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思文库·哈佛极简中国史:从文明起源到20世纪(修订珍藏版)
  • 新思文库·哈佛极简中国史:从文明起源到20世纪(修订珍藏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思文库·哈佛极简中国史:从文明起源到20世纪(修订珍藏版)

正版全新

35.81 6.2折 58 全新

库存2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阿尔伯特·克雷格(Albert M. Craig)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21700480

出版时间2019-05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纸张纯质纸

定价58元

货号1494760

上书时间2024-03-12

历史迷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书    名】 新思文库·哈佛极简中国史:从文明起源到20世纪(修订珍藏版)
【书    号】 9787521700480
【出 版 社】 中信出版社
【作    者】 阿尔伯特·克雷格(Albert M. Craig)
【出版日期】 2019-05-01
【版    次】 1
【开    本】 32开
【定    价】 58.00元

【编辑推荐】 
★《哈佛极简中国史》用300多页的篇幅,带你跨越数千年的中国史。中文初版畅销20万册,掀起“极简”阅读浪潮。
★中国史,是我们尤其有必要关心的主题。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走过什么样的历史道路?拥有哪些独特的文明?对人类做出了哪些贡献?在未来将如何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透过中国数千年的文明演变,我们才能理解自己国家的文明与历史、理解今日中国从何而来,以及思索应如何面对未来的挑战。
★这本书勇于打破传统中国史学叙事方式,将中国历史放在全球史的大背景中,以非凡视角重新发现中国。作者还从历史、考古、古文献、古文字、科技、艺术、学术思想等众多领域中提炼中国文明的不同面貌,让我们获得另一种看问题的视角。
★这是一册东亚史巨擘写给普通读者的中国史入门书,畅销欧美十余年,在看似简单的文字背后,是数十年扎实的学术积累。作者阿尔伯特•克雷格是哈佛燕京学社社长、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海外汉学精英学者。他的这部作品赢得包弼德、欧立德、孔飞力、傅高义等十余位汉学鼎力支持,易读且久经学界考验。
★内文全彩印刷,用文物、历史照片再现多彩文化景象;还有为你建立对历史认知模型的“时间线”,帮助理解与记忆;新版装帧改用精装小开本,更方便携带与收藏——几次通勤阅读,或者坐下来几个小时就能轻松读完。
★对于忙碌的当代人来说,“极简”是把握一个复杂领域的快捷方式,哪怕没有太多的知识积累,也可以直达大问题的核心;对于想深耕某一领域的读者来说,这本小书就像扎实、明晰的入门书,可以为汲取更复杂的知识打好基础。

【内容简介】 
其他世界古文明接连陨落,唯有中华文明能够延续至今,原因何在?东亚史巨擘阿尔伯特•克雷格梳理中华文明从起源到20世纪的历史,以寻找中华文明生命力的根源。
《哈佛极简中国史》是欧美广受欢迎的中国史入门读物。在三百多页的篇幅中,我们跨越数千年的历史,从诸子百家争鸣的早期中国,到构建zui早帝国的秦汉,从帝制时代高峰的隋唐宋元,到帝制时代晚期的明清,再后到步履蹒跚、探索出路的近代中国。
我们可以从中国数千年的文明演变中看到,是什么塑造了我们。当试图理解今日的中国,我们也能从历史中得到启发。
这部中国史的新颖之处在于,它将中国史放在全球史的大背景中予以考察。汉帝国与罗马帝国同样面临游牧民族的威胁,解决方法有何不同?公元6世纪后,为何欧洲陷入长期分裂,中国却能不断重构统一帝国?蒙古人征服世界的动力与阿拉伯人有何不同?……通过这部富有启发性的“世界中的中国史”,我们将看到不一样的中华文明。

【目录】 
前 言
第1章 早期中国
第2章 中国zui早的帝国及其后时期
第3章 帝制时代的高峰
第4章 帝制时代后期:明朝和清朝
第5章 近代中国
注 释
延伸阅读

