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咸阳东郊秦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咸阳东郊秦墓

正版全新

270.3 6.8折 398 全新

库存6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90374

出版时间2018-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98元

货号1498842

上书时间2023-10-12

历史迷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书    名】 咸阳东郊秦墓
【书    号】 9787030590374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作    者】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出版日期】 2018-10-01
【版    次】 1
【开    本】 其他
【定    价】 398.00元

【内容简介】 
《咸阳东郊秦基》考古报告上编公布了西耳村52座、尹玉村134座中小型秦基的发掘资料,包括墓葬形制、葬具葬式、出土器物的客观描述以及墓葬分期、墓葬统计、年代推定、文化因素分析等;下编涵盖咸阳周边发现、发掘的建筑遗址、公王陵墓、中小型秦基墓葬资料的梳理、研究。

【目录】 
目录
上编 咸阳东郊秦基发掘资料
第*章 西耳村秦墓资料 3 
第*节 发掘经过与以往考古工作回顾 3
第二节 地理位置与墓葬分布 5
第三节 西耳村秦基资料 7
M1 7
M2 8
M3 11
M4 13
M5 14
M6 18
M7 20
M8 23
M9 24
M10 25
M11 26
M12 27
M13 28
M14 30
M15 31
M16 34
M17 36
M19A 38
M19B 41
M20 44
M21 45
M22 46
M24 48
M25 49
M26 50
M27 51
M29 52
M30 53
M31 55
M32 57
M33 58
M34 60
M35 61
M36 63
M38 64
M39 66
M41 68
M42 70
M43 73
M44 74
M46 75
M49 76
M53 78
M55 79
M58 81
M59 84
M62 88
M63 89
M65 90
M67 93
M68 93
M69 96
第二章 尹王村寨墓资料 98
第*节 地理位置与墓葬分布 98
第二节 尹王衬秦基资料 99
M1 99
M8 101
M101 104
M102 107
M103 108
M105 110
M106 111
M107 113
M108 113
M109 116
M112 118
M113 119
M114 122
M116 122
M117 125
M118 125
M119 128
M120 129
M121 130
M123 133
M124 133
M126 138
M127 138
M128 141
M129 141
M130 144
M132 146
M133 146
M134 149
M135 149
M136 152
M137 154
M138 158
M139 160
M141 163
M142 163
M143 166
M144 168
M145 171
M146 171
M147 174
M148 175
M150 177
M151 177
M152 180
M153 180
M154 180
M155 186
M156 188
M157 190
M158 192
M159 192
M160 195
M161 195
M162 198
M163 200
M164 201
M165 203
M167 203
M168 206
M169 206
M170 208
M171 211
M172 213
M173 215
M174 217
M175 217
M176 222
M177 224
M178 226
M179 227
M181 227
M182 229
M183 231
M184 233
M185 236
M186 236
M187 239
M188 239
M189 242
M190 245
M191 245
M192 248
M193 248
M194 252
M195 255
M196 255
M197 258
M198 260
M199 262
M200 264
M201 264
M202 266
M203 268
M204 270
M205 273
M206 276
M207 278
M208 279
M209 281
M210 282
M211 283
M212 285
M213 286
M214 289
M215 293
M216 293
M217 296
M218 296
M219 298
M220 303
M221 304
M222 306
M223 309
M224 311
M225 311
M226 315
M229 317
M230 319
M231 321
M233 322
M234 324
M235 325
M236 327
M237 327
M238 330
M239 330
M240 333
M241 333
M242 337
M243 339
M244 341
M246 341
M247 344
第二章 西耳村、尹王村寨墓研究 346
第*节 西耳衬秦基墓葬形制、葬具葬式与随葬器物类型学研究 346
一、墓葬形制 346
二、葬具葬式 347
三、陶器 347
四、铜镜、铜带钩、铜钱 361
第二节 尹玉衬秦基墓葬形制、葬具葬式与出土器物类型学研究 363
一、墓葬形制 363
二、葬具葬式 366
2、陶器 366
四、铜镜、铜带钧、铜钱 386
第三节 西耳材、尹玉村秦基年代推定 389
一、墓葬分类、分组 389
二、墓葬分段、分期与年代推定 393
第四节 两耳材、尹王村秦基所见西戎文化因素 394
一、两耳村秦基出土的铲足眼乳状袋足鬲 394
二、尹王村秦基出土单耳罐 395
下编 咸阳图边秦墓研究
第*章 概述 401
第*节 秦都咸阳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401
第二节 咸阳图边秦基的分布与分区 409
一、咸阳图边秦基的分布 409
二、咸阳图边秦基分区 428
第二章 陵园、陵墓 430
第*节 陵园的考古发现 431
一、咸阳原陵区 431
二、芷阳东腔 436
三、长安陵区 440
四、始皇帝陵 442
第二节 陵园及其陵墓规制 444
一、陵园的选址 444
二、陵园及陵墓的形制 447
第三节 夫人的葬制 451
一、王后的合葬与太后的别葬 452
二、埋葬制度 454
三、妃子的精葬 456
第三章 中小型秦墓 460
第*节 消北墓区 460
一、消北西墓区 460
二、渭北东墓区 465
三、渭北墓区出土陶器组合与典型器物 466
四、小结 467
第二节 城东墓区 468
一、尤家庄基区 468
二、半坡墓区 470
三、陶器组合与出土典型器物 470
四、小结 472
第三节 灞东墓区 472
一、芷阳基区 473
二、始皇陵基区 474
三、新丰墓地 477
四、陶器组合与出土典型器物 477
五、小结 478
第四节 城南墓区 479
一、城南墓区 479
二、陶器组合与出土典型器物 481
三、小结 482
第五节 城西墓区 482
一、城西墓区 482
二、陶器组合与出土典型器物483
三、小结 483
第六节 墓区时代特征与咸阳城关系 484
一、墓区的时代特征 484
二、墓区与咸阳城关系 485
三、渭北西墓区、城东尤家庄墓区、灞东芷阳陵墓主、始皇陵墓区墓主身份 486
第四章 墓葬区变化与秦都咸阳扩张 491
第*节 墓葬区的变化 491
一、陵区变化 491
二、中小型秦基墓区变化 491
第二节 咸阳城的扩张 492
一、咸阳城的扩张历程 492
二、咸阳城的四至及外郭城的有无 493
附表 497
附录 515
后记 531
插图目录
图一 西耳材秦墓、尹王村秦基与秦咸阳宫地理位置 
图二 西耳材秦基分布图 6
图三 M1平、剖面图 7
图四 M1出土器物 
图五 M2平、剖面图 9
图六 M2出土器物及铜镜拓片 10
图七 M3平、剖面图 12
图八 M3出土器物及铜镜拓片 13
图九 M4平、剖面图 14
图一〇 M5平、剖面图 15
图一一 M5出土器物 17
图一三 M6平、剖面图 18
图一三 M6出土器物 19
图一四 M7平、剖面图 21
图一五 M7出土器物 22
图一六 M8平、剖面图 23
图一七 M9平、剖面图 24
图一八 M9出土石凿(M9:1) 24
图一九 M10平、剖面图 25
图二〇 M11平、剖面图 26
图二一 M12平、剖面图 P 27
图二二 M12出土石珠(M12:1) 28
图二三 M13平、剖面图 29
图二四 M13出土器物 29
图二五 M14平、剖面图 30
图二六 M14出土器物 31
图二七 M15平、剖面图 32
图二八 M15出土器物及戳印纹拓片 33
图二九 M16平、剖面图 35
图三〇 M16出土器物 36
图三一 M17平、剖面图 37
图三二 M17出土器物及铜镜拓片 38
图三三 M19A平、剖面图 39
图三四 M19A瓮棺(M19A:8) 40
图三五 M19A出土器物 41
图三六 M19B平、剖面图 42
图三七 M19B出土器物 43
图三八 M20平、剖面图 44
图三九 M20出土陶纺轮(M20:1) 45
图四〇 M21平、剖面图 45
图四一 M21出土器物 46
图四二 M22平、剖面图 46
图四三 M22出土器物 47
图四四 M24平、剖面图 48
图四五 M24出土玉璧(M24:1) 49
图四六 M25平、剖面图 49
图四七 M26平、剖面图 50
图四八 M27平、剖面图 51
图四九 M27出土陶壶(M27:1) 52
图五〇 M29平、剖面图 52
图五一 M29出土陶壶(M29:1) 53
图五二 M30平、剖面图 54
图五三 M30出土器物 55
图五四 M31平、剖面图 56
图五五 M31出土器物 56
图五六 M32平、剖面图 57
图五七 M32出土陶罐及刻划纹拓片(M32:1) 58
图五八 M33平、剖面图 59
图五九 M33出土器物山 60
图六〇 M33出土陶罐刻划纹拓片(M33:1) 60
图六一 M34平、剖面图 61
图六二 M35平、剖面图 62
图六三 M35出土铜带钩(M35:1) 63
图六四 M36平、剖面图 64
图六五 M38平、剖面图 65
图六六 M38出土器物 66
图六七 M39平、剖面图 67
图六八 M39出土铜带钩(M39:1) 68
图六九 M41平、剖面图 69
图七〇

