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正版!空调冷热源工程/李升9787111634034机械工业出版社丁云飞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保正版!空调冷热源工程/李升9787111634034机械工业出版社丁云飞

1.7天无理由退换货,2.当日16点前订单基本当日发出,最迟隔天,3.天津仓、成都仓、无锡仓、北京仓、广东仓、泰安仓、杭州仓、武汉仓就近发货。4.韵达、中国邮政、圆通、中通随机安排!无法指定快递敬请谅解!5.开票联系客服.

28.14 5.0折 56 全新

库存4件

天津河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丁云飞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634034

出版时间2019-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6元

货号1201952849

上书时间2023-09-25

博文明智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序前言绪论0.1能源与空气调节0.1.1我国的能源现状0.1.2空气调节0.2空调冷热源0.2.1人工制冷的方法0.2.2锅炉的工作过程0.3空调冷热源的发展与应用0.3.1制冷技术的应用及发展0.3.2供热热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0.4本书的内容与学习任务第1章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原理1.1理想制冷循环1.1.1逆卡诺循环1.1.2湿蒸气区的逆卡诺循环1.2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1.2.1蒸气压缩式制冷的饱和循环1.2.2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基本系统1.2.3饱和循环与逆卡诺循环比较1.3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1.3.1制冷剂的热力参数1.3.2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热力计算1.3.3制冷量与制冷系数1.3.4节流前过冷对制冷循环的影响1.3.5吸气过热对制冷循环的影响1.3.6回热循环1.4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环1.5双级压缩与复叠式制冷1.5.1双级压缩制冷循环1.5.2复叠式制冷循环1.6制冷剂1.6.1制冷剂的种类与命名1.6.2制冷剂的性质1.6.3制冷剂的替代思考题与习题第2章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主要部件及冷水机组2.1制冷压缩机2.1.1往复式压缩机2.1.2螺杆式压缩机2.1.3离心式压缩机2.1.4滚动转子式压缩机2.1.5涡旋式压缩机2.2冷凝器2.2.1冷凝器的种类及特点2.2.2冷凝器的选择计算2.3蒸发器2.3.1蒸发器的种类2.3.2蒸发器的选择计算2.3.3载冷剂2.4节流机构2.4.1手动膨胀阀2.4.2浮球膨胀阀2.4.3热力膨胀阀2.4.4热电膨胀阀和电子脉冲式膨胀阀2.4.5毛细管2.5蒸气压缩式冷水机组2.5.1蒸气压缩式冷水机组的型式2.5.2蒸气压缩式冷水机组的性能系数思考题与习题第3章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3.1制冷系统的典型流程3.2制冷系统的辅助设备3.3制冷剂管路管径的确定3.4制冷系统自动控制与运行调节3.4.1制冷系统的自动阀门3.4.2制冷系统的控制器3.4.3蒸发器的自动调节3.4.4压缩机的自动调节3.4.5制冷系统的自动安全保护3.5冷库制冷系统3.5.1冷库概述3.5.2冷库制冷系统思考题与习题空调冷热源工程目录第4章溴化锂吸收式机组4.1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基本原理4.1.1吸收式制冷的工作过程4.1.2溴化锂水溶液的特性及热力状态图4.1.3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4.2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热力计算4.2.1热力计算过程4.2.2制冷循环工作参数的确定4.3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4.3.1蒸气型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4.3.2直燃型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4.4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型式与结构4.4.1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主要型式4.4.2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主要部件与附属设备4.5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性能调节4.5.1外界条件变化对机组性能的影响4.5.2部分负荷时的能量调节4.5.3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性能参数限值4.6溴化锂吸收式热泵4.6.1类吸收式热泵4.6.2第二类吸收式热泵思考题与习题第5章冷源系统设计5.1冷源方案的选择5.1.1概述5.1.2空调冷源选择的基本要求5.2冷水机组的选择5.3冷冻水系统及循环水泵的选择5.3.1冷冻水系统的形式5.3.2冷冻水系统设计5.3.3循环水泵的选择5.3.4其他辅助设备的选择5.4冷却水系统及设备的选择5.4.1冷却水系统的布置形式5.4.2冷却塔的选择及布置5.4.3冷却水泵的选择5.5凝结水系统5.5.1凝结水管设置原则5.5.2凝结水管管径5.6管路系统的隔热措施5.6.1绝热材料及性能5.6.2绝热层厚度的确定5.7冷源综合制冷性能系数思考题与习题第6章蓄冷系统6.1概述6.1.1蓄冷空调技术的原理6.1.2蓄冷设计模式与控制策略6.1.3蓄冷空调技术的发展与应用6.2水蓄冷空调系统6.2.1水蓄冷空调系统的特点6.2.2水蓄冷空调系统的形式6.2.3水蓄冷槽的类型及其特点6.2.4水蓄冷空调系统设计6.3冰蓄冷空调系统6.3.1蓄冰技术6.3.2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循环流程6.3.3冰蓄冷空调系统设计思考题与习题第7章热泵7.1热泵的工作原理及热源7.1.1热泵的工作原理7.1.2热泵的热源7.2地源热泵系统的组成及类别7.2.1地源热泵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7.2.2地源热泵系统的分类7.2.3地源热泵系统的特点7.3土壤源热泵系统7.3.1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分类及特点7.3.2土壤换热器7.4地下水源热泵系统7.4.1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分类及特点7.4.2闭式环路地下水系统7.4.3开式地下水系统7.5地表水源热泵系统7.5.1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的分类及特点7.5.2开式地表水源热泵系统7.5.3闭式地表水源热泵系统7.5.4特殊地表水源热泵7.6空气源热泵7.6.1空气源热泵的特点7.6.2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7.6.3空气源热泵多联机7.6.4四通换向阀7.6.5蒸发器的除霜方法思考题与习题第8章供热锅炉8.1概述8.1.1锅炉房设备的组成8.1.2锅炉的工作过程8.1.3锅炉的分类8.1.4锅炉基本特性的表示方法8.2锅炉燃料8.2.1燃料的成分及分析基准8.2.2燃料的种类及特性8.3锅炉热平衡与燃烧计算8.3.1锅炉热平衡8.3.2锅炉热效率8.3.3燃烧计算8.4常用燃烧设备8.4.1链条炉8.4.2循环流化床炉8.4.3燃油、燃气锅炉8.4.4水煤浆锅炉8.4.5辅助受热面8.5烟风系统8.5.1锅炉通风8.5.2烟气净化8.6汽水系统8.6.1水循环的原理8.6.2汽水分离8.6.3锅炉水处理8.7辅助设备8.7.1运煤系统8.7.2除渣系统8.8锅炉常用附件8.9供热锅炉节能8.9.1锅炉能效8.9.2锅炉节能运行思考题与习题第9章供热锅炉房与供热站9.1供热锅炉房的设计9.1.1锅炉型号及台数的选择9.1.2燃煤锅炉房9.1.3燃油及燃气锅炉房9.2集中供热站9.2.1民用热力站9.2.2板式换热器9.2.3热力站的自动控制思考题与习题第10章冷热电三联供系统10.1概述10.2集中式冷热电联供技术10.2.1集中式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形式10.2.2集中式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冷热媒及冷热量调节10.2.3集中式冷热电联供的输配系统10.3建筑分布式冷热电联供技术10.3.1分布式发电技术10.3.2热回收技术思考题与习题附录附录AR22饱和状态下的热力性质附录BR717饱和状态下的热力性质附录CR134a饱和状态下的热力性质附录DR22过热蒸气的热力性质附录ER717过热蒸气的热力性质附录FR134a的过热性质附录G乙二醇水溶液的热物性值附录HR717(NH3)的ph图附录IR134a的ph图附录JR22的ph图附录KLiBrH2O溶液的hξ图(1)附录LLiBrH2O溶液的hξ图(2)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阐述了空调冷热源设备的工作原理,介绍了冷热源设备的选择、冷热源系统的设计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原理、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主要部件及冷水机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原理及制冷热泵机组、空调冷源系统设计及设备选择、空调蓄冷系统及设计方法、地源热泵系统及空气源热泵、供热锅炉的工作过程及其结构、供热站等。本书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设计、施工、管理空调冷热源系统的基础知识,为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教材,也可供从事暖通空调专业设计、安装、运行管理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配有PPT电子课件,免费提供给选用本书作为教材的授课教师,需要者请登录机械工业出版社教育服务网(wwwcmpeducom)注册下载,或根据书末“信息反馈表”索取。

