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唯物主义新形态的探索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历史唯物主义新形态的探索

10 5.0折 20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卓红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057217

出版时间2006-1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85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20元

上书时间2024-03-04

鲁安格斯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历史唯物主义新形态的探索
定价:20元
作者:刘卓红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0-01
ISBN:9787010057217
字数:212000
页码:28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无本体论,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虽然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没有留下明确的答案,但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西方马克思主义创怒江人之一的卢卡奇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体论的关系做了详尽的探讨,给后人留下了有益且深刻的启示。  本书以西方本体论思想的变化为线索,重新审视了本体论哲学的特征,并着重以卢卡奇的文本为基础,尝试探讨马克思的社会历史本体以及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的完整思想。卢卡奇对本人早期哲学思想进行了深刻的自我批评,承认自然存在的优先性,阐释劳动的决定性意义,张扬主体及主体性,确立社会存在本体的“关系”属性,由此建构了集劳动、实践、意识、价值于一体的现代哲学本体论。
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无本体论,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虽然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没有留下明确的答案,但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的卢卡奇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体论的关系做了详尽的探讨,给后人留下有益且深刻的启示。  本书以西方本体论思想的变化为线索,重新审视了本休论哲学的特征,并着重以卢卡奇的文本为基础,深度探讨马克思的社会历史本体以及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的完整思想。卢卡奇对人早期哲学思想进行了深刻的自我批评,承认自然存在的优先性,阐释劳动的决定性意义,张扬主体及主体性,确立社会存在本体的“关系”属性,由此建构了集劳动、实践、意识、价值于一体的现代哲学本体论。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认不仅对西方本体论展开批判,实现了本体论的现代转换,而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新的解读。
目录
序导言  一、本体的意义和意义的本体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章 早期哲学思想的挖掘及其影响 一、物化理论的确立及其同马克思异化思想比较 二、阶级意识的及其理论价值 三、建立在主客体统一之上的早期实践理论第二章 西方本体论哲学发展的理论启示  一、古代本体论哲学的回眸 二、近代哲学关于本体的追问 三、现代西方哲学走向的透视第三章 马克思哲学本体论解读 一、卢卡奇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辨析 二、社会-实践“本体”:本体论范式的转换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研究理路第四章 劳动:构建社会存在在本体认的核心概念 一、早期历史概念的延续与晚期劳动概念的确立 二、劳动概念的引入对早期实践观的改造 三、劳动的本质 四、劳动:具有本体意义的追问第五章 社会存在整体规定的新设想 一、三大存在及其关系 二、社会存在本体的整体性规定 三、社会存在本体论是劳动的本体论、实践的本体论、意识的本体论、价值的本体论的统一第六章 “关系”本体的确认与创新 一、早期总体性理论对晚期本体确定的意义 二、从马克思哲学看“关系”本体 三、卢卡奇论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关系”属性第七章 建构社会存在本体论的方法论原则 一、方法论建构的思想根基 二、总体性原则 三、历史性原则 四、价值性原则 五、创新实践的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原则和方法结语:从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视野看社会存在本体论的理论意义 一、建构现代本体认的新探索 二、历史决定论的新尝试 三、历史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参考文献后记
作者介绍
刘卓红,女,1955年生,哲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原理、国外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哲学的研究。近年来主持多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并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全国中文核心
序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