的工作》为契机,引起多家报刊的注意和约稿,开始决心从事文学创作;经由对比恩师渡边一夫翻译的译作与皮埃尔·加斯卡尔的原文,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文体;通过阅读加斯卡尔的《难辨狼与狗的时刻》和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著作,将其精华应用于《奇妙的工作》和《死者的奢华》之创作。实际上,大学阶段的大江也在持续不断地阅读拉伯雷的《巨人传》。于是,《饲养》中便能窥见来自《巨人传》的影响——对“狂欢化”的表现。
“狂欢化”是俄国著名文艺理论家米哈伊尔·巴赫金在其理论专著《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一书中提出的概念。该书通过对拉伯雷《巨人传》的深入解读,构建起一套狂欢化理论体系。此后,巴赫金立足于《巨人传》的文本分析,结合弗雷泽的《金枝》等文化人类学研究,开启了民间狂欢节文化(大众笑文化系统)的宝库,将狂欢化的外部形式特征概括为全民性(参与狂欢节狂欢)、仪式性(笑谑地给狂欢国王加冕和随后脱冕)、距离感消失(等级消失)和插科打诨(笑)。而《饲养》中村里的孩子们带着黑人大兵去泉边洗澡的情节,便基本符合上述特征。当身为俘虏的黑人士兵下水与赤裸的孩子们一同洗澡时,便加入了他们略带猥亵感的滑稽仪式。一直作为仪式核心人物的兔唇,离开浴场牵来母山羊。接着,孩子们便以黑人大兵为中心,与他一同笑着叫着进行了一场类似狂欢节的忘我嬉闹。不过,大江在创作《饲养》时,还未接触过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直到他一九七五年与日本文化人类学学者和俄罗斯文艺理论专家山口昌男结识后,才对自己作品中使用的“狂欢化”手法有所察觉。因此,《饲养》中有关“狂欢化”的表现,可以认为是大江在仔细研读《巨人传》后的文学实践。
在此译之前,《饲养》已出版过多部中文译本。作为一名从事日本文学翻译工作时日尚浅的译者,在翻译这部作品的过程中如履薄冰、诚惶诚恐。尽管如此,也还是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首先,考虑再三之后,决定不再沿用此前一贯的日文字译名,将题名“飼育”译为更符合中文文法的“饲养”。其次,在直译和意译的平衡中,本译较多偏向于前者。毕竟大江是一位善于在文本中使用双关语的作家,例如《万延元年的Football》中的Football、《别了,我的书!》中的“征候”(CHOKO),都被作者赋予了从字面(读音)延伸而出的深刻含义。为了减少可能存在的引申含义的流失,就要让译文最大程度地忠实于原文,这使得译文阅读起来较为生涩。不过归根结底,翻译文字的艰涩主要还是由于翻译技巧不精所致,故请广大读者予以谅解。另外,译文中肯定还存在诸多错误和不当之处,在表示抱歉的同时,也期待得到各位读者的包容与指摘。最后,身为年轻译者,能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大江小说的译著,深感荣幸万分。在此,我要特别感谢大江文学研究者许金龙教授对我的教导和鞭策,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陈旻老师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感谢我的师弟陈青庆拨冗与我讨论“狂欢化”理论,为我更好地理解《饲养》这部小说给予了帮助。
二〇一五年一月,大江便已年逾八十,却依然笔耕不辍。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大江先生的自选小说作品将陆续翻译出版。希望包括小译在内的这些译著,有助于更多的读者阅读和关注大江文学,有助于更多的学者深入研究大江文学。
 
于广阳城 
2015年4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