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人间留不住
  • *是人间留不住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是人间留不住

正版全新

20.48 5.7折 36 全新

库存11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郦波 著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ISBN9787548615385

出版时间2019-07

装帧软精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36元

货号926266

上书时间2024-03-12

历史迷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书    名】 *是人间留不住
【书    号】 9787548615385
【出 版 社】 学林出版社
【作    者】 郦波  著
【出版日期】 2019-07-01
【版    次】 1
【开    本】 32开
【定    价】 36.00元

【编辑推荐】 
《*是人间留不住》是郦波继《人生自有境界》《诗酒趁年华》之后推出的“品诗词与人生”系列的又一力作。这一次,郦波回归初心,与大家在*美的诗词中再次相逢,品味人生的况味,感受世间的温情。“诗词到底有什么用?”诗词是我们无处安放的灵魂藉以安身的地方。“那怎么样才能把诗词讲述得那么浪漫唯美?”一个人不可能经历所有的生活,但一颗心却可以感悟所有的灵魂。这是红尘中的你我他的共同之处——虽历经红尘的消磨,却还能葆有一颗赤子之心!这个集子中讲人生,也说爱情,让我们一起重温我们民族文化积淀里那些绝美的诗与词,让我们一起在*美的诗词中倾心相遇!

【内容简介】 
《*是人间留不住》是“郦波品诗词与人生”系列之三,郦波精选18首经典古诗词,讲述诗词带给我们的真,带给我们的善,带给我们的美。在书中,你可以与李商隐共剪西窗烛,话巴山夜雨;与纳兰容若、王国维感慨*是人间留不住,当时只道是寻常;还可以与陆游同坐,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买杏花;与潘阆一同观潮,看弄潮儿勇立潮头;更能够与于谦、况钟、秋瑾携手,两袖清风为人民,抛热血只为家国!讲人生五味,说世间温情。郦波透过积淀了千年文化的绝美古诗词,带领读者一起追寻传统的初心,共同感知那葆有赤子之心的诗词灵魂。

【目录】 
目录
总序:诗词无用的年代,我们为什么还要读诗?
代序:今天,我们在*美的诗词中相遇
人性的流淌 暗夜的烛光——王昌龄《闺怨》
大浪淘沙始见金——白居易《浪淘沙》
有一种悲伤 与生俱来——李商隐《无题?八岁偷照镜》
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李商隐《夜雨寄北》
此恨固应知——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诗词的镜头语言——牛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爱过 恨过 哭过 笑过——李煜《挽词》(其一)
真正的傲娇 属于弄潮的健儿——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
院深 怨深 愿深 深深深几许——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小楼一夜听春雨——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我爱你,但与你无关——乐婉《卜算子?答施》
其实你我 各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人民的名义——于谦《入京》、况钟《拒礼》
知己式爱情——纳兰容若《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上)
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容若《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下)
把成长还给孩子——高鼎《村居》
家国的名义——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蕞是人间留不住——王国维《蝶恋花》

