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正版!欧阳修传9787020181155人民文学出版社王水照,崔铭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保正版!欧阳修传9787020181155人民文学出版社王水照,崔铭

1.7天无理由退换货,2.当日16点前订单基本当日发出,最迟隔天,3.天津仓、成都仓、无锡仓、北京仓、广东仓、泰安仓、杭州仓、武汉仓就近发货。4.韵达、中国邮政、圆通、中通随机安排!无法指定快递敬请谅解!5.开票联系客服.

48.18 6.4折 75 全新

库存48件

天津河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水照,崔铭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81155

出版时间2019-05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75元

货号1203018665

上书时间2024-06-17

博文明智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水照,1934年生,浙江馀姚人。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1960年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1978年春,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任教。先后担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复旦大学首席教授、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兼任复旦大学中文系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名誉会长等。王先生的主要学术论著最近汇编为十卷本《王水照文集》出版。

崔铭,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现任教于同济大学,兼任中国欧阳修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苏轼研究会理事、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理事。已出版《苏轼传》《欧阳修传》《王安石传》《张耒年谱及作品编年》《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导读》等。

目录
第一章一代文宗出孤寒1

从沙滩画荻开始,幼年的欧阳修在母亲引导下读书习字1

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深刻地影响了社会各阶层的价值取向5

少年欧阳修显露出颖异的资质7

第一次汴京之行,使欧阳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及原因所在8

追随时尚的潮流写作诗文,内心深处却渴望着新变与突破12

由监元、解元而至省元,一年之间,欧阳修三登榜首16

第二章伊洛群英开新声21

西京留守府人才济济,卧虎藏龙22

浪漫的性情恰与浪漫的生活两相契合26

欧阳修学作古文的引路人与竞争对手29

欧阳修散文创作的第一个小高峰33

欧阳修与梅尧臣迭相唱和38

明道元年初春,为款待好友陈经,欧阳修约杨愈、张谷同游龙门山41

三月下旬,欧阳修与梅尧臣、杨愈结伴去嵩山揽胜44

“逸老”之名在欧阳修心中激起巨大波澜48

新秋的一天,欧阳修在会隐园为梅尧臣饯行52

趁着祭告嵩岳山神的机会,谢绛率欧阳修等僚友作数日山水之游55

明道二年春,巨大的灾难降临在欧阳修身上59

壮丽的黄河开启了欧阳修豪健的胸襟,也成就了他奇丽瑰伟的新诗风63

明道二年冬,西京留守府充满着离别的氛围66

欧阳修的刚直、才识与仁厚,给王曙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67

三月将至,欧阳修西京任满,回首之际,充满了依依惜别的深情69

第三章庐陵事业起夷陵74

