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平评传(精装1993年一版一印)
  • 廖平评传(精装1993年一版一印)
  • 廖平评传(精装1993年一版一印)
  • 廖平评传(精装1993年一版一印)
  • 廖平评传(精装1993年一版一印)
  • 廖平评传(精装1993年一版一印)
  • 廖平评传(精装1993年一版一印)
  • 廖平评传(精装1993年一版一印)
  • 廖平评传(精装1993年一版一印)
  • 廖平评传(精装1993年一版一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廖平评传(精装1993年一版一印)

外观磕碰自然老旧,内页无勾画。

10 3.0折 32.8 八五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开国 著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3

版次2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4

学而精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黄开国 著
  •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3
  • 版次 2
  • ISBN 9787805793627
  • 定价 32.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3页
  • 字数 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国学大师丛书
【内容简介】
廖平(1852-1932),四川井研人,原名登廷,后改名平,字季平,先后自号四译、五译、六译先生,清末与近代著名的经学大师。《廖平评传》透过廖平一生学经六变的内在逻辑,详尽的论述了廖平经不学六变是如何由史到论,其论又如何以现实向空幻堕落的变化过程,揭示了廖平经学所体现的中国经学在近代终结的历史必然性,阐明廖平经学多变与怪诞的原因所在,得出了廖平经学的价值在史不在论的基本结论。此书代表目前国内外廖平研究的学术水平。
【作者简介】
黄开国,1952年生,籍贯四川,男,汉族。197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哲学系,1980年以优异成绩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录取为助理研究员,1997年由中级职称晋升为研究员。著有《廖平评传》等,主编《经学辞典》。在《中国史研究》、《中国哲学史研究》、《孔子研究》等海内外四十余家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攻两汉哲学、经学。
【目录】
总序/张岱年1
重写近代诸子春秋/钱宏(执笔)4
英文提要/1
第1章廖平的青少年时代/1
1.1廖平早年的家乡生活/1
(1)廖平的家世/2
(2)井研求学/3
(3)张之洞的拔识/6
1.2廖平早期的两次思想转变/11
(1)就读尊经书院/11
(2)第一次思想转变/13
①博览考据/14
②《六书旧义》/17
(3)第二次思想转变/22
①师从王阍运/22
②《毂梁》学研究/25
③《公羊》学研究/29
1.3廖平早年思想变化对经学六变的意义/31

第2章经学六变概论/34
2.1经学六变的基本内容/34
2.2经学六变时间略考/36
2.3经学六变的变因/46
2.4经学六变的发展逻辑/54
(1)由史到论的转变/55
(2)由现实向空幻的转化/57

第3章廖平的平分今古之论/59
3.1平分今古之论的提出/59
3.2今文经学祖《王制》、古文经学宗《周礼》/60
3.3今文经学祖孔子,古文经学宗周公/65
3.4古文经学祖孔子早年之说,今文经学宗孔子晚年定论/70
3.5平分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76
3.6对前人区分今古理论的批评/85

第4章尊今抑古和对其他经学派别的批评/92
4.1尊今抑古/92
(1)抑古/93
(2)尊今/99
4.2对其他经学派别的批评/103
(1)对宋学的批评/104
(2)对清代经学的批评/107

第5章廖平的孔经人学/112
5.1建立孔经人学时期的廖平与近代中国/112
(1)近代中国及其古今中西之争/112
(2)建立孔经人学时期的廖平/117
5.2廖平的孔经人学小统说/122
(1)《知圣篇》考辨/123
(2)素王改制说/125
①汉代公羊学的素王改制说/125
②廖平的素王改制说/129
5.3廖平的孔经人学大统说/133
(1)小统大统之分/134
(2)大统疆域/136
(3)从小康进大同/141
5.4孔经人学与近代古今中西之争/143
(1)孔经人学的古今观及其实质/144
(2)孔经人学的中西观及其实质/146
(3)经史之分说/148
(4)廖平的古今中西观的意义/149

第6章廖平的孔经天学/153
6.1建构孔经天学时期的廖平/153
6.2经学第四变的孔经天学/157
(1)人学和天学的区别/157
(2)人学向天学的演进/162
6.3经学第五变的天人大小/166
(1)孔经天人大小之学/166
(2)六书文字为孔子所造说/170
6.4以五运六气解《诗》、《易》/175
(1)五运六气解《诗经》/175
(2)五运六气解《易经》/182

第7章廖平与康有为/188
7.1廖康羊城之会/188
7.2《知圣篇》与《孔子改制考》之比较/193
(1)二书之同/193
(2)二书之异/196
(3)康有为借《知圣篇》为说的原因及其缺陷/201
7.3《辟刘篇》与《新学伪经考》的比较/206
(1)《古学考》与《辟刘篇》/206
(2)《新学伪经考》分析/210
(3)廖书与康书的同异/214
(4)廖、康二书的评判/219

第8章廖平与经学的终结/223
8.1廖平是近代经学大师/223
8.2廖平经学史研究的价值/225
(1)平分今古的价值与历史评价/226
(2)尊今抑古的价值与历史评价/230
(3)廖平经学史研究价值的含义/233
8.3廖平经学理论的意义/233
(1)廖平经学理论的出发点和内在矛盾/234
(2)廖平经学理论的二律背反/235
(3)廖平经学理论的历史义蕴/237
廖平学术行年简表/240
后记/252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