【文摘】 
西汉•丝绸之路
在罗马,有一种由中国丝绸制成的长袍深受广大女性喜爱,但遭到道德说教者的痛斥。中国富人则倾心于罗马的玻璃和黄金制品。不过,当时还没有一支驼队能一路从长安远赴罗马。贵重货物运送起来比人更容易,可以像接力一般在各国之间转运,从一个商业网络向下一个传递。
汉代及后世的丝绸之路源自中国或中亚商人的贸易网络,从中国的都城伸展到中国西北部的兰州,穿过河西走廊到达敦煌。随后穿过环境恶劣的塔里木盆地,在中国驻军断断续续的保护下,穿过多个绿洲,到达喀什。从喀什开始,路线分为两条:北线途经塔什干、撒马尔罕和布哈拉,南线途经德黑兰、巴格达和大马士革,zui终都到达地中海沿岸港口城市提尔、安条克和君士坦丁堡,这些城市都与罗马有贸易往来。来自长安的货物只有一小部分到达罗马——这与罗马在西方贸易市场中的中心地位并不相称。而罗马商人委托运往东方的货物,也只有极小的一部分能到达中国。
丝绸之路和另一条更远但同样艰险的海上交通线路表明当时的中国与其他各文明中心相距甚远。丝绸之路“旅程”要花费半年多时间才能完成,行程数千千米,而驼队常常一天只能行进约24千米。旅途艰险,气候恶劣,旅行者一路上要穿越沙漠和山路,历经寒冷、饥饿、沙暴的考验,还要防备不时出没的盗匪。
中国的对外贸易主要和近邻展开,出口商品主要包括丝绸、漆器、金属制品,以及稍晚出现的珠宝、麝香和大黄(游牧民族用于帮助消化的药品),进口货物则有供给军队的马匹、牛、羊、驴、玉(和田玉)、羊毛、药品、靛蓝和稀有动物。只有zui珍贵的货物才能到达zui远的国家,价值不菲、轻巧、便于携带的丝绸是至为理想的商品。罗马人和中国人对于对方所在何处仅有十分模糊的概念,对彼此的文明更是一无所知。罗马人认为,丝绸是从植物上采摘下来的。
来自遥远市集的异国奇货给丝绸之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但其真正的意义是成为交流的纽带。在更早的时代, 中国可能从西亚引进了双轮马车、复合弓、小麦、驯化的马匹、马镫,甚至用模具铸造青铜的技艺也可能来自外国。中国的造纸、制铁、水车、耕牛用的牛轭和后来的指南针、火药等技术,则缓慢地传播到了西方,其过程有时长达几个世纪。植物和农作物的种子和胚芽在东西方之间相互传播。东汉时期(公元2 世纪),罗马帝国发生瘟疫,损失了四分之一的人口;据说中国在40 年后也发生了瘟疫,造成了同样可怕的后果。公元14 世纪时,腺鼠疫从中国西南部经蒙古帝国传到中亚、中东,zui终到达欧洲,成为席卷欧洲的“黑死病”。宗教也经由丝绸之路传往东方:佛教在东汉晚期传入中国,伊斯兰教的传入则晚了几个世纪。

【前言】 
前言
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只有中国文明延续至今,古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印度文明都被后来与之迥然不同的文化浪潮淹没或取代了。诚然,中国文明也并非一成不变,始终在发展变化,但它融合了外来的影响,从未被完全淹没。公元7—8世纪时,中国的文字体系、哲学和技术传播到了日本、朝鲜及越南,确定了今日之“东亚”的范围,中国的诗歌、文学和艺术在这一地区依然具有影响力。如今,中国是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核大国,经济增长迅猛。要理解当今世界,需要理解中国,为此,我们需要了解中国的过去。
本书zui早是《世界文明的遗产》一书中“中国”数章的扩充。再版时对这些章节进行了大幅修订,并将原先用罗马字母表示的中文名称和术语改为拼音。此次第3 版的每一章又做了进一步修订和增补。
本书力图为中国历史进程建立一个编年框架并进行概述, 在关注统治王朝的同时,也对跨越朝代界限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给予关注。有大学讲师希望以专题形式讲授中国历史,并指定(相关)专著、文献、小说和电影。本书文字简明,或许对他们具备一定参考价值。
由于力求简明,笔者许多看似确凿的推断可能仅在其简明的语境下正确,充分严格的论证则需要更多篇幅。笔者为重新讲述历史,择选了一些关键的史实要素,因而不可避免地略去了其他一些有价值的要素。读者通过阅读书末延伸阅读中所列著作,可以了解本书所述历史故事的更多背景以作为对照。
文字记载的历史是抽象的。在任何社会,变化或稳定都是亿万人的情感和行为的综合结果。每个人都生活在家庭之中,通过社会关系与更广泛的社会相连,为生存工作,并受到规则的保护和制约。这类关系的总和决定着国家发展的方向。历史学家至多只能了解过往历史的一二。在中国,尽管近代之前的文献记载多于其他任何国家,绝大多数人仍湮没无名,不着痕迹。通过现存文献来书写中国历史,便如同要完成一幅多数碎片已经遗失的拼图。
以过去的眼光去观察某段历史总是非常困难。我们今天的假设总是难免臆断。即使研究西方—我们自己的文明—我们也仅能瞥见少量信息,比如说,我们对中世纪汉堡的某位商人就难有全面了解。而南宋时期杭州的某位商人怎样看待家庭、社会和宇宙就更难知晓了。但我们或许可以从原始文献中发现一些端倪,因此,诗歌、哲学、散文和小说中的场景会被间接或直接引述。这些当时的文字提供了直接的窗口,我们可借此窥见历史上中国人的实际思想与情感。它们照亮了历史,也提醒我们,生活在千年以前的中国人与今天的我们有着同样的希望、恐惧、喜悦与忧伤。尽管人类经验受到文化模式和社会形态的巨大影响,我们还是能体会到这些共有的情感。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