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肯传(两度“普利策奖”获奖历史学家代表作,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推荐阅读)
  • 林肯传(两度“普利策奖”获奖历史学家代表作,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推荐阅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林肯传(两度“普利策奖”获奖历史学家代表作,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推荐阅读)

正版全新

18.52 4.7折 39.8 全新

库存11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大卫·赫伯特·唐纳德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5490445

出版时间2016-1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轻型纸

页数390页

定价39.8元

货号1541286

上书时间2024-03-13

历史迷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书    名】 林肯传(两度“普利策奖”获奖历史学家代表作,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推荐阅读)
【书    号】 9787535490445
【出 版 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    者】 (美)大卫·赫伯特·唐纳德
【出版日期】 2016-11-01
【版    次】 1
【开    本】 16开
【页    码】 390
【定    价】 39.80元

【内容简介】 
两度“普利策奖”得主大卫·赫伯特·唐纳德的《林肯传》真实地再现了美国历*伟大的总统之一林肯的一生。林肯出身贫寒,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从政之路遭遇过无数次的失败,但锤炼了他高尚的品格和坚强的意志。在南方奴隶主挑起的南北战争中,林肯凭借自己非凡的毅力和决心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恢复联邦、废除奴隶制。林肯再次即将连任总统之时,遭到暗杀,整个美国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中。人们一直缅怀着这位伟大的总统,直至今日。大卫·赫伯特·唐纳德的《林肯传》是美国*权威,*广为流传的林肯的权威传记,卓越地再现了这位总统从名不见经传到政治*的历程。《林肯传》是《纽约时报》畅销书,美国优秀畅销书,一部不朽的经典。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盛赞这《林肯传》启迪智慧,振奋人心,是他*读的书!