【文摘】 
真正的傲娇属于弄潮的健儿 ——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 在中国的水上运动中,很能体现健儿风姿的诗词作品,一是黄裳的《减字木兰花? 竞渡》;另外一种,就是潘阆的《酒泉子? 长忆观潮》。事实上,“弄潮儿”这个词也出自潘阆的这首词,所以通过《酒泉子? 长忆观潮》,我们来看一看健儿的风姿。 词云: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酒泉子”这个词牌和我们前面说过的很多词牌一样,都是唐代的教坊曲。其实不止是唐人了,汉唐以来国人都对酒泉这个神奇的地方,有一种特殊的心态。一代军事天才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设两州四郡,即武威、张掖、敦煌、酒泉。后来“投笔从戎”的天才班超,以一己之力,平定西域数十年。到晚年的时候,他叶落思归根,上表朝廷说:“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所以酒泉这个地名,在诗词文化里具有极为特殊的历史文化内涵,故而唐人做教坊曲,又以曲名入词牌,因曰“酒泉子”。 潘阆是宋代初年一个很好有才华的文人,但是因为太聪明了,卷入王位的权利之争,所以后来几乎惨遭杀身之祸。隐身避祸之后,他流落江湖,在杭州住过很长一段时间,对杭州印象十分深刻。他留下的作品,主要就是《酒泉子》组词,这一组十首的《酒泉子》都是回忆在杭州的生活,所以不仅有《长忆观潮》,还有《长忆钱塘》《长忆西湖》《长忆孤山》《长忆西山》《长忆吴山》《长忆龙山》。在这十首一组的作品里,很后一首就是这首《长忆观潮》。 在古人心目中,什么很能代表杭州? 我们今天人想起来肯定觉得是西湖,但古人却觉得未必。关于这个问题特别有说服力的,就是另外一首写杭州的词,即柳永的名作《望海潮》。 柳永写杭州,写到了很好。事实上,他是为了写杭州,特意作了一首新词,也就是说,《望海潮》是由柳永为写杭州新创的一个词牌。他这样写杭州之美:“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这是品质的“奢”,其实在古音里头应该读shá。“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据说,当年金主完颜亮正是听了柳永的这首《望海潮》之后,对杭州太向往了,所以率大军数十万挥师南下攻宋。可是,细想柳永这首《望海潮》里头,也不过就一句“怒涛卷霜雪”,写了钱塘潮的盛景,但是这个词牌,很后定名却就叫《望海潮》。也就是只有一句写海潮,整个词牌就叫《望海潮》了。 可以想见,至少在柳永的心中,在当时人的心中,很能代表杭州的其实还不是西湖,而是钱塘潮。所以连疏浚了西湖的苏东坡,回忆起杭州来也说:“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念念不忘还是浙江潮,还是钱塘潮。 那么,钱塘潮为什么这么吸引人呢?我们或许可以从潘阆这首词中找到答案吧。 他说:“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这里很有意思,他不说“满城人争江上望”,为了看钱塘潮,全杭州的人倾城而出,却说“满郭人争江上望”。 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城郭”连用,以为是指的一回事;其实,城郭的“城”是指的内城,而“郭”的范围比内城要大,指的是外城。所谓“青山郭外斜”,就是指城外。所以这里说“满郭人争江上望”就极尽夸张,意思是万人空巷,举城而出,争相看潮,可见观潮之盛况。而这种盛况大概是作者在其他任何地方从未见过的,所以事后很多年他还会经常地想起来,首先就想起那种全城人争相观潮的盛况。既然满城人倾城而出,人流也如潮水,所以未见钱塘潮,先见人潮滚滚。 可是,等钱塘潮真的出现时,人潮就算不了什么了,不过一朵小水花罢了。 你看,钱塘潮来了,“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潮水涌来的时候,那水量、那气势、那惊天动地的场面让人感觉整个大海都空了,水到了哪里呢?似乎所有的海水都涌进钱塘江了。试想,那场面该是何等壮阔!所以潮声有如千万面战鼓齐擂,那种声势把天地、把观潮的人反过来都包裹在其中。所以,潘阆的潜台词其实是,钱塘潮之壮观,你不是亲历、亲见,凭想象根本就想象不出来。所以“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虽然极尽夸张之能事,但词人依然觉得意犹未尽。 确实,在中国古代,有所谓三大涌潮,分别是山东青州的涌潮、扬州的广陵潮、杭州的钱塘潮。排的就是这个钱塘潮。而且,钱塘潮还和恒河潮、亚马逊潮并称世界三大涌潮。 钱塘潮之所以这么独特,是因为它独特的地理条件。每年农历的八月十六到十八日,太阳、月亮和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由于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那个喇叭口的特殊的地形,所以这几天,海水受到的引潮力是优选的。潮水进了钱塘江口之后,因为江面迅速缩小,潮水易进难退,又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后浪推前浪,层层相叠。加上每年这个时候,沿海又刮台风,所谓潮助风势、风助潮威,就形成了钱塘潮的胜景。 可是钱塘潮固然惊心动魄,声势震天,但历来写钱塘潮的人多的是,为什么潘阆的这首词堪称翘楚呢?是因为他对钱塘潮极尽夸张的描述,根本就不是他创作诉求的主体,却只是铺垫——他重点要写的其实不是钱塘潮,而是弄潮儿!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吴越之地,本出神兵利器,本多豪侠健儿。所以《武林旧事》中的记载说,每年八月十八,钱塘大潮奔雷而来之际,“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吴自牧的《梦粱录》说:吴儿“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戏”。而《都城纪胜》则说:“有弄潮者,持旗执竿,狎戏波涛中,甚为奇观,天下独此有之。”可是,所有的这些记载,哪怕全部加在一起,都不如潘阆的这一句“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这是何等惊人的技艺和胆魄! 首先你得有这个胆量、气魄,敢去弄这个携天地之威、卷沧海成空的钱塘潮水。其次你还得有这个能力,有这个本领;水性要好,好到在如此大潮之中,弄潮儿居然可以“手把红旗旗不湿”! 可以想象,如果你亲自去看过钱塘潮,看那潮水铺天盖地而来,你一定会产生一种绝望,你会觉得天地都将被淹没其中,潮头落下,整个世界就会变成湿漉漉的世界。可是弄潮儿手中的红旗却能丝毫不被潮水打湿,这是何等高超的泅水技艺!又是何等高妙的冲浪技巧啊!这才叫弄潮儿,这才叫健儿。 易经乾卦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从文字学的角度上来看,体型挺拔有力曰健,而体内滋润和谐曰康,健康就是生命优选的状态。所以健儿就是既有成长的格局,又有扎实的基础与坚实、厚实的底蕴。弄潮儿都是年轻人,健儿也当然主要是指年轻人。所谓“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既要有敢于弄潮的胆略和气魄,又要磨砺自己可以弄潮的素质与修养,相信自我,放手一搏,人生大浪淘沙,你自己就是命运与时代的主宰。 当然,回到钱塘潮中,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如健儿那样敢“向涛头立”的,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有矫健的胜利者,也有不幸的失败者,更何况对于旁观者的词人来说,“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大概在梦中,词人也希望能像弄潮的健儿一样,在涛头傲立霜雪;可是一个巨浪迎面袭来,在惊天动地的声威之下,词人惊心动魄地醒来,这就是“梦觉尚心寒”吧? 心寒,就是惊心动魄,就是醒来之后还心有余悸。反过来,既然梦里的钱塘潮都能让词人醒来后还心有余悸,这更反证了当年的弄潮健儿们,他们无上的神勇和难以匹敌的神采。所以真正的傲娇、真正的骄傲,都只属于弄潮的健儿。

