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稀见淮安史料四种(中国近**丛刊 第六辑)
  • 稀见淮安史料四种(中国近**丛刊 第六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稀见淮安史料四种(中国近**丛刊 第六辑)

正版全新

28.88 8.0折 36 全新

库存3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佚名 等 著 张知强 整理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ISBN9787550629509

出版时间2019-06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纸张纯质纸

页数179页

定价36元

货号1052076

上书时间2024-03-13

历史迷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书    名】 稀见淮安史料四种(中国近**丛刊  第六辑)
【书    号】 9787550629509
【出 版 社】 凤凰出版社
【作    者】 佚名 等 著  张知强 整理
【出版日期】 2019-06-01
【版    次】 1
【开    本】 32开
【页    码】 179
【定    价】 36.00元

【编辑推荐】 
追忆晚清淮安的盛衰之变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道光二十八年戊申日记 二十九年己酉日记》《梓里待征录》《春宵寱剩》《静思轩藏书记甲编》四种稀见淮安史料。基本成书于淮安衰败之时,《道光二十八年戊申日记 二十九年己酉日记》具有史料价值,可与《许瀚日记》相互佐证;《梓里待征录》《春宵寱剩》为淮安地方掌故笔记,反映了淮安经济、学院、科考等情况;《静思轩藏书记甲编》收录藏书及附有价格,具有文献价值。

【目录】 
目录
前言1
凡例1

道光二十八年戊申日记二十九年己酉日记
梓里待征录
春宵寱剩
静思轩藏书记甲编

【文摘】 
道光二十八年戊申日记
二十九年己酉日记道光二十八年(1848)
七月初七日(8月5日)晴。晨起,封第八号家信,适蓉轩来,托为加封附禾。是日闻黄河水退尺馀,可□。午后,至中镇府街山泉公馆,答朱觉恬乔梓。后至广荫庵,访周星垣,晤徐丙生昆季。后至闸上看水。急流□□,东风甚大,闸下石岸残缺丈许,用大棕绳放于水中。上以木桩数十,用小绳带住,以护残缺之处,恐船傍有损而偏,见之凛然。回至草市口祝介眉处。介眉出视《残雪鸿书》画册两本,至佳。与春伯、东田晤,至薄暮,归署。(页眉:封面开交泰顺八弟收。 途遇恒斋、伯勤于太平桥。)
初八日(8月6日)晴雨不定,天气甚凉。意欲偕琴翁至河口看工而不果,因画扇以消遣。扬州严育生、同里冯希之来。午后,写信托希之带徐州。
初九日(8月7日)立秋,晴。晨偕琴才、一山至清江楼子,雇小车,至三闸。内河傍有白莲池数亩,清香扑鼻。绿草中,黄牛数头、白羊数百头,点缀其间,颇入画景。自三闸行至二闸,约二里许,即居停驻工行馆。小坐后,走二闸之上,龙王庙对河,看新补塘工。惟时已于辰刻合龙,督理官僚以及工人,纷纷喧□。上口虽已合龙,下脚漏水尚急,回顾内河,坟堆□没者,不计其数,有棺木浮水者数具,可惨之□。河边男妇老幼,逃灾至堆上者,苦苦不堪。阅后,仍至居停工馆。午饭后,至头闸看水,外面工石尚存一块,内河工石露出七块,水势直下,约高丈许,银涛雪浪,真是壮观。幸无风,脚根可能立住,细看之,觉战栗,可怕可怕。旋过新工,再至工馆。二闸至头闸,旋至工馆,路约八里。又看二闸。有大船顺流放下,险甚。与居停、琴才、一山以瓜解渴。小坐后,雇小车不得,行至天后宫,即奶奶庙。道人甚殷勤,留至内殿少歇。复雇小车,至高盘头,河下雇黄河快子。船名,船名黄快子。登舟后,适微雨,风恬浪静,行至大桥口,天已晴朗。一山至河北岸,余同琴翁至集雅斋,晤严育生兄。育生出视绢本□补百馀幅。每幅皆注花之名目,是乾隆甲子年物,系院本工笔,设色鲜艳。画者不知为何人,笔意纯用南田法。时已薄暮,归署。畅游永日,大为快事,因为之记。(页眉:三闸水势,较之清江闸,亦高二三尺。 头闸,即天妃闸,水势*高者。 钦工石,每块高一尺二寸,面上钤口,皆用铁胜,铸“钦工”二字。 天后庙至高盘头,约五里许。 黄快子,中舱甚宽,头上用两橹。高盘头至大桥口百文而已。)
初十日(8月8日)晴。师圃轩前,优钵罗初放,栽于盆中,移置案头。其花如山百合,花长三四寸,五出,每出有角,中有五心,正中□又□牵牛花。色白,闻之如檀香,幽静可爱,真是禅家妙品。是日,闻龙王庙对河之新工西堆□开八丈有馀,人心大惶。前工幸新积东堆认真,不至大伤。又闻里河厅摘去顶带,山盱厅撤去,以沈竺卿文藻署理,□□□开义河,放水*易。
十一日(8月9日)晴。午后,至清江浦楼子东首蒋仲蓠之新宅,晤仲蓠,并答邵士贤兄。士兄系仲蓠之姊丈。后偕仲蓠至桃南署中,晤筱云、诵芬、缄斋、葵石、一蜚、寄怡。后至陆晓汀先生处小坐。后至外南署中,时胡筼谷先生新至外南之吟梅饲鹤轩,孙琚伯兄亦晤于是轩,并晤王小莲兄。即琚伯之岳,人极爽快。畅晤至薄暮而归。(页眉:陈金声兄自杭来寓,言南边水势不甚大,米价三千,是六月二十也。)
十二日(8月10日)晴,无风。水势已定,人心亦安。客不来。
十三日(8月11日)晴。晨,蓉轩来,带到伯平处交来酉卿信。□人至桃南,贺沈竺卿署山盱任喜。谭菊农来柬,乞画松溪款扇。是夜热甚,洗澡,爽快之至。(页眉:即复伯平信,交去对笺六张。又致石梅信,交去屏幅一张。)
十四日(8月12日)晴。在于野草堂检理书籍。午后,纪友三来。是夜,雷雨交作。蚊多,不能卧。三鼓后,微雨。(页眉:王桂兄来,同整书籍。)
十五日(8月13日)晴,热。仍于于野草堂检理书籍。夜,与柳翁奕。
十六日(8月14日)晴,热。晨,至四公祠,晤伯平、致轩。后至龙王庙,晤蔡古愚及古愚之大令兄。适石梅与蔡大兄饮,遂同席。龙王庙庭前,高梅两株,绿阴蔽暑,凉风徐来。门外布帆飞驶,隔岸垂杨满堤。并看古愚所得旧玉器数百种。归。自笠甫处晤笠甫、侃如。草市口答陈金声。晤兰舟,并得晤恒斋、坤泉。归寓后,至于野草堂,复检书籍。夜与柳翁奕。闻宝应、高邮等处被水,灾民数千下江南,可怜之至。(页眉:是日又至谭子达处,晤子培兄。)

