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争党争与宪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战争党争与宪争

9 2.5折 36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祝天智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6103371

出版时间2011-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24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36元

上书时间2024-02-22

鲁安格斯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战争党争与宪争
定价:36.00元
作者:祝天智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2-01
ISBN:9787516103371
字数:237000
页码:22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在创新语境中努力引领先锋学术(总序)序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  (二)本书的研究价值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新中国成立前对抗战时期宪政运动的研究  (二)新中国成立后大陆的研究  (三)台湾的研究  (四)国外的研究 三 本书的研究方法 四 本书的预期成果和创新之处 五 概念界定及研究思路和框架  (一)概念的界定:宪政与宪政运动  (二)研究思路和框架第一章 抗战前宪政观念的传播及追求立宪实践的发展 一 晚清宪政思想的引人与预备立宪运动的兴起  (一)晚清宪政观念的引入和传播  (二)晚清预备立宪运动的兴起 二 民国成立至抗战前宪政观念的传播及追求宪政实践的发展  (一)革命党的宪政观及其宪政实践  (二)抗战前自由主义知识精英的宪政诉求 三 本章小结第二章 抗战时期宪政运动兴起背景分析 一 合法性不足的弱势独裁:宪政运动兴起的制度背景  (一)孙中山的训政理念及国民党对它的“继承”  (二)作为弱势独裁的国民党训政体制及其合法性危机  (三)国民党的宪政许诺及其困境 二 国共妥协与有限合作  (一)国共妥协和有限合作机制的建立  (二)国共有限合作机制对抗战时期宪政运动的影响 三 各派政治势力博弈策略的调整与抗战初期的有限民主化  (一)各派政治势力博弈策略的调整  (二)抗战初期中国政治的民主化趋向 四 中间党派的宪政诉求  (一)抗战前中间党派对民主和宪政的追求  (二)抗战开始后中间党派宪政诉求的增强 五 国际政治中民主与独裁的较量与民主国家的影响和示范效应  (一)国际政治中民主与独裁的对立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二)抗战开始后美、英对中国的影响与示范效应 六 本章小结第三章 第一次宪政运动高潮 — 届四次国民参政会上的博弈与宪政运动的兴起  (一)政治局势的变化与国共博弈策略的调整  (二)一届四次国民参政会上的博弈与宪政运动高潮的骤然兴起 二 中间党派对宪政的推动及其宪政设计  (一)中间党派对宪政的推动  (二)中间党派的宪政设计:“期成宪草”与“五五宪草”之比较 三 共产党对第一次宪政运动高潮的因应及其宪政设计  (一)共产党对宪政运动高潮的因应  (二)新民主主义宪政与“五五宪草”之比较 四 本章小结第四章 宪政运动的回潮与中间党派的聚合化 一 国民党控制的加强与宪政运动的回潮  (一)国民党控制的加强  (二)第一次宪政运动的回潮 二 国共策略的调整与摩擦的加剧  (一)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与国共策略的调整  (二)国共摩擦的加剧 三 中间党派的聚合化  (一)统一建国同志会:中间党派聚合的第一步  (二)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中间党派的聚合化 四 本章小结第五章 第二次宪政运动高潮 一 国共摩擦的再起与国民党“立宪”程序的重启 二 人权和法治:中间党派的宪政追求  (一)争取言论和身体自由的抗争  (二)争取法治的努力 三 从旁观到参与:共产党策略的转变 四 政治文化的冲突与公共舆论的多元化  (一)国民党:“没有了国民党,那就是没有了中国”  (二)共产党:“新民主主义宪政就是三民主义宪政”  (三)中间党派:“中国需要真正民主政治” 五 本章小结第六章 “联合政府”口号的提出和宪政运动之转向 一 国内外局势的发展和政治格局的转换  (一)国民党的军事溃败与政治危机  (二)美国插手国共关系并向国民党施压  (三)中共的壮大与国共实力之消长 二 “联合政府”的提出:中共策略的调整 三 国民党的对策:加快制宪步伐与主导制宪过程 四 中间党派的策略:政治民主化与军队国家化并举 五 各派围绕“联合政府”的博弈:从国共谈判到政治协商会议 六 本章小结第七章 宪政运动之终结 一 国民党的策略:“戡乱”与“制宪”、“行宪”并举 二 共产党的对策:抵制与“解放”齐进 三 中间党派之两极化 四 政治秩序的重组与宪政运动的终结 五 本章小结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一 结论  (一)抗战时期宪政运动对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推动  (二)抗战时期宪政运动何以未达立宪之目的 二 启示主要参考文献 一 民国时期的报刊 二 资料汇编和资料集 三 相关人物的年谱、日记、传记、著作及文集 四 相关中文研究论著 五 相关译著后记
作者介绍

序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