【前言】 
今天,我们在*美的诗词中相遇
隔着时间的海,隔着世间的万丈红尘,隔着岁月的你,还好吗?我是郦波。我是课堂上的一个教书匠,是诗词大会、成语大会上的沧溟先生,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修行者,也是一个和你一样爱生活、爱读书、爱诗词的普通人。之前,我们也许曾在文字中偶遇,曾在电波中邂逅;今天,我们在*美的诗词中再次相逢,品味人生的况味,感受世间的温情。这本《*是人间留不住》,是我在喜马拉雅FM 所讲诗词的第三本结集。前面两本(《人生自有境界》《诗酒趁年华》)出版后,得到了读者的喜爱,也激励我整理出更多的文字,与大家一起分享诗词带给我们的真,带给我们的善,带给我们的美。“*是人间留不住”出自王国维的《蝶恋花》,这位文化巨匠所著《人间词话》里“论人生三种境界”所引用的三首名作,有两首都是《蝶恋花》。除了引述晏殊(“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蝶恋花》外,王国维本人所作《蝶恋花》也无比动人心魄;而他更为我们留下了永恒——他留下了《人间词话》和《人间词》,他留下了《宋元戏曲考》和《红楼梦评论》,他还留下了“自由之思想”和“独立之精神”这样传承至今的珍贵遗产。这套丛书的系列名为“郦波品诗词与人生”,我也曾经写过名为“诗词无用的年代,我们为什么还要读诗”的总序。在序中,我回答了一位同学“诗词到底有什么用”的问题,那就是“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说实在的,在讲诗词的时候,我特别喜欢甚至是享受那种寂静的夜里,在一个安静的屋子里,慢慢讲诗词的感觉,比上课的感觉还要好。诗词是我们无处安放的灵魂藉以安身的地方。也经常有学生问我:郦老师,你是不是经历特别丰富?要不然,为什么能把那些情诗、那些爱情讲述得那么浪漫、那样唯美?我笑笑说:一个人不可能经历所有的生活,但一颗心却可以感悟所有的灵魂!我想,这才是你与他与我,我们这些人的共同之处——虽历经红尘的消磨,却还能葆有一颗赤子之心!“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这一联名句出自欧阳修的《玉楼春》。所谓“人生自是有情痴”,是说我们生命的底色里有一道抹不去的情感底蕴。生而为人,至情至性,正所谓“太上忘情,*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所以,况周颐《蕙风词话》里说:“吾观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之外,别有动吾心者。”因此这个集子中讲人生,也说爱情,让我们一起重温我们民族文化积淀里那些绝美的诗与词,让我们一起在*美的诗词中倾心相遇!
郦波戊戌年初夏于石头城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