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正版!莆田南少林武术9787122342461化学工业出版社莆田南少林武术协会 组织编写 洪光荣、吴鹤、陈玉樵 编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保正版!莆田南少林武术9787122342461化学工业出版社莆田南少林武术协会 组织编写 洪光荣、吴鹤、陈玉樵 编著

1.7天无理由退换货,2.当日16点前订单基本当日发出,最迟隔天,3.天津仓、成都仓、无锡仓、北京仓、广东仓、泰安仓、杭州仓、武汉仓就近发货。4.韵达、中国邮政、圆通、中通随机安排!无法指定快递敬请谅解!5.开票联系客服.

33.43 4.9折 68 全新

库存6件

天津河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莆田南少林武术协会 组织编写 洪光荣、吴鹤、陈玉樵 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42461

出版时间2019-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201897099

上书时间2024-04-03

博文明智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洪光荣,中囯武术七段,不错教练职称,全国千名优 秀武术辅导员,国 家级裁判,国 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全国业余体育训练优选工作者,莆田南少林寺武术指导老师。现任福建省武术协会副会长,福建省跆拳道协会副会长,福建省健身气功协会副会长,福建省南少林武术促进会副会长,莆田南少林武术协会会长。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南少林武术(莆田)代表性传承人。培养了众多的武术套路、武术散打、拳击、跆拳道锦标赛、优选赛的优选运动员和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

目录
章  南少林武术历史渊源  / 001
节  一方文武甲天下  / 002
第二节  少林武功传闽中  / 008

第二章  南少林武术传承弘扬  / 022
节  薪火相传三百年  / 023
第二节  弘扬光大在今朝  / 025

第三章  南少林武术流派  / 057
节  “五八”门派  / 058
第二节  “瞎子添”门派  / 067
第三节  涵江门派  / 070
第四节  仙游门派  / 073
第五节  白鹤门派  / 074

第四章  南少林武术传习概录  / 076
节  洪光荣习传拳械  / 077
第二节  黄飞鹏习传拳械  / 143
第三节  何锦民习传拳械  / 151
第四节  林志平习传拳术  / 153
第五节  蔡永希习传拳械  / 157
第六节  戴良鸿习传拳械  / 166
第七节  陈志勇习传拳术  / 183
第八节  陈志荣习传拳械  / 185
第九节  戴义龙习传拳术  / 189
第十节  朱圣熙习传拳术  / 191
第十一节  郑梓明习传拳术  / 195
第十二节  何文水习传拳术  / 195
第十三节  郑瑞凿习传拳械  / 198
第十四节  释学明习传拳术  / 205
第十五节  陈美育习传拳术  / 207
第十六节  吴锦春习传拳术  / 209
第十七节  余玉林习传拳术  / 212
第十八节  陈玉樵习传拳术  / 213
第十九节  姚玉棋习传拳术  / 234

附录   / 235

后记   / 244

致谢   / 246

内容摘要
《莆田南少林武术》包括南少林武术历史渊源、南少林武术传承弘扬、南少林武术流派、南少林武术传习概录几个部分。《莆田南少林武术》内容是在大量挖掘整理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南少林禅武文化做出了独到的阐释,并且列举出几十种拳械的套路,介绍其历史渊源、代表性传承人物、风格特点及拳理要诀等。
    《莆田南少林武术》可供广大武术爱好者学习参考,也可供广大对南少林历史渊源和武术有兴趣的读者使用。

主编推荐
珍贵的历史资料,全彩色的武术图解,详细的武术技法与拳理要诀,《莆田南少林武术》完美呈现。
   《莆田南少林武术》由武术九段、中国武术专家委员会专家曾乃梁和南少林寺空性方丈作序,莆田南少林武术协会组织编写,多位专家学者参与,对于了解南少林历史渊源、禅武文化、武术传承与流派,学习南少林武术有很高的价值。