欧阳修以雷厉风行、敢为天下先的品节与朋友相互砥砺75

好几位公卿之家看中才具超群的欧阳修,先后托媒人提亲80

创作上的日趋成熟,带动了欧阳修对散文理论的深入思考84

本着强烈的责任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欧阳修大倡言事之风90

欧阳修专注于国家的财政痼疾,范仲淹则着眼于吏治的腐败94

欧阳修暗下决心,要将贬谪作为砥砺节操、升华自我人格境界的契机100

欧阳修时时提醒自己,不可沉溺于怀旧的伤感与自怜的忧思104

利用公余之暇,欧阳修勤奋地投入到学术的思考与研究之中110

抵达许州,八月举行了成婚大典114

振兴文化传统、拯救世道人心的理想目标在欧阳修心中越来越清晰了116

对于欧阳修来说,乾德就像一片精神的荒漠120

卸去乾德县令之后,欧阳修应谢绛邀请,先往邓州寓居一段时间124

婉拒范仲淹聘请128

第四章力振斯文扶新政131

欧阳修强烈体会到壮年早衰、时不我待的深沉悲感131

无缘参与抗敌御侮的军事作战,欧阳修将热情和精力倾注于思想文化研究134

好友相见,总有说不完的话,但此时,他们的话题格外沉重138

欧阳修声望日隆,慕名求教者络绎不绝143

欧阳修成为了革新派的主要代言人147

韦城知县的晚宴上,有位美貌的女子格外引人注目153

对五代时期的忠义之士大书特书,推崇备至156

吕夷简罢相,欧阳修增补为谏官159

庆历三年十月,有名的“庆历新政”拉开了帷幕163

春天的气息、春天的花朵温润了欧阳修的心灵167

万籁俱寂的深夜,欧阳修奋笔疾书写下了《朋党论》171

长期以来,欧阳修一直致力于文体文风的改革175

富弼之命下达不出十天欧阳修也接到了新的任命179

“进奏院事件”之后,守旧派纷纷占据要职182

欧阳修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绝不向守旧势力低头屈服186

一场政治迫害在意料之中以一种接近意想不到的形式爆发了190

第五章与民同乐醉翁情195

痛定思痛,欧阳修心中充满了不平和愤懑195

滁州地僻事简,公余之暇,欧阳修寄情山水,借以排遣忧烦198

作为一名关爱黎民、喜欢与民同乐的官员,欧阳修主张为政宽简202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散文风格成熟的标志204

在苦难中,欧阳修用种种美好事物自我遣玩209

欧阳修在诗歌创作与理论建树上的尝试与发展213

欧阳修闻知石介身后奇冤,悲愤难抑217

对于众多的青年士子来说,欧阳修具有无与伦比的感召力221

平山堂建成不久,一天,忽有远信寄到226

怀着深切的哀悼之情,欧阳修撰写了《尹师鲁墓志铭》231

又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刚满四十一岁的苏舜钦在苏州病故236

初到颍州,欧阳修就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地方241

欧阳修坚持不懈地从事经学与史学的研究245

几任地方官后,欧阳修对民间疾苦的了解越来越深249

欧阳修一生交朋结友,无不以“同道”相期,而与“同利”无缘254

欧阳修极为看重家族世系,也极为关注家族兴旺259

经过整整十七年的艰苦写作,《新五代史》终于基本完成262

第六章文坛始自嘉祐新267

欧阳修又一次成为了流言与阴谋的受害者267

欧阳修满怀热情地“付托斯文”,王安石却志不在此272

《范公神道碑铭》写成后,引起了富弼、范仲淹之子范纯仁的极大不满275

四五月间发生的一件事情,使欧阳修再次萌生了引退的念头278

至和二年八月,欧阳修奉命出使契丹283

这年五月,大雨成灾,汴京城里水势286

囿居省院,诗歌唱和成了调节受困精神的良药289

利用科举改革实现自己的文学主张,是欧阳修由来已久的愿望293

欧阳修终于将宋代古文运动引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297

欧阳修宽广的胸怀、发现人才的识力、提携后进的热忱,令人深深感动302

欧阳修深感体力渐衰,很希望求得一份闲简差使306

在欧阳修公正无私的治理下,开封府井然有序310

解除了繁重的开封府事务,欧阳修感到轻松了许多313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是欧阳修平生最得意的作品317

