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夏文库 经典解读系列 嘉言铸青史——聆听《国语》
  • 华夏文库 经典解读系列 嘉言铸青史——聆听《国语》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华夏文库 经典解读系列 嘉言铸青史——聆听《国语》

正版全新

8.26 4.2折 19.5 全新

库存4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昆 著

出版社海燕出版社

ISBN9787535057402

出版时间2013-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9.5元

货号1638891

上书时间2024-03-13

历史迷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书    名】 华夏文库 经典解读系列 嘉言铸青史——聆听《国语》
【书    号】 9787535057402
【出 版 社】 海燕出版社
【作    者】 何昆 著
【出版日期】 2013-12-01
【版    次】 1
【开    本】 16开
【定    价】 19.50元

【编辑推荐】 
时间似不停旋转着的舞者,身上的微尘一一飘落,一点点、一层层慢慢堆积成了历史。那些再也回不去的前尘往事,只能凭借史籍的记载去了解一二。只是,那厚厚的历史著作犹如面容严肃的长者,令人敬重而畏惧。先秦史册,在人们心中更犹如不苟言笑、言辞犀利的智者,可望而不可即。
  然而,史册的诞生不是为了被束之高阁,而是为了给后人留下经验与教训。史籍中的国家兴亡、人生得失,对我们而言是何其珍贵的精神财富,怎能忍心将其拒于心门之外?既然这样,何妨将那艰涩的文字润色成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劳心劳力的阅读变成赏心悦目的悦读。我们需要的是历史的厚重与真实,不必拘泥于佶屈聱牙的文字,用心聆听就好,听听先哲们的智言慧语、先贤们的妙语佳言,就让我们带着膜拜而轻松的心情聆听《国语》。
  《国语》是一部先秦时期的历史文献汇编。它是我国**部按国记事的国别史,记载了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事,全书共二十一卷,《周语》三卷、《鲁语》2卷、《齐语》一卷、《晋语》九卷、《郑语》一卷、《楚语》二卷、《吴语》一卷、《越语》二卷。所记八国史事并不是有系统的,而是有侧重的,不仅各语分量不同,而且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选择亦有不同。比如:《鲁语》以记载臧文仲、里革、公父文伯之母的事迹为多,特别是公父文伯之母,《鲁语下》共二十一篇,记述其事迹的就有八篇之多。此外,《国语》所记载的内容主要是当时各级贵族治国的相关言论。通过人物言论来表现历史事件是《国语》的特色,即以人物的对话、言论、辩论来反映历史事实或说明观点。 该书以"国"分目、以记"语"为主,着重记述"邦国成败,嘉言善语",故书名为《国语》。又因《国语》与《左传》同是记录春秋时期史事的典籍,而《左传》以记鲁国史事为主,被称作《春秋内传》,《国语》却分八国记事,便被称作《春秋外传》。两书一为记事、一为记言;一为编年史、一为国别史,各有特色、互为补充。
  从刀笔尺牍,到笔墨纸砚,再到键盘电脑,斗转星移的时代更迭,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带来了书写的便利、阅读的方便,却也在不觉中带来了心境的浮躁。于浮华尘世中忙忙碌碌的我们,在难得的清闲时光里,能安坐桌前静心读书者已是难得,若能读一本古史简直是可贵了。其实,原可不必如此"郑重其事"的,轻轻放下那忐忑与惶惑的心,静静去聆听,听听君王之语、智者之语、谏臣之语、贤卿之语,再听听谋士之语、奸佞之语、女性之语、庶民之语,让这芸芸众生的得失成败、人间众相的心事物语,化作一种无形的力量,丰润我们疲惫的心灵、唤醒我们蛰伏的灵犀,这便是《国语》雍容华美的风采。

【内容简介】 
《国语》是关于西周、春秋时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人物、事迹、言论的国别史杂记,因而也叫《春秋外传》。书稿以春秋时各国著名人物为主线,客观叙述了他们身上发生的典型故事,并以此贯穿当时的历史环境,视角独特,立意新颖,对于春秋一段历史的爱好者和初级研究者有一定参考价值和阅读价值。

