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雅文丛:西昆体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博雅文丛:西昆体研究

32 29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明华 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080854

出版时间2010-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77页

定价29元

上书时间2024-03-09

鲁安格斯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博雅文丛:西昆体研究
定价:29元
作者:张明华 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7-01
ISBN:9787020080854
字数:
页码:37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关于研究西昆体的专著,书中包括了:西昆派的构成及其著述、《西昆集》中作者著述考、西昆体是北宋盛世滋养出的新文学、西昆体的影响、王安石与西昆体、西昆体和宋代诗话的出现等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序绪论章  西昆派的构成及其著述  节  西昆派的构成  第二节  《西昆集》中作者著述考  第三节  西昆后进著述考第二章  西昆体的形成和发展  节  白体诗演变:西昆体形成的文学背景  第二节  王禹■:从白体走出的西昆体先驱  第三节  从《武夷集》到《西昆集》:西昆体的形成和成熟  第四节  宗法李、唐:西昆派的模拟与创新  第五节  从“村夫子”说起:西昆派对杜诗的学习与发展  第六节  以诗赋取士:西昆体与进士科考试之间的关系第三章  西昆体的盛世文学特征  节  西昆体与白体、晚唐体之不同  第二节  西昆体是北宋盛世滋养出的新文学  第三节  西昆体初具“宋调”特点第四章  西昆后进对杨刘诗风的几次变革  节  晏殊:西昆体由“深”入“浅”的大转折  第二节  胡宿和二宋:西昆体由“浅”入“深”的回流  第三节  文彦博和赵抃:回归白体,西昆体衰亡第五章  西昆体的影响  节  欧阳修与西昆体  附录:试论梅、欧诸人的近体诗对西昆体的继承和改造  第二节  王安石与西昆体  第三节  苏轼与西昆体  第四节  黄庭坚与西昆体  第五节  西昆体和宋代诗话的出现参考文献后记
作者介绍
应制诗和“帖子格调”在内容上都以歌功颂德为主,受其影响产生的西昆体自然也以歌功颂德见长。西昆体三大诗人中,杨亿《武夷新集》卷一收有应制诗15首,刘筠、钱惟演的文集已经失传,但《全宋诗》卷112尚辑得刘筠应制诗7首,杨亿《谈苑》记载了钱惟演《东封应制》的一个断句:“羽毛相野驾,宴喜鲁郊民。”①虽然他们保存下来的这类作品数量已经不多,但以他们的身份和经历,肯定写了不少这类作品。从他们今存的诗歌看,内容并不以歌功颂德为主,但是,歌功颂德其实是他们的工作,而西昆体由于和应制诗、“帖子格调”的亲密联系,先天就具有歌功颂德的潜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西昆体的产生和发展,不但适应了宋代经济的高度发展,而且和宋初重学、重文的风气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西昆体音韵和谐、对仗工整、语言华美,不但是应制诗、“帖子格调”影响下的产物,也是宋代建设盛世文学的结果。西昆体已经是盛世文学,与此前的白体和晚唐体具有根本不同的特点。宋荦的记述大体反映了宋诗在明、清时期的艰难处境。“宋初三体”是宋代诗歌的开端,但它们对其后独具特色的“宋诗”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白体和晚唐体主要体现的是唐诗的风韵,只有西昆体表现出更多的“宋调”色彩,从而对“宋诗”产生了非常深入的影响。下文试结合“宋诗”的若干特点对这个问题加以分析。    其一,以议论为诗,说理成分较重。喜欢说理是宋诗的重要特征。理学家的“押韵语录”固不待言,大诗人的诗作也是如此。一般认为,把说理带人宋诗的是欧阳修,他在学习韩愈道学和古文的时候,也把“以文为诗”的作诗方法学过来了。 ……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