精彩内容
序一
中华武术,乃中华民族之瑰宝,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沧桑走进了新时代,而福建武术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福建既是中国南拳的主要发祥地,又是闻名遐迩的南少林故乡,福建武术具有鲜明的区域特点和南派风格。近年来,厦门大学的林建华教授著有《福建武术史》,主编了《福建武术人物志》。福建警察学院林荫生教授主编了《福建武术拳械录》介绍宋玮他们的著作填补了福建武术理论研究领域的空白,阐述并展示了福建武术鲜活的特色与辉煌。
拳以寺名,寺以武显,少林武术在我国是一个流传广、影响大而又风格独特的武术流派。早在隋朝末年,就有嵩山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的记载。明代以来,少林寺的拳法与棍法就在社会上广泛流传。
在林建华教授所著的《福建武术史》中引用了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的一段话,“相传创始人是福建莆田县九莲山少林寺和尚(明末义士多削发为僧)蔡德宗、方大洪、马超兴、胡德帝、李式开五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福建南少林遗址的探寻、挖掘和研究的活动不断升温,南少林武术从福建范围不断扩展至全国,也引起国际上的关注。1989年12月由莆田市体委牵头成立了“莆田南少林研究会”,对莆田南少林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随后泉州、福清也成立了南少林研究的机构,接着,泉州、莆田和福清三座少林寺先后拔地而起,将福建南少林武术的研究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在莆田南少林武术的研究工作中,应该说许多领导和新闻媒体都投入了极大的精力,时任莆田市体委主任林德荣,《中国体育报》资深记者、时任福建省武协顾问方金辉和时任福建省体委群体处处长、福建省武协主席刘忠路等,都为莆田南少林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南少林的禅武文化,历经沧桑,终能薪火相传。自2016年初,接力棒传到了莆田南少林武术协会会长洪光荣的手中。我和光荣在1975年第三届全国体育运动会武术比赛时认识,现已有43年的时间,对他是有一定了解的。洪光荣先生出生于武术、中医世家。5岁起就随父习练基本功和基础套路,后又师从兰少周、王银天师傅,全面地传承南少林武技,1975年作为福建省武术队运动员,参加第三届全运会武术比赛,荣获南拳全国第八名。随后多次参加各类武术比赛,屡获佳绩,还出访过日本、菲律宾、新加坡等做精彩表演,深受欢迎。1982年起从事武术教练员工作,培养出全国乃至国际武术大赛的冠军。2016年被莆田南少林寺聘为“南少林寺武术指导”,为南少林寺武僧传授传统武术。他整理的“莆田南少林武术”获得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他为该项目福建省代表性传承人。他从民间习武者到优秀武术运动员,再到优秀武术教练员,再到莆田南少林禅武文化的探宝者和传承者,这一华丽转身,转得非常好,将一辈子的习武、授武的经验,用到继承传统、弘扬国粹的伟大事业中来,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大量挖掘整理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光荣先生等编纂的这本图书,名叫《莆田南少林武术》,我有幸先睹此书,觉得该书起码有以下几点意义:
,充实了莆田南少林文化的内容,有助于弘扬南少林武术。莆田在古代称为“兴化”。自古以来,兴化大地文风兴武运盛。历来民风彪悍,武林英才辈出,自唐以来,莆田南少林传统拳械就逐步自成风格,形成了具有各自特点的诸多流派共存并进的良好局面。以洪光荣会长为牵头人的编委们深入各门派进行广泛的调研,认真考证,群策群力,最后能够对各有关拳种的历史渊源、传承谱系,拳理的技艺特点、健身价值,乃至功法与套路,做了比较系统、全面的阐述,图文并茂,既有史学价值,又有现实意义。这里面凝聚了光荣先生和编委以及广大拳师的智慧与心血,对莆田武术的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第二,武禅融合,传统与时尚结合。莆田南少林寺以禅机识武道,又以武道悟禅机,以禅入武,以武悟禅,禅武兼修,形成独特的南少林禅武文化。光荣先生一直在莆田民间武术中摸爬滚打,对当地民间传统武术知根知底,具有很强的草根性。同时,又能跟上时代的脚步,运用中医知识对拳种的健身价值、实战价值加以科学的阐释,使传统性与时尚性碰撞出耀眼的火花。传统与时尚,相得益彰,结出丰硕的果实。
第三,丰富福建武术拳械录的宝库,利于促进福建武术事业的发展。
2011年6月出版的《福建武术拳械录》已对我省的许多拳种、器械做了较为详尽的阐述,但对莆田这几支拳种叙述较少,而此书恰好是莆田南少林武术的缩影,应该是对福建武术拳械方面研究的补充,丰富了福建武术拳械录的宝库。
这本图书的出版,也将对我省区域性本土优秀文化的研究产生积极的影响。目前,泉州、漳州、福州、厦门等地都对自己所属地域的拳种展开、一定挖掘了整理和研究,如果每个地域都能组织人力对本地域拳种进行研究,必然对传承、推动福建武术事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
诚然,这本书也不可能全无瑕疵,譬如对有些拳种的古代部分史料稀缺,还有待于今后深入挖掘。再譬如说,若能以拳种来带动人物,则会条理更清晰,层次更分明。建议光荣先生及编委会同仁日后可以从某一单项拳种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使之更具有规范性和科学性。未竟事业,有志者自当继续完善之。
我有幸先睹此书,欣然命笔,聊以为序。

