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胜斋法帖
  • 敬胜斋法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敬胜斋法帖

正版全新

12646.4 7.9折 16000 全新

库存2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仪华刚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806635520

出版时间2011-08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16000元

货号1180688

上书时间2024-03-13

历史迷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书    名】 敬胜斋法帖
【书    号】 978780663552
【出 版 社】 人民出版社
【作    者】 仪华刚 著
【出版日期】 2011-08-01
【开    本】 16开
【定    价】 16000.00元

【编辑推荐】 
《敬胜斋法帖》流行于世者甚少,境内只有极少量丛帖传世。中国书店自海外购得此帖,为昔日宫内所藏旧物,内府亮墨精拓,黄绫夹板经折装,具有很高的版本价值。本书为中国书店店藏珍贵古籍的影印本,宣纸线装,为增值收藏**佳品!

【内容简介】 
《敬胜斋法帖》,四函四十册,是乾隆二十年摹刻的乾隆皇帝御笔从帖,为清代摹刻法帖中较为著名的一种。清代帝王将其御笔所书书法作品摹刻勒石始于康熙,乾隆自然也竭力效仿,由内府将乾隆御笔诗文、手书古人诗文以及临古人之帖共计二百六十帧,集汇入石。原摹刻之石百余块现嵌在紫禁城乐寿堂、颐和轩两廊。
  敬胜斋是紫禁城中建福宫花园中著名的建筑之一,始建于乾隆初年,为帝后休憩、娱乐的场所。建福宫花园又称为西花园,花园坐北朝南,以延春阁为中心,并分别建有敬胜斋、碧琳馆、凝晖堂等建筑。这一组建筑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相互之间以游廊相连,并配有奇石异木,所筑景致虚实相和,不像故宫内御花园和慈宁宫花园等处过分追求传统建筑以中轴线为主体的拘谨格局,融江南园林与皇家苑囿为一体,深得乾隆喜爱。乾隆曾做不少诗赋赞誉此园,并将自己收集的珍宝玩物存放于此。《敬胜斋法帖》以其为名,足见乾隆对其御笔摹刻上石的重视。同时,也彰显出《敬胜斋法帖》在乾隆心中的位置。
  乾隆对儒家传统文化极为偏爱,文化修养及其造诣颇深,对书法的嗜好远远超过康熙。其在位期间,大力搜求历代书法名帖。他的书法以赵孟頫丰圆肥润为基调,楷书中常有行书笔意,并杂糅二王草书之韵,点画圆润、行笔婉转流畅,虽略显骨力不足,但在有清一代帝王之中,还是显示出其书法造诣上的成就。而《敬胜斋法帖》所收乾隆诸御笔之作,皆为其自认为*为得意之笔,集中体现出乾隆特有的书法风格,将其书法历程涵盖于其中。

【目录】 
敬胜斋法帖第*

敬胜斋法帖第二

敬胜斋法帖第三

敬胜斋法帖第四

敬胜斋法帖第五

敬胜斋法帖第六

敬胜斋法帖第七

敬胜斋法帖第八

敬胜斋法帖第九

敬胜斋法帖第十

敬胜斋法帖第十一

敬胜斋法帖第十二

敬胜斋法帖第十三

敬胜斋法帖第十四

敬胜斋法帖第十五

敬胜斋法帖第十六

敬胜斋法帖第十七

敬胜斋法帖第十八

敬胜斋法帖第十九

敬胜斋法帖第二十

敬胜斋法帖第二十一

敬胜斋法帖第二十二

敬胜斋法帖第二十三

敬胜斋法帖第二十四

敬胜斋法帖第二十五

敬胜斋法帖第二十六

敬胜斋法帖第二十七

敬胜斋法帖第二十八

敬胜斋法帖第二十九

敬胜斋法帖第三十

敬胜斋法帖第三十一

敬胜斋法帖第三十二

敬胜斋法帖第三十三

敬胜斋法帖第三十四

敬胜斋法帖第三十五

敬胜斋法帖第三十六

敬胜斋法帖第三十七

敬胜斋法帖第三十八

敬胜斋法帖第三十九

敬胜斋法帖第四十

【前言】 
《敬胜斋法帖》是乾隆二十年摹刻的乾隆皇帝御笔丛帖,为清代摹刻法帖中较为著名的一种。清代帝王将其御笔所书书法作品摹刻勒石始于康熙,乾隆自然也竭力效仿,由内府将乾隆御笔诗文、手书古人诗文以及临古人之帖共计二百六十帧,集汇入石。原摹刻之石百余块现嵌在紫禁城乐寿堂、颐和轩两廊。
敬胜斋是紫禁城中建福宫花园中著名的建筑之一,始建于乾隆初年,为帝后休憩、娱乐的场所。建福宫花园又称为西花园,花园坐北朝南,以延春阁为中心,并分别建有敬胜斋、碧琳馆、凝晖堂等建筑。这一组建筑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相互之间以游廊相连,并配有奇石异木,所筑景致虚实相和,不像故宫内御花园和慈宁宫花园等处过分追求传统建筑以中轴线为主体的拘谨格局,融江南园林与皇家苑囿为一体,深得乾隆喜爱。乾隆曾做不少诗赋赞誉此园,并将自己收集的珍宝玩物存放于此。《敬胜斋法帖》以其为名,足见乾隆对其御笔摹刻上石的重视。同时,也彰显出《敬胜斋法帖》在乾隆心中的位置。
《敬胜斋法帖》全帙四十卷,其中卷一至卷四为御制文,卷五至卷十二为乾隆御制诗,卷十三至卷二十为乾隆手书经书及古人诗文,卷二十一至四十卷为乾隆临摹古人书法之作。乾隆对儒家传统文化极为偏爱,文化修养及其造诣颇深,对书法的嗜好远远超过康熙。其在位期间,大力搜求历代书法名帖,曾有其大臣恭维其:“每于万机之暇,深探八法之微。宝翰所垂,云章霞采,凤翥龙腾。综百氏而集其成,追二王而得其粹。”虽多有阿谀奉承之嫌,但也反映出乾隆对历代书法的偏爱和喜好。他的书法以赵孟頫丰圆肥润为基调,楷书中常有行书笔意,并杂糅二王草书之韵,点画圆润、行笔婉转流畅,虽略显骨力不足,但在有清一代帝王之中,还是显示出其书法造诣上的成就。而《敬胜斋法帖》所收乾隆诸御笔之作,皆为其自认为*为得意之笔,集中体现出乾隆特有的书法风格,将其书法历程涵盖于其中。
《敬胜斋法帖》刊刻后,由于诸方面原因流行于世者甚少,境内只有极少量丛帖传世。丙戌年末,中国书店自海外购得此帖,为昔日宫内所藏旧物,内府亮墨精拓,黄绫夹板经折装,具有很高的版本价值。为弘扬古代书法之成就,丰富清代帝王书法艺术资料,为清代艺术史研究提供珍贵的传世佳作,中国书店出版社以其原貌复制刊行,极力保持原丛帖的特色和装帧风格,为书法爱好者及书法佳作收藏人提供一部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帝王丛帖。

中国书店出版社

戊子年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