... ...

【前言】 
前言
淮安自古以来就是黄淮、江淮间的重要城市。到明清时期,淮安更成为朝廷的漕运指挥中心、河道治理中心、漕船制造中心、漕粮转输中心和淮北盐集散中心。据同治《重修山阳县志》载:“凡湖广、江西、浙江、江南之粮船,衔尾而至山阳,经漕督盘查,以次出运河,虽山东、河南粮船不经此地,亦遥禀戒约。故漕政通乎七省,而山阳实属咽喉要地也。”张兆栋、孙云修,何绍基、丁晏等纂《(同治)重修山阳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第55册,凤凰出版社,2008年,第60页。淮安甚至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沿岸的四大都市。其地位之重要、经济之繁盛,可见一斑。
伴随着经济的繁荣,淮安的文化事业也很发达。在历代科举考试中,淮安共有3名状元、2名榜眼、3名探花、200馀名进士。清代淮安的书院以丽正、射阳、勺湖、奎文“四大书院”*为著名,另外还有崇实、袁江等书院,可见文教之兴盛。淮安涌现出如阎若璩(1636—1704)、阮葵生(1727—1789)、潘德舆(1785—1839)、丁晏(1794—1875)、鲁一同(1805—1863)等一大批著名学者、文人。同时,也相应地出现了如丁氏、李氏、鲁氏、潘氏、邱氏、汪氏、王氏等文化家族,均有家集存世参徐雁平编著《清代家集叙录》,安徽教育出版社,2017年。。
清代的漕运,在经康、雍两朝整肃后,漕弊悉除。至乾隆中期以后,漕政又日趋败坏。嘉、道两朝虽然尽力整顿,*后以失败告终参陈涛主编《淮安漕运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34—36页。。咸、同年间,漕运式微、河运地位下降,淮安等运河沿线的城市逐渐衰落。
本书收录《道光二十八年戊申日记二十九年己酉日记》、李元庚《梓里待征录》二卷、杨庆之《春宵寱剩》八卷、宋焜《静思轩藏书记甲编》等四种稀见淮安史料。基本都成书于淮安衰败之时,可以视为对当年盛况的一种追忆。