【目录】 
前言
一、君王之语
(一) 秦穆公——独霸西戎显功德
(二) 晋悼公——中兴复霸成大业
(三) 晋惠公——背信弃义负骂名
(四) 夫差——拒忠谏霸业成空
(五) 虢公——自欺欺人终亡国
二、智者之语
(一)单襄公——先见之明警世人
(二)王孙满——观秦师智论成败
(三)宫之奇——唇亡齿寒千古训
(四)声伯——深谋远虑辞贿赂
(五)史苏——齿牙为猾祸乱始
三、谏臣之语
(一)直谏:邵公——用心良苦谏暴君
(二)反谏:叔向——反话正说妙趣生
(三)巧谏:史黯——“模仿达人”巧进谏
(四)强谏:里革——犯颜极谏匡君过
(五)智谏:公孙固——见微知著善识人
四、贤卿之语
(一)沈诸梁——慧眼识人辨忠奸
(二)邮无正——公私分明顾大局
(三)胥臣——因势利导教有道
(四)展禽——坐怀不乱贤君子
(五)赵衰——谦谦君子三让贤
五、谋士之语
(一)范蠡——功成名遂身自退
(二)鲍叔牙——管鲍之交情谊深
(三)伍举——爱惜民力驳台美
(四)郭偃——考省不倦语精妙
(五)曹刿——施惠于民胜必至
六、奸佞之语 
(一)栾书——盛名之下祸心藏
(二)里克——自作聪明身名灭
(三)董叔——攀龙附凤陷窘境
(四)骊姬——多情美人无情心
(五)寺人勃鞮——坦坦荡荡真小人
七、女性之语
(一) 敬姜——知礼守制善教化
(二) 叔向母——相面闻声知祸福
(三) 密康公之母——深谋远虑责康公
(四) 伯宗妻——静观默察忧夫难
(五) 齐姜——深明大义贤内助
八、庶民之语
(一) 医者:医和——医国良医断生死
(二) 车夫:车者——临危不乱语惊人
(三) 刺客:鉏麑——触槐而亡全忠义
(四) 商人:宁嬴氏——察言观色避祸殃
(五) 优伶:优施——载歌载舞施阴谋

【文摘】 
    秦穆公――独霸西戎显功德
    
春秋时代,周王室势力日渐衰微,诸侯群雄纷争旁落之大权,硝烟之后,总有强者称霸。秦穆公,这个名字便赫然在列。这位内修国政、外图霸业的有为之君,在位期间对内重视人才、任用贤臣能士,对外扶持晋君、实现秦晋联盟,并不断开疆辟土,终称霸西戎,为日后秦国一统六国打下了历史性的基础。
    
这个雄才伟略的人物始出现于《国语》中,不是因为他的光彩照人,而是因为晋国那场有名的政乱――骊姬之乱。这个政治事件导致太子申生自缢、群公子被逐。也正因这一事件秦穆公开始了他扶立晋君的政治生涯――一位是不义之君晋惠公,一位是显达千秋的晋文公。公元前651年,晋献公临终前将骊姬之子奚齐定为继承人,嘱托荀息辅政。然而,大臣里克及其同僚并不承认奚齐政权的合法性,奚齐和骊姬先后被杀,荀息自尽。晋国一时陷入群龙无首的混乱之中,里克和丕郑让屠岸夷去狄国迎接了重耳回国即位,重耳在舅舅子犯的建议下婉言谢绝了。吕甥和称也派蒲城午去梁国对公子夷吾建议说:“你送厚礼给秦国,求他们帮助你回国继承君位,我们在国内为你策应。”夷吾在他的师傅冀芮的建议下答应了。于是,吕甥向正一筹莫展的晋国大夫们提议请求秦穆公帮助晋国确立新君,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夫们的响应。
    
