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全球史030·索姆河战役:第*次世界大战的幽灵
正版全新
¥
35.62
4.7折
¥
75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英]约翰·巴肯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ISBN9787507551570
出版时间2019-1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纯质纸
页数288页
定价75元
货号1202955
上书时间2024-03-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书 名】 华文全球史030·索姆河战役:第*次世界大战的幽灵
【书 号】 9787507551570
【出 版 社】 华文出版社
【作 者】 [英]约翰·巴肯
【出版日期】 2019-11-01
【版 次】 1
【开 本】 16开
【页 码】 288
【定 价】 75.00元
【编辑推荐】
《英国历史评论》
《泰晤士报》
《芝加哥论坛报》
隆重推荐
【内容简介】
《殖民、争霸与现代北美的诞生:新英格兰与新法兰西》以新法兰与新英格兰的关系为主线,讲述了新法兰西崛起和衰落及新英格兰发展与勃兴的历史。大航海时代是如何促进西北航道的开辟的?法兰西人与英格兰人是如何驱逐、杀戮印第安人从而分别建立新法兰西殖民地与新英格兰殖民地的?“塞勒姆驱巫案”与殖民地觉醒时代到来存在怎样的联系?北美丰富的皮毛资源在新法兰西与新英格兰矛盾激化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欧洲战争,尤其是七年战争,是如何影响新法兰与新英格兰的历史走向从而促进现代北美诞生的?
【目录】
第1 章
序 曲:索姆河战场态势与交战双方的战前准备
第2 章
第*阶段:摧毁德军第*道防御体系
第3 章
第二阶段:英军大破德军
第4 章
第三阶段:协约国的新式武器、泥泞的战场与骇人的死亡
第5 章
第四阶段:被寒冬“逼停”的战役
附录1
道格拉斯·黑格爵士致英国陆军部的第二封战报、
附录2
1916 年7 月德国第四军索姆河战记
附录3
索姆河战役地图集
专有名词英汉对照
【文摘】
从西线前线的法国城市阿拉斯往南,离开阿图瓦的煤矿和酸性土壤,就进入了美丽的皮卡第省。在索姆河蜿蜒的上游河道横切昂克尔河支流河谷形成的一片连续台地上,点缀着一个个小镇和上百条发源于这里的碱水溪流。皮卡第省地势低平。放眼望去,三十英里内一切景致尽收眼底。除了一座隆起的丘陵,皮卡第省几乎没有海拔高于五百英尺的地方。通常,当地农民们都以村落为单位聚居,而独立的农庄则非常少见。篱笆围不住的、长长的玉米地一直延伸到台地边缘极富皮卡第当地特色的、拱卫着两排杨树的罗马时代的道路旁。灌木丛生长在索姆河和昂克尔河之间抬升的山坡上。有时可以看到林中村落教堂的尖顶从山坡上的树后边“长”出来。索姆河在宽阔山谷的白垩质峭壁上蜿蜒,旁边有一条水流湍急的运河忠实地相伴。运河同“穿过长着密密麻麻杂草的小岛” 的乌浒斯河一样有趣,流经之处形成的水域有的像湖泊,有的像大沼泽。同我们英国威尔特郡的小溪一样,昂克尔河也盛产鳟鱼。仲夏时节,山坡上装点着盛开的黄芥菜花、红罂粟花和矢车菊。除此之外,还有佛兰德平原上绿油油的草地、加莱海峡“黑色国度”般的海景、香槟地区阴沉低温的气候及略带一丝奇特忧郁的凡尔登山区。这里多么生机盎然,完全不像受过战火的袭扰。