中国武术九段,中国武术专家委员会专家,
武术国家级教练,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优秀专家,
福建省武术队原主教练

    
序二
近日,莆田洪光荣先生等编著《莆田南少林武术》一书请余作序。在莆田的武术界,洪先生可称为领军人物,他热心推广南少林传统武术,曾获得过诸多荣誉,并培养出众多的武术、拳击、散打、跆拳道优秀运动员。
《莆田南少林武术》是一本武术专辑,此书不仅介绍流传保存于民间的传统武术拳械套路,还在深入挖掘整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对南少林禅武文化做出独到的阐释;在纷繁芜杂的武术历史中理清脉络,选精摘要,凸显内涵。《莆田南少林武术》一书表现出极其丰富的信息量,以南少林寺的创建兴灭为主线,介绍其坎坷的发展史,勾勒出南少林禅武文化的轮廓,内容详尽,文字凝练,不仅对南少林武术的起源、形成、发展及禅武文化形成作了梳理,还对禅茶文化有独到见解,至于书稿的主体部分,则列举出几十种拳械的套路,介绍其历史渊源、代表性传承人物、风格特点及拳理要诀等。尽管这些介绍不可能囊括莆田的全部拳种,但可以说它们在莆田南少林武术中具有极其典型的代表性。
武术界中门派众多,既独立又互有交集,各家拳理有时甚至会以排斥的形式来表现其独特性,即使是同一流派,在发展传承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因传承者各自领悟的差异而衍生出不同的派系,但只要宗旨明确,文化灵魂不灭,这些派系的产生反而会促成百花齐放的异彩,互补映衬,丰富了内容,也深化了内涵,整个流派的文化体系也就有了更加深远的影响。
南少林武术文化的最突出特征就表现在禅武合一,这个“合”,并非物理性的机械“结合”,而是体用并存的“交融”,因其时刻关注了“体用双要”的意义,又处处体现“即心即佛”的禅宗义谛。《莆田南少林武术》一书正是以此为内核,力图给大众一个普遍性的启发。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南少林禅武文化的弘扬是有重要意义的。
陈玉樵先生为编著《莆田南少林武术》下了不少功夫。据我所知,他自幼喜爱各种体育运动,对于中华武术尤为精研,曾在国内重大武术比赛中获得过南拳项目的金牌,器械表演也颇具南派拳风;并曾以“武术文化学者”的身份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上阐释拳理。所著长篇《南少林传奇》一书也表现了对禅武文化的理解。他既有练武的实践,也具备对禅谛机理的理解。
洪光荣先生高瞻远瞩,带头编写《莆田南少林武术》一书,他积极收集资料,亲自撰稿,并联系远在海外的拳友陈玉樵,邀其共同编著。陈先生义不容辞,返回家乡,对来稿进行审阅编写,确立主题,设计书名,不辞辛劳,终于促成《莆田南少林武术》一书。吴鹤先生出生在武术世家,自幼饱受熏陶并跟随父母亲打拳练功,后又单招入学高等院校深造,对武术、拳击、散打、跆拳道、柔道、空手道都有较深的实践经验和优异成绩,培养输送了多名优秀运动员,培养的学生多次在全国全省获得优异成绩,并有多次出国访问经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搜集资料、挖掘流散在民间的拳械种类,绝非易事;而整理内容,编写成书,若不具备一定的功力和精神,也不可能完成。首先,了解南少林寺的历史及其文化是需要时日的;其次,要完整表达这么多复杂的内容,若不费些精力绝对不行;再次,就是概括精要,准确阐释其文化内涵,更需要科学严谨的思维;最后,还要求作者具备相当的文字功底。相信书稿的各位编委为本书的问世花费了不少心血。
日前,在我的倡议下成立的福建省南少林促进会正举办年会,这时为《莆田南少林武术》题序,可谓因缘殊胜,故欣然提笔,是以为序。

福建莆田南少林寺方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