【目录】 
目录

第*章 贫寒的家史

第二章 漂泊

第三章 理智

第四章 “铁杆”辉格党员

第五章 伊州孤星

第六章 职业之巅

第七章 不再是辉格党

第八章 分裂的家

第九章 甘苦自知

第十章 公仆难当

第十一章 人民之争

第十二章 背水一战

第十三章 天意

第十四章 左右为难

第十五章 国民的声音

第十六章 自由的新生

第十七章 政治才能的*大考验

第十八章 坚持就是胜利

第十九章 成竹在胸

第二十章 慈济天下

第二十一章 自己照顾自己

【文摘】 
第*章 贫寒的家史    亚伯拉罕?林肯对他祖上的事情没啥兴趣。在他心里,他这么个白手起家的人,没必要关注家谱。1859年,朋友们想从他那里弄一点个人传记方面的信息以便提高他总统提名的胜数,而他对其家族的历史也只是三言两语:“父母都出生在弗吉尼亚州普通家庭,大概是二等家庭。”第二年,芝加哥论坛报的约翰·洛克·斯克里普斯打算写一部他的竞选传记,林肯却告诉他,“斯克里普斯,何苦呢……要从我的早年挖掘出什么,那真是太蠢了。因为我的一切都可以概括成一句话,也就是格雷哀歌中的那句话:‘穷人的简短一生。’这就是我的一生,不管是你们还是其他什么人,能挖到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大约1780年,林肯母亲的一家——汉克斯家族——从弗吉尼亚州迁至肯塔基州。对此林肯几乎一无所知。那是个人丁兴旺的部落,由一些生活简朴的农民组成,他们不识字但受人尊敬。要追溯他们的历史比较困难,因为他们每一代儿女的名字都一样:男的都叫詹姆士或约翰,女的都叫波利、露西或南希。亚伯拉罕?林肯的母亲就是18世纪80年代出生的,至少80个南希中的一个。亚伯拉罕?林肯确信自己的母亲是个私生女。关于私生的话题他平时很少触及,只是在19世纪50年代早期的某一天,当他驾着马车从斯普林菲尔德前往伊利诺伊州的圣彼得堡时,无意中说到此事。当时他和他的律师搭档威廉?赫恩登准备在梅纳镇法院审一个案子。这个案子涉及到遗传特征。林肯说,私生子“往往比合法生育的孩子更健壮、更聪明”。为了证实这一观点,他提到了自己的母亲,说她是“露西·汉克斯是一名有教养的弗吉尼亚农场主或种植园主的私生女”,而且确信自己从这名“心胸开阔但不知姓氏的弗吉尼亚人”那里继承了有别于家族中其他成员的特质:远大志向、思维敏锐、分析能力强。    关于母亲非婚生子这一点,林肯很可能是对的。肯塔基州美世镇的一个大陪审团曾审理过对林肯祖母露西私通的控告,并且一些记录显示,在她那一辈的汉克斯女性中确有几起私生的案例。因为没有找到露西的结婚证书,所以对林肯的母亲家世猜测不无道理。但是,林肯自己在这方面的看法并不是建立在对汉克斯家庭历史的考证基础上,而是出于他想表现与自己一起长大的孩子与众不同的心理。与其他颇有天赋的年轻人一样,他也会质疑自己的父母怎么会是普普通通、毫无建树的人。林肯的同龄人时常把自己幻想成是法国大革命期间潜逃到美国的王储的后代,而他则把自己想象成显赫的弗吉尼亚贵族的后代。    对林肯家族历史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他们确实来自弗吉尼亚州,并且确实曾经参与到宾夕法尼亚州的教友会中。如此推算,*早的可能是萨缪尔?林肯。他在1637年从英格兰的诺福克移民到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欣厄姆。虽然他在英国时只是名织工,而到美国却发展成一位业务蒸蒸日上的商人,并且成为当地教会的核心人物。他生了11名孩子,取名为丹尼尔、托马斯、里奇勒和莎拉等,这种命名方式随后成为林肯家庭的传统。萨缪尔的孙子里奇勒(1686—1736)可能是*成功的家族成员。在宾夕法尼亚州,他是名铁匠,同时拥有大片富饶土地,跻身18世纪的经济社会精英。他的妻子——哈娜?斯雷特——是新泽西议会众议院议员的后代,也是该州皇家代理州长的侄女。他们的儿子约翰?林肯(1716一1788)将家搬到弗吉尼亚州的谢南多厄峡谷,并在那里富饶的罗金厄姆经营一块广阔的农场。约翰也是事业有成,他给自己的儿子——林肯的祖父——留下了210英亩土地,那是整个弗吉尼亚*肥沃的土地。如此种种说明,亚伯拉罕?林肯还是家出名门,并不是贫瘠土地上长出的奇葩。他的家族有着精湛的谋生手段,正直的名誉,而且对公益事业还比较热心。亚伯拉罕?林肯就是这样一个美国家族的第七代。    如果亚伯拉罕?林肯更仔细地了解家族历史,还可能会对父亲托马斯的看法有所改变,情感加深。变卖了弗吉尼亚的农场,带着妻子和五个孩子翻山越岭去打拼天下的人,是托马斯的父亲——老亚伯拉罕?林肯。当时,他们听一位远房亲戚丹尼尔?布恩谈起肯塔基州肥沃的土地。在这里,他们发现了广袤而鲜受开垦的土地,也印证了布恩夸下的所有良机。短短几年,林肯家族在肯塔基州的*富饶的地区,拥有了至少5544英亩的土地。    不过,旷野之中危机重重。1786年的一天,亚伯拉罕?林肯和自己的三个儿子——莫迪凯、约书亚和托马斯在刚买的土地上种植玉米的时候,印第安人袭击了他们。亚伯拉罕当场遇害,15岁的大儿子莫迪凯让约书亚奔到半英里外的住地求救,自己跑向附近的木屋躲了起来。从原木间的缝隙,他看到一个印第安人溜出丛林,偷偷地想向8岁的托马斯准备下手,而托马斯仍呆呆地坐在父亲尸体旁。这时,莫迪凯拿起一支来福枪,瞄准敌人胸前的银质吊坠,在他还没来得及下手之前,一枪击毙了他。这番壮举被托马斯?林肯后来反复说起,成为小林肯脑海中“印象*为深刻的传奇故事”。    然而,托马斯?林肯和他儿子似乎都忽略了这个悲剧所导致的经济后果。根据肯塔基地区奉行的《弗吉尼亚法》,遗产继承时长子具有优先权,于是莫迪凯?林肯到达合法年龄后继承了父亲的所有财产,成为肯塔基州华盛顿县的尊贵市民。他资产雄厚,而偏爱养马。在林肯家族中,亚伯拉罕?林肯了解的莫迪凯睿智且颇有天赋,亚伯拉罕?林肯曾说自己的叔叔是“集家族才华之大成,无人能及”。事实上,他也集中了家族所有钱财,没给两个弟弟留下一个铜板,使得他俩只好自谋生路。    小儿子托马斯生活艰辛。突如其来的悲剧使他成为一名有钱的肯塔基种植园主继承人的希望破灭,他被迫自力更生,无可指望。对父亲早年的奋斗与挣扎,亚伯拉罕?林肯永远无法完全知晓。托马斯出卖劳力,每天赚取3先令裹腹,如果有幸揽些木匠活或给人做些橱柜,能赚得稍微多点。用这样积攒下来的钱在肯塔基州哈丁县的米尔格瑞克镇买下第*个属于自己的农场,一块238英亩的土地,其艰辛可想而知。托马斯*终成为伊丽莎白镇和霍格顿维尔镇的知名人士。他身材矮胖,健壮结实,一头乱糟糟的黑发和一个硕大的鼻子,让人吃惊。一位邻居回忆说:“他没受过教育,也不掩饰这点,他是通过埋头苦干走到那一步的普通人”,而且“专注工作,态度温和,安静沉稳,待人很好”。在讲述托马斯时,“老实”是人们用得*为频繁的词。他当过民兵,也当过陪审团的成员,在社区里受人尊敬。托马斯虽不算富有,但是也有比较可观的财产,曾在1814年全城98位富翁榜上名列第15名。    1806年托马斯迎娶了南希?汉克斯,随后这对夫妇安居在伊丽莎白镇五英里外的米尔格瑞克,并在那里生下了第*个孩子莎拉。1809年,托马斯?林肯买下了另一家300英亩农场,位于诺林格里克的南部岔口处,人称“沉泉农场”,因为有一大股泉水从那里的一个深洞中汩汩流出。在泉水旁的小丘上,托马斯修筑了一座18英尺长16英尺宽只有一个房间的木屋。这栋坚固的房子,虽然没有地板,也没有玻璃窗,却和当时在那片土地上率先建起的90%的屋子一样宽大。    就在这里,1809年2月12日,亚伯拉罕?林肯出生了。对于出生地林肯没什么印象,在他两岁之前父母就搬到了别处,因为“沉泉农场”的土地比较贫瘠。据知情人描述,“确切点说,除了沟底的一些小块的绿地,基本上寸草不生。”托马斯很快发现这块土地不能供养一大家子人,于是转而在北边十英里外的旋钮河地区买了一块较小但土壤较为肥沃的农场。在这片新农场上,这家人和他们大多数邻居一样,挤在单间原木屋里。不过周围环境优美,穿越农场的溪流,清澈透亮,可以看见十英尺深处的卵石;洼地土壤肥沃,易于栽种,两边小而陡峭的山丘,轮廓清晰,独立成景,被誉为“旋钮山”,而这个地区也因此得名“旋钮河”。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