秦穆公就这样亮相了。晋国本是强国,此时竟需借秦国之力拥立新君。晋国的愁云惨雾,正显出秦国的不容小觑。这秦穆公自然是位在政治上颇有作为的君主,晋国使者一番言辞恳切的溢美之词使秦穆公答应了晋国的请求。为此事秦穆公紧急召见了大夫孟明视和公孙枝。一心想为晋国选一位明君的秦穆公殷切地问道:“晋国陷于大乱,恳请我帮助他们立个新君。如何解决晋国迫在眉睫的问题呢?在两位公子中,我该选哪一个送回晋国为君?”大夫孟明视说:“国君派公子絷去办这件事吧。公子絷聪敏知礼,待人恭敬,而且能洞察精微的道理。聪敏便能熟谙谋略,知礼适合派作使者;恭敬不会有误君命,洞察精微的道理就能判断谁可以被立为君。您就派他去为您解忧吧。”于是秦穆公就派公子絷去狄国吊慰公子重耳,去梁国吊慰公子夷吾。
    
不久后,公子絷回到秦国,向秦穆公复命。秦穆公听完公子絷的汇报后直言道:“我支持公子重耳回国继承君位,因为重耳仁德。他只跪拜不磕头,是表示不贪图国君之位;站起来后哭泣,是为失去父亲而哀痛;退下后不私自拜访,是不图谋私利。这样仁德的人一定会成为贤明的国君。”公子絷望着秦穆公,微微摇头说:“国君的话错了。如果您辅立晋君是为了成全晋国,那么立一个仁德的公子未尝不可;如果您辅立晋君是为了成就秦国的威名,就不如立一个不仁德的公子以扰乱晋国,并且可进可退。”公子絷的话让秦穆公一怔,成全晋国的确是自己的初衷,所以才会不假思索地赞赏公子重耳。然而,公子絷的小人之语何尝不是自己的心事?成就秦国的威名、成就自己的霸业,不一直是自己的所思所想吗?秦穆公若有所思地沉默了,而沉默是一种无声的高明的语言,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语言。
    
尽管秦穆公心中已有打算,但身为政治家的他仍不忘向夷吾的师傅冀芮询问:“公子夷吾在晋国有谁可以依靠?”冀芮一听此问,借机不露声色地赞扬起夷吾:“我听说,逃亡在外的人没有党羽,有党羽必然就有仇敌。夷吾小时候,不贪玩耍,不喜欢过分报复与之争斗的人,喜怒不形于色,长大后也没改变。所以出亡在外,国人对他没有什么怨恨,大家都认为他安详。否则,夷吾没有才能,还有谁能依靠呢?”这正是秦穆公希望听到的话,代表晋国人意愿的话,符合自己心意的话。这样一来,立公子夷吾为晋君就显得合情合理了。于是,夷吾成为晋国新君――晋惠公。这位不仁德的公子果然如公子絷所言,成为一位扰乱晋国的国君。
    
晋惠公执政之后,不仅违背当初对秦的许诺,还诛杀了里克、丕郑和七舆大夫,大失民望。丕郑的儿子叫豹,逃到了秦国,请秦穆公讨伐晋惠公,将他驱逐出晋国。秦穆公冷静地分析道:“失掉了民众怎么还能杀这么多人?况且他的罪如果还不到死的地步,大夫们就不会作乱,民众就不会造反。罪足以至死的人,不会留在晋国,留在晋国的人,罪还不至死。胜败变化无常,有杀身之祸的人都离开了晋国,谁还能把晋君赶出国呢?此事还是从长计议吧!”秦穆公的话显示出政治家善谋善断的睿智,但似乎总有几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嫌疑。
    
也许是晋君的失德引起了上天的不满,晋国发生了饥荒。晋国向秦国请求购买粮食,以渡难关。丕豹对穆公说:“晋君对您无礼,人所共知。晋国去年有祸难,如今又闹饥荒,看来晋君不仅已经失去了民心,而且失去了天意,他将灾难重重,您应该趁此讨伐他,不要卖给他粮食!”丕豹虽是晋国旧臣,但与晋君有杀父之仇,有此言行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不过对秦穆公来讲,这确实是一个打击晋国的机会。可是,一直渴望称霸诸侯的秦穆公却一点没动心,平静地说:“我是憎恶晋君,但他的百姓有什么罪呢?天灾流行,各国都可能会遇到这种困境。
    
P3-5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