《道光二十八年戊申日记二十九年己酉日记》一册,稿本,复旦大学图书馆藏,作者佚名王聪明《客寓清江浦:日记所见晚清画家游幕现象考论》认为日记作者为浙江平湖人黄荫亭,可备一说。见《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文中言及“朱觉恬乔梓”“家觉恬翁”,推测作者亦姓朱。记载道光二十八年(1848)七月初七日至二十九年(1849)闰四月十二日作者游幕淮安的行迹。
据日记内容可知,作者以画师的身份游幕。在作者的交际圈中,亦有不少画家,他们时常一起聚会,切磋画艺:道光二十八年
八月初二日赴蒋仲蓠兄第十集画会。
十月初五日胡筼谷具柬,招集画会。
十月初八日于湘山先生招饮,集同人画叙。在座者:周筱村、汤乐民、程小松、朱石梅、朱菊垞、杨石卿、沈筱云、周春谷、朱小山、蒋仲蓠、黄石舲、汪笠甫、王诗席。
十月十八日戈望槎兄招集画。
道光二十九年
四月十八日归至望槎处,应重集画社。
四月廿一日胡稚枫招集画。可知其聚会频繁,尤其在道光二十八年十月初五至十八日、道光二十九年四月十八至廿一日这两个时间段。“第十集画会”,说明画社具有一定的组织性。考虑到日记仅存十一个月的内容,该“画社”的活动频率可能更高。另外,十月初八日的聚会,加上作者共有十四人之多,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淮安文化氛围的浓厚。
日记中较少记录作者写作、阅读、评论诗文,似乎其文化水平不高。但有些许阅读记录,如下:谈及郭止翁所属宋人小集,系竹垞老人钞本一事。
与柳翁看《随园诗话》,中有洪稚存、张船山《一生行》两首,读之奇快。
至徕山书铺,购得《儒林外史》,夜与柳翁、一山观。
姚柳翁招看袁子才文集《游黄山》诸胜及《浙西三瀑布》,此身如登云雾,快哉!
友蒲……带到于秋泉兄信,及赠余新刻《灯窗琐话》。
《儒林外史》十六本,葆弟带去。涉及到善本古籍的收藏和对小说、游记、诗话的阅读。作者唯一的购书记录,是购买《儒林外史》。友人赠送的《灯窗琐话》为随笔性质的诗话,收录颇多浙江文人,与作者的身份相关。值得注意的是,作者阅读《随园诗话》和袁枚文章时,都是与友人姚柳荫同看,《儒林外史》则是与姚柳荫、李一山同看。就作者的情况看来,没有独自阅读的记录。可以推测古人的阅读方式,有集体阅读的现象。
许印林是日记中出现的为数不多的学者。许瀚(1797—1866),字澜若,一字印林,又字元翰、符翰,号培西,室名攀古小庐,山东日照人。据田琦《许瀚交游考述》梳理,许瀚与桂馥、潘德舆、王筠、汪中、张穆、汪喜孙、何绍基、龚自珍、丁晏等人都有交往田琦《许瀚交游考述》,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其著述多与校勘、音韵、金石相关,是著名的校勘学家、文字音韵学家、金石学家。
《许瀚日记》存有道光二十八年六月二十六日至十月三十日的记录,比较简略。《道光二十八年戊申日记二十九年己酉日记》在此期间内记载了与许瀚相关的内容,颇可补《许瀚日记》之缺失:道光二十八年
七月廿四日许印林先生偕杨石卿来,晤于于野草堂,后同至师圃轩,谈良久。
九月初三日后偕伯平至红桥,晤许印林先生。
九月廿一日是日,晤菊垞于昼堂处。汤乐民、许印林、励子章、吴稼轩亦在座。
九月廿二日微雨。晨,偕一山至许印林先生寓,访高伯平兄,未至。因同一山、蓉轩至都天庙,拜朱菊垞,亦不值。晤汤乐民兄,谈良久,看仕女数幅。后与一山分袂,与蓉轩至励子章处,伯平亦未到。时稼轩、丙如、印林及汪小园俱在座,时已午刻。归署□,琴翁、□翁持螯,后再至子章处,伯平已来。纷纷送行者,不能畅晤,坐良久,印翁、子章、稼轩、丙如、蓉轩同至都天庙前,与伯平分袂。予同伯平进都天庙,晤周筱村先生。时筱村从徐州来。略叙后,同伯平走至臧家马头对河。过渡至青龙庵前,登舟。时柯仲补、屠蓉轩先在舟中,与伯平匆匆话别。适许印翁亦来。时天将薄暮,□即雇小车至大桥口。天已晚,归寓已晚饭后矣。途中又遇鲁通甫先生,亦送伯平行者。
九月廿六日午后,杨石卿、许印翁来,坐晤良久。
十月十一日午后,为许印林画,以祝印林之尊翁梅轩先生寿。
十月十三日午后,偕一山至许印翁处乞书,适印翁染恙,不晤。
十月十六日伯平又附一信,属交许印林先生。薄暮面致,印翁抱恙未愈,晤于榻前。至上灯时,迎风归寓。
