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直营!中国的对日战略与中日关系研究(1949-)978751613430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史桂芳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华直营!中国的对日战略与中日关系研究(1949-)978751613430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史桂芳

1.7天无理由退换货,2.当日16点前订单基本当日发出,最迟隔天,3.天津仓、成都仓、无锡仓、北京仓、广东仓、泰安仓、杭州仓、武汉仓就近发货。4.韵达、中国邮政、圆通、中通随机安排!无法指定快递敬请谅解!5.开票联系客服.

40.7 6.6折 62 全新

库存2件

天津河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史桂芳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6134306

出版时间2014-03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2元

货号1200896420

上书时间2023-07-13

博文明智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史桂芳,女,1961年生。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市很好青年骨干教师,中国抗日战争研究会副秘书长,中日关系史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中日关系史的研究。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加“九五”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合作出版学术专著5部,翻译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论文40余篇。

目录
绪论
一 中国对外战略的内涵
二 中国对外战略的制定与发展
三 中国对外战略与对日战略
第一章 中国对日战略的制定
第一节 中国的对外战略与对日战略
一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国内外形势
二 中国的对外战略与对外政策
三 中国的对日战略与对日政策
第二节 中国制定对日战略的原则和依据
一 独立自主是制定对日战略的基本原则
二 维护国家主权和地区安全是制定对日战略的基点
三 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是制定对日战略的客观依据
四 客观评价日本政治走向是制定对日战略的前提
五 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是制定对日战略的内在要求
第三节 中国对日战略的演进
一 以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为目标时期
二 发展中日长期友好合作关系阶段
三 构筑全面战略互惠关系的新阶段
第二章 中日“民间外交”方针的确立与实施
第一节 克服美国对中日关系的不利影响
一 关注美国在战后日本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二 认识美国占领政策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三 应对日美同盟下日本的对华政策
四 反对《日台和约》的斗争
第二节 “民间先行,以民促官”方针的形成与实施
一 “民间先行,以民促官”方针的制定
二 推动中日“民间外交”起步
三 创造有利于民间经济交流的环境
四 促进“民间外交”深入发展
五 派遣民间使团访日,增进相互了解
六 成功改造日本战犯,实现化敌为友
第三节 寻求和扩大中日的共同利益
一 尊重日本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
二 亚非会议上支持日本代表团
三 “民间协议,官方挂钩”政策的提出
四 重视商业交流在民间贸易中的作用
第三章 循序渐进发展中日关系的原则
第一节 反对岸信介政府倒退中日关系
一 中国对外战略的调整与对日政策
二 反对岸信介制造“两个中国”倒退中日关系
三 围绕第四次贸易协定的斗争
四 抗议日本政府包庇长崎国旗事件肇事者
五 反对日美借《新安保条约》干涉中国内政
第二节 发展中日关系的策略原则
一 “政治三原则”的提出
二 “政治经济不可分原则”的内涵
三 在“贸易三原则”下发展经贸关系
第三节 推进中日关系发展的新举措
一 邀请日本知名人士访华为“复交”创造条件
二 加强与日本共产党的党际交流
三 发挥日本在野党的“补充外交”作用
四 以“向前看”的态度发展中日关系
五 在“政治三原则”基础上扩大往来
第四节 以“积累渐进”方式推进半官方关系
一 “LT贸易”,中日关系从民间到半官方
二 “积累渐进”促进中日关系“质”的飞跃
三 “友好当先,抵抗在后”
四 中日友好协会的成立
第四章 推动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
第一节 “中间地带”理论下的对日政策
一 重视位于“中间地带”的日本
二 反对佐藤内阁“两个中国”政策
三 应对日美联手制华的策略
四 促成备忘录贸易新形式
五 发挥日本民间团体的积极作用
第二节 抓住恢复邦交正常化的新契机
一 调整对外方针,谋求与美国改善关系
二 名古屋世乒赛成就“乒乓外交”
三 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环境和地位的变化
四 重视“越顶外交”的影响
五 “复交三原则”的提出及意义
六 发挥在野党“补充外交”的作用
第三节 在“求同存异”原则下恢复中日邦交
一 关注日本新内阁的对华政策
二 邀请田中角荣访华
三 “复交”谈判中的“求同存异”
四 中日邦交正常化战略目标的实现
五 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意义
六 推动邦交正常化后的合作与交流
第四节 在“反霸”旗帜下实现中日长期和平友好
一 “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提出
二 促成和平友好条约的举措
三 在和平友好条约谈判中坚持“反霸”立场
四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
第五章 推动中日长期友好合作的新方针
第一节 中国对日战略的调整
一 中国对外战略的调整
二 坚持中日长期友好合作不动摇
三 对外开放战略下推动中日交流与合作
四 促进中日互利共赢关系的新发展
第二节 建立中日友好合作新机制
一 中国共产党首次访问日本
二 倡导建立友好21世纪委员会致力世代友好
三 克服影响中日关系的消极因素
四 加强两国高层互访与磋商
第三节 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发展中日关系
一 国际风云变幻中的对日新策略
二 推动中日关系的全面恢复与发展
三 中央再度访日
四 邀请日本天皇访华深化两国交流
五 谋求建立后冷战时代的新型中日关系
第四节 以史为鉴发展中日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一 以史为鉴,发展面向未来的中日关系
二 重视历史问题对两国关系的消极影响
三 反对日美借防卫合作指针干涉中国内政
四 关于发展中日关系的五项基本原则
五 建立面向21世纪中日关系的战略策略
第六章 推动建立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第一节 21世纪中国的对外政策与对日政策
一 中国对21世纪国际形势的判断
二 21世纪中国的对日方针与政策
三 全面推动中日关系的发展
四 关于中日关系的五点主张
五 敦促日方以实际行动改善两国关系
第二节 关于建设中日互惠关系的战略
一 全面建设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依据
二 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基本方针
三 加强民间往来夯实战略互惠关系的基础
第三节 中国的对日战略与未来中日关系展望
一 在全面战略互惠的框架下发展中曰关系
二 客观评价中日关系发展中的有利与不利因素
三 发挥传统友谊在全面战略互惠关系中的作用
四 重视核心利益,妥善处理分歧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中日关系是中国很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也是很复杂、很敏感的双边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制定了总体的对日战略目标和各个阶段的政策,循序渐进地推动着两国关系从民间发展到官方。《中国的对日战略与中日关系研究(1949-)》使用大量的中、日文靠前手资料,全面地阐述了中国对日战略的依据、内容、发展,以及对日战略与对曰方针、政策、策略的关系,从宏观与微观结合的角度,讨论靠前格局、地区局势、双方靠前形势对两国关系的影响,总结中日关系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中日两国关系既经历过令人怀念的“蜜月时期”,也有过的“合作摩擦”共存的全面发展阶段,还有过“政冷经热”的冰冻时期。中国对日战略是整个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日战略方针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与中国不同阶段的发展战略密不可分。现阶段的中日关系又面临新的困难和矛盾。在新的形势下,研究中国对日战略和策略的发展,可以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了解中日关系的特殊性,发挥有利因素,服不利因素,推进两国关系向前发展。
《中国的对日战略与中日关系研究(1949-)》由史桂芳编著。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