《秋声赋》将散文笔法引入赋体,给这种古老的文体注入了新的血液321

除日常工作之外,欧阳修总是“文债”不断326

痛失挚友,欧阳修悲不自胜331

第七章德隆位高责愈重336

虽然权位日隆,欧阳修礼贤下士之心丝毫也没有改变336

嘉祐之政与欧阳修青年时代的理想、抱负相去甚远340

朝廷易代的艰危之际,欧阳修尽职尽责地履行了一位宰执重臣的使命344

欧阳修仕途越来越顺遂,心灵却越来越孤寂351

朝廷依然维持着两宫同理朝政的格局354

欧阳修不可避免地卷入了一场激烈的朝政斗争358

经历了太多宦海风波,欧阳修更加敬佩韩琦的光明磊落与胸怀博大363

治平三年四月,苏洵病逝,欧阳修为之痛惜不已370

又逢朝廷多事,求退心切的欧阳修只能隐忍待时,却等来一场飞来横祸374

第八章颍水西畔六一居382

在欧阳修心中,颍州是一块永恒的乐土383

欧阳修倍感生命的脆弱,开始渐渐改变对佛、道的态度386

移知青州后,欧阳修以惯有的宽简风格,将日常的政务处理得井井有条391

精心修改《先君墓表》,改题为《泷冈阡表》395

千里之外的京城,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开始了401

变法运动刚开始时,欧阳修没有发表任何评论405

神宗皇帝很想让欧阳修出任宰相,曾多次与王安石讨论此事409

欧阳修写下《六一居士传》,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解读这一别号412

年华渐老、衰病侵凌,欧阳修一再上书请求归老417

欧阳修一身道服,安闲、恬淡地隐居在西湖西畔、颍水之滨423

深感自己来日无多,欧阳修将引导和统率文学发展的重任托付给苏轼426

《六一诗话》以漫谈的方式论诗,创立了文学批评史著述的新体裁431

欧阳修将款待赵概的厅堂命名为“会老堂”435

熙宁五年闰七月二十三日,一代文豪欧阳修病逝于颍州439

结束语风神奕奕立当朝,德业煌煌传万世443

附录

一欧阳修生平创作简表451

二欧阳修著作重要版本462

后记463

内容摘要
欧阳修传
苏东坡的导师;内容重新修订,设计全面升级,含有欧阳修本人手稿真迹等高清插图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有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他出身孤寒,自画荻识字起,便与文字结缘,又因杰出的文学才华而步入仕途,在政坛中跌宕起伏,最后成为令人仰慕的文坛领袖和朝廷重臣。他作为北宋文学巨擘的地位早已毋庸置疑, 1057年科举考试的主考官,一手提拔了苏轼、苏辙、曾巩、张载等人,成就了北宋文化最为辉煌的一代。在政坛上,他立朝蹇谔,不以个人得失而放弃原则和理想,在波诡云谲的朝堂纷争,他既收获了赞誉,也蒙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羞辱;他既赢得朋友,也失去过友谊,甚至结下仇怨。这本传记从他一生的主要经历入手,以他的人生起落为经,诗文作品为纬,以诗词文入传,不仅全面展现他起起落落的一生,展现了一代文宗的高贵品格和精神。

主编推荐
金句:

1.         一年之间,欧阳修由监元、解元而至省元,三登榜首,正可谓所向披靡,意气风发,对于殿试状元也是志在必得。

2.         他不允许自己长时间地沉溺在感伤一己的狭小天地,而是用坚强的理性使自己振作起来,投身社会政治的研究与思考。

3.         当欧阳修专心研究国家财政痼疾时,范仲淹则将他的着眼点集中于吏治腐败上。

4.         有感于范仲淹知己不深,他立即写了一封回信,借口母亲年迈,需要奉养,婉言谢绝。

5.         《朋党论》从理论上公开阐明士大夫结党的正当性和必要性,体现了宋代士大夫为政治主张趋群结党的理论自觉,在中国政治目前具有开创性。

6.         在现实生活中,崇高与卑鄙是两个对立的特别,其间有着一定的弹性空间让每一个真实的自我去选择、去斟酌。

7.         人们对欧阳修《醉翁亭记》的热烈推崇,除了它高超的艺术技巧以及情景相生,意与境谐的浓郁的诗情诗韵,更在于它是一篇苦难之中诞生的华美之章。

8.         他一生交朋结友,无不以“同道”相期,而与“同利”无缘。

9.         作为一代宗师,欧阳修以他当时的声望,一句褒贬之词足以关涉青年学子一生的荣辱成败。

10.     如今天子不亲政,而母后垂帘,朝政得失,责任皆在我辈。倘若由我出任枢密使,人们会说我们几位大臣私相授受,互相封官进爵,如此何以镇服天下人心?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