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学与红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史学与红学

正版全新

27.55 4.8折 58 全新

库存11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唐德刚 著,博集天卷 出品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ISBN9787520512862

出版时间2019-12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58元

货号993014

上书时间2023-10-16

历史迷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书    名】 史学与红学
【书    号】 9787520512862
【出 版 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作    者】 唐德刚 著,博集天卷 出品
【出版日期】 2019-12-01
【版    次】 1
【开    本】 16开
【定    价】 58.00元

【编辑推荐】 
◇中国现代史丰富的宝库,海内外史学界公认的“民国史长城”——台湾《传记文学》杂志珍藏内容大陆完整呈现! 
◇唐德刚经典系列作品《从晚清到民国》《从甲午到抗战》《书缘与人缘》《史学与红学》同步重磅上市! 
◇历史学家唐德刚唐派散文扛鼎之作,重装再版!在这里,重新认识中国文学与中国文明! 
◇读史与写史,一代史学大家的治史心得;解读与论战,海外人读红楼的视角! 
◇作为胡适的关门弟子,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教授,唐德刚著作等身,在口述历史领域有独一无二的权威性。 
◇唐德刚谈文学和历史,均发自本心,没有预做假设,本书中对李宗仁的评价、就红楼梦“美人脚”等问题的考证,以及与夏志清就红学的论战一节,尤显生动。 
◇本书语言流畅、活泼,谈笑间下笔如有神,有作者的独特风格,阅读体验极佳,不愧于其“当代中国别树一帜的散文家”称号(夏志清语)。

【内容简介】 
唐德刚的大半生,见证了中国近现代以来的频繁战乱,又受过大量中西方典籍的学术洗礼,教读异邦之余,不时生出心怀故国的感慨,因而写出本书中这些札记性的零星作品,囊括了其在史学理论、研究方法和红学研究方面的十余篇文章和演讲。唐德刚认为,优秀的史学著作往往也是卓越的文学精品,主张“六经皆史”“诸史皆文”“文史不分”“史以文传”,避免僵硬执拗地治史,颇有见地。

【目录】 
文学与口述历史 
小说和历史 
——一九八八年六月七日在台北耕莘文教院讲稿 
也是口述历史 
——长篇小说《战争与爱情》代序 
海外中国作家的本土性(选载) 
撰写《李宗仁回忆录》的沧桑(上) 
——一篇迄未发表的《李宗仁回忆录》中文版代序 
撰写《李宗仁回忆录》的沧桑(下) 
——一篇迄未发表的《李宗仁回忆录》中文版代序 
桃园县的“下中农” 
《通鉴》与我——从柏杨的白话《资治通鉴》说起 
“臣光曰”“柏杨曰”各有千秋 
——贺柏杨版《资治通鉴》白话译本大功告成 
从《人间副刊》谈到台湾文艺 
杀一个文明容易 建一个文明很难 唐德刚讲述 汤晏整理 
《红楼梦》里的避讳问题 唐德刚 周策纵 
“国际《红楼梦》研讨会”讲词试稿 曹雪芹的“文化冲突” 
——“**”读《红楼》之一 
海外读《红楼》 
谏友篇——兼评批唐德刚《海外读〈红楼〉》 
对夏志清“大字报”的答复 
未识其小,先失其大! 
——谈“红学”答宋淇先生 
未识其小,焉能说大? 
——为《〈红楼梦〉识小》答唐德刚先生 
既识其小,免失其大 
——为《红楼梦》“唐、宋”之争进一解 
曹氏三代为清室丝官浅说 
——“新红学”七十年反思之一 
史学之茶与红学之茶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在台湾“中央大学”讲稿节要