皮卡第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桑德里亚”。有人认为这个名字是由词组“健康之地”演变而来,还有人认为它来自“洁净之地”,因为隐士彼得就是皮卡第人。虔诚的十字军战士a在这里留下了数不清的教堂和其他历史遗迹。另外一些人将这里叫作“血腥的地方”,这样称呼似乎理由很充分。皮卡第在加斯科涅北边,这里的郊区历来就是兵家征战之地。克洛维一世和查理曼大帝都曾经将政府设在这里;诺曼人蹂躏过这里;英格兰人更是反复蹂躏过这里;路易十一和“大胆”查理曾经在这里兵戎相见;英法百年战争曾经让这里生灵涂炭;德意志人和西班牙人的军队、欧根亲王的潘都尔兵和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哥萨克骑兵曾经在这片土地上行军。1814年,佩罗讷城里开了拿破仑战争的*后一枪。如今,在战争史上规模*大的第*次世界大战中,皮卡第注定又要成为“角斗场”。与这次相比,古代那些著名战役将显得如同街头斗殴一般微不足道。
直到1916年仲夏,皮卡第前线的动静都不大。1914年9月,狂热的“奔向大海”战役a时,卡斯泰尔诺延展了协约国的左侧防线。在卡斯泰尔诺部队更远一点位置的是路易·毛德休伊将军的部队。当时,前线没有什么大动作。凡尔登战役开始前,德军佯攻索姆河,占领了弗里斯和栋皮埃尔b的一部分。有时,双方阵地局部会发生交火,但彼此战壕都没有遭到严重破坏,而两军也没有将对手对自己阵地偶然发动的局部进攻当回事。法军阵地后不远就是工业重镇亚眠, 而对面德军阵地的背后则是圣昆廷、康布雷和拉费尔。在这个地区,只有发动一次兵力投入大、持续时间长的进攻才能收到战略上的效果。1915年7月,英军控制了阿拉斯-索姆河一带的绝大部分战线。将士们在新战壕里度过了一个平静的冬天。然而,勤劳的德军抓住英军停滞不前的机会,将白垩质的山体改造成自诩为“坚不可摧”的堡垒。德军本来就占据了地利,现在倾一切科技手段将自己的“堡垒”筑得更坚固。可以这么说,尽管在欧贝岭、朗斯和维米岭,德国*高统帅部或许都打了败仗,但毫无疑问,德军在皮卡第的阿尔贝高地防线固若金汤。
德军在西线的计划是在马恩河和伊普尔对协约国发起进攻(被协约国挡住),然后用少量宪兵和强大的火力守住阵地,并在东线赢得一场决定性胜利。然而,俄罗斯军队坚决执行“弃地保人”的战术,因此德军的战果无法扩大。1915年与1916年之交的冬季,德军*高统帅部开始变得焦躁不安,在德维纳河和巴尔干半岛发起的一系列攻势都无法动摇协约国坚守到底的决心。在十八个月的血战中,协约国积累了丰富的对德作战经验。在兵员方面,协约国已经开始占优势。而在武器装备水平上,协约国也将很快追平德国。古代叙利亚王对部将们说:“无论大小将兵,你们都不要与他们争战,只要与以色列王争战。”c协约国的将领们似乎从这句话中汲取到经验。他们不再各自为战,并且变得团结一致。显然,德国这个“以色列王”并不希望局势这样发展。
现在,引用法国元帅斐迪南·福煦说过的一句名言:“如果一支部队战斗力下降,一定是因为它总在发动进攻。”1916年年初,同盟国正处于一种“总是发动进攻”的状态,其财力也因此持续“大出血”。同盟国告诉民众,他们已经赢得了战争,但民众总有疑问:胜利的果实是什么?同盟国的民众害怕协约国即将发动大举进攻,因为协约国一定会从所有战线上全力出击,并且协约国必胜无疑。实际上,上述想法才是促使德国发动凡尔登战役的真正原因。在估计自己对手这件事上,德国人总是一厢情愿。他们竟然以为靠发动一场进攻就可以大大削弱法国军队的战斗力,让法军无力再发动进攻,然后坐等疲惫不堪的法国前来议和。此外,德国还希望诱使协约国在时机不成熟时就仓促进攻。这样一来,德军可以轻易中断协约国的攻势,然后分割歼灭它们的军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