精彩内容
“空调冷热源工程”是高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在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书内容主要根据《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评估(认证)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土木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所要求的知识点进行编排。本书涉及的相关技术内容均按照国家和行业现行的相关标准、规范和技术规程的要求编写。    空气调节必须有冷热源设备及系统提供冷热量,而制冷装置、热泵机组及锅炉设备是空调系统中推荐的人工冷热源。本书阐述了空调冷热源设备的工作原理,介绍了冷热源设备的选择、冷热源系统的设计方法等,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设计、施工、管理空调冷热源系统的基础知识,并具备初步实践能力,为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书由广州大学丁云飞任主编,北京建筑大学于丹、广州大学方赵嵩任副主编,广州大学朱赤晖、北京建筑大学王立鑫等参加了编写工作。具体分工如下:绪论、第1章、第2章、第7章、第8章、第9章由丁云飞编写,第3章由于丹编写,第4章由王立鑫编写,第5章由朱赤晖编写,第6章及第10章由方赵嵩编写。全书由丁云飞拟定编写大纲并进行统稿。本书的编写得到了广州大学及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许多同行专家学者的教材、专著和论文,并列于书末参考文献中,以便读者在使用本书过程中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同时对各参考文献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可作为高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该专业设计、安装、管理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编者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2012年更名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是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原“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和“城市燃气供应”专业进行调整、拓宽而组建的新专业。专业的调整不是简单的名称的变化,而是学科科研与技术发展,以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赋予了这个专业新的内涵和新的元素,创造健康、舒适、安全、方便的人居环境是21世纪本专业的重要任务。同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这个专业及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它们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学科科研与技术发展总是密切相关,不可忽视。    新专业的组建及其内涵的定位,首先是由社会需求决定的,也是和社会经济状况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相关的。我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和大规模建设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本专业人才,专业的发展和重新定位必然导致培养目标的调整和整个课程体系的改革。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富有创新能力”,符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要求,并能与靠前接轨的多规格的专业人才是本专业教学改革的目的。    机械工业出版社本着为教学服务,为国家建设事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为培养工程应用型和技术管理型人才做贡献的愿望,积极探索本专业调整和过渡期的教材建设,组织有关院校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编写了这套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系列教材。    这套系列教材的编写以“概念准确、基础扎实、突出应用、淡化过程”为基本原则,突出特点是既照顾学科体系的完整,保证学生有坚实的数理科学基础,又重视工程教育,加强工程实践的训练环节,培养学生正确判断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以满足21世纪我国建设事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    我深信,这套系列教材的出版,将对我国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产生积极的作用,会为我国建设事业做出一定的贡献。陈在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