【文摘】 
一、导言 
我是学历史的,自小对文学也很有兴趣,记得有一次在哥伦比亚大学一次“章回小说”讨论会上,有一个美国学者列了一堆章回小说书目,大约有四十几部一百多本,他说:“中国作品实在太多了,谁可能把那么多的作品看完呢?”我举手说:“我统统读过了。”他不相信,反问我说:“你怎么可能读那么多书?”我说我在中学读书,没有女同学同我谈恋爱,也没有球可打,更不会滑冰、跳迪斯科,没办法之下,只好看小说了。我对文学大概就止于对这些书的欣赏罢了。所以我只能算是欣赏文学的读者而已,实在不够资格以行家来谈文学,尤其没有资格谈台湾和香港等名作家的作品。我觉得台湾近廿年的文学成就远超过五十年代或三十年代的作家,可惜我因为太忙,对台湾和香港的大批作家的作品看得太少。 
其次说到口述历史。口述历史是我的本行,也是我在哥伦比亚大学用来吃饭的工作。 
文学与口述历史我既然都有些关系,现在我就把个人的一点体验与看法报告一下。 
首先来谈一谈什么叫口述历史。 
二、什么叫口述历史? 
我写过几本口述历史,加起来可能销了一百多万本,而且现在仍继续出版。而什么叫口述历史呢?有人问我:“你的口述历史是不是胡适先生讲,你记,就成了?”“你怎么能记那么多呢?”另外,我写李宗仁的口述历史,他们也说:“你怎么写那么多呢?”我的回答是:“口述历史并不是一个人讲一个人记的历史,而是口述史料。”我替胡适之先生写口述历史,胡先生的口述只占百分之五十,另外百分之五十要我自己找材料加以印证补充。写李宗仁口述历史,更麻烦,因为李先生是军人,他连写封信都要找秘书,口述时也随便讲讲,我必须细心地找资料去编、去写、去考证,不明白的还要回头和他再商讨。而他是大司令官出身,他讲的话习惯上就是命令,有疑问反问他时,他都说:“没错!没错!”我说:“大概有点错吧?”他立刻又说:“没错!没错!”我想我以前当兵*高的阶级只是个少尉,而他是上将,以一个少尉来指挥上将是很难的,所以我只好慢慢地想法子说服他,把一些不清楚的问题反复问他,结果他说:“有书为证,没问题!没问题!”于是拿了一大堆书给我看,结果都是稗官野史一类的书,我说:“你们做司令官的,如果情报不正确的话,像台儿庄等战役就没法打胜仗了,我们搞历史写文章的也一样,如果情报不正确也会闹出笑话来,您刚刚说的这些‘情报’虽然有书为证,却也可能是‘假情报’。”他说:“有点道理!有点道理!”费了不少工夫,才慢慢地进入状况。不过李宗仁的口述历史,统计起来,大概只有百分之十五是他口述,百分之八十五是我从图书馆、报纸等各方面资料补充与考证而成的。所以所谓口述历史并不是一个人讲一个人写就能完成的,而是口述部分只是其中史料的一部分而已。一般而言,大学者的口述史料大概有百分之五十、六十,非学术人士的口述史料只有百分之十五、二十左右。所以口述历史与一般史料有何不同?大概可以这样说:口述历史是活的史料,其他史料是死无对证的,口述历史可以慢慢谈、慢慢问,可以加以补充改正,而其他历史就不能如此。 
在哥伦比亚大学有世界性的口述历史学部,也有中国的口述历史学部,但在那里正式工作的只有夏连荫小姐和我两个人,夏小姐英文很好,中文不太能写,只有我中英文都能写,所以那时我所做的中国口述历史就成了世界*早的中国口述历史。后来台北的“中央研究院”也有口述历史,那是当年我们在美国向胡适之先生建议的。后来胡先生回国,我们给他写了一封信,希望他能支持我们成立一个口述历史的基金会,胡先生回了一封信(见胡颂平的《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一九五九年十二月五日条)说“台北‘中研院’也成立了口述历史”。这就是中研院”口述历史的由来。所以,“中研院”口述历史是胡先生写了那封信才开始的。 
接下来谈谈口述历史的起源,这要从第二次大战后,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亚伦?芮文斯(Allan Nevins)自夸“口述历史”的名词是他发明的说起。当时他创出的名词是Oral History,翻成中文就是“口述历史”,而现在这个名词已经世界通行了,所以这个名词事实是哥伦比亚大学的亚伦?芮文斯一个人搞起来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