十月十九日饭后,养恬来,言明日有徐家埭胡蘅洲欲回里,可属其带信。喜出意外。适许印林先生交到致伯平信,并封于郭止翁信内。真真凑巧。
十月二十日养恬来,偕往许印林先生处,适石卿在座,晤良久。同至都天庙,晤汤乐民兄。(页眉:许印翁属交伯平信一。)
十月廿八日晨,养恬来,不值。后至许印翁处,谈良久。印翁为题所属之《曹景完碑》及《周丕箕敦盖铭》。又至豫和店,晤吴通甫先生,印翁处、通甫处。皆言蓉轩至稼轩处事。稼轩今晨放棹至吴门,并欲至嘉兴。蓉轩至稼轩处,印翁、通翁。皆云已与稼轩言定,即日可去。……是夜,蓉轩、仲蓠来,仲蓠约三十早陪许印翁。(页眉:转送许印翁鸭一、养恬一。)
十月三十日(午后)蓉轩持许印林翁所题《周丕箕敦盖铭》释文、朱菊垞画鹅各件来,言印翁即日欲旋里。汤乐民兄来,看所属各友集画山水小册。蒋仲蓠兄招陪印林、乐民饮,因冗忙,不去。其中,七月廿四日、九月廿一日、九月廿二日、九月廿六日、十月十一日、十月十三日、十月十六日、十月十九日、十月二十日、十月廿八日、十月三十日的《许瀚日记》均存世许瀚著,崔巍整理《许瀚日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02—312页。,但几乎没有相似的内容,且完全没有《道光二十八年戊申日记二十九年己酉日记》作者的出现,可以看出许瀚与该画家明显处于不同的阶层,双方对各自的定位不同,因此在各自日记中记录的侧重点便不同。这也是将相关日记对读的特点和必要性所在。
另外,《道光二十八年戊申日记二十九年己酉日记》于此段日期之外,仍记载与许瀚相关之事,更具史料价值。罗列如下:道光二十八年
十一月初一日后至许印林处送行,并晤蓉轩、石卿。印翁言,为推荐蓉轩于山泉处,极好极好。但未知可得否。
十一月初三日(页眉:印翁是日开车旋里。)
十一月廿三日午刻,接到许印翁自青口寄来一信,言养恬馆事已就。
十一月廿四日写家信第十六号,封内附养恬信,关照许印翁荐青口书院。
道光二十九年
正月十三日午后,写信复许印翁,信托丽生至清河县加官封,递至山东涛雒场朱子良处,转寄日照县者。
正月廿三日得养恬从官封系嘉兴府马封。寄来一信,内有属递许印翁一信。(页眉:印翁信*难寄。 此信寄至青口镇蒋勤泰宅上。 青口镇,在赣榆县城外十二里。)
二月廿二日许印林先生来寓,未晤。
二月廿三日晨偕一山、春谷同至海防彭公馆,答拜许印林先生。印翁言养恬十四日到青口,适遇印林先生,同叙于青口。余托袁薇生兄带去之信,亦十四日到印翁处,尚为凑巧。寄子良处转交信,云未交到。(页眉:印翁处看米南宫诗画长卷,图名《登海岱楼》,的是真迹,希有之宝。)
三月十三日清明节。……是夜,蒋仲蓠招至家中叙饮,同席者:许印林、杨石卿、侯徕山、蒋春庭、胡保之、仲蓠及余,得七人。肴甚佳。畅饮至三鼓,步月归署。
三月十四日晨,至许印翁处,托寄养恬信,适晤伯平,以第四号信托附入竹报寄禾。(页眉:青口镇选青书院。)
三月十五日晨,养恬着储升带到青口来信,内有伯平前寄许印翁信,并原寄平安信一封。时储升欲至宝应,即欲南旋。午后,写信复养恬。信仍托许印翁加封。
三月十七日午刻,清江越闸天成局寄到八弟来信,并敬堂甥一信,原寄养恬,即加封,仍托许印翁寄青。
三月二十日是日,闻许印翁旋里,即欲来浦。
四月廿八日午后,至许印翁处,云至赣榆,不晤养恬,以新着人交至青口。印翁处晤谢云史先生。亦山东举人,岸然道貌,年约五旬。案头有法帖四十二册,皆唐时墓志,精妙之极。对许瀚活动轨迹(如两次返乡)、日常交游的还原,颇有助益。另外,对于许瀚的收藏,也有记录,如米芾的诗画长卷《登海岱楼》、唐代墓志法帖等。其馀诸事,多与书信的寄送有关。梁启超认为,“函札”是清代学者相互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梁启超撰,朱维铮导读《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64页。,艾尔曼也关注到书札交流对乾嘉考据学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美]艾尔曼著,赵刚译《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56页。。作为学者的许印林与他人频繁的书信往来,可作为此论点之佐证。

...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