【文摘】 
上编 咸阳东郊秦墓发掘资料
靠前章 西耳村秦墓资料
靠前节 发掘经过与以往考古工作回顾
为缓解西安周围铁路货运压力,2004年前后铁路部门计划穿越西安、咸阳北部建设一条铁路货运专线。西安、咸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地上、地下蕴藏着丰富的文物资源,特别是西安、咸阳北部分布有秦都咸阳、汉长安城、秦公王陵及西汉帝陵等重要历史文化遗迹。经过反复论证与实地勘察,很终确定线路大体行经咸阳东郊的三级台地、西威交界的张家湾南,穿越渭河,进人西安市高陵县南,很后与西安货运西站连接。
2005年夏文物部门在铁路穿行地点进行勘探,分别发现了数处秦汉时期墓葬、遗址,咸阳市渭城区渭阳镇西耳村是一处秦代墓葬区。2005年9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咸阳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渭城区文物局等单位组成考古队,历时3个月,至2005年12月初在咸阳市渭城区西耳村北面摞上,铁路北环线5300田5800段,发掘战国晚期至汉代墓葬56座,出土文物百余件。其中秦墓52座。参加现场发掘的人员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渭城区文物局。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技工有罗录会、李建锋、杨产量等,领队为肖健一。
尹王村秦墓,主要集中于咸阳市渭城区渭阳镇尹王村西,西南距西耳村秦墓不过一千米,是在咸阳市城建局修建渭城西路(后又改名望贤路)时经文物部门勘探出来的,当时勘探出秦汉墓葬100余座,还有汉代建筑遗址一处。2006年11月,在西耳村秦墓发掘结束一年后开始了该地的考古工作,还是由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渭城区文物局联合组建考古队,截止2007年3月总计发掘墓葬150座,其他时代墓葬16座,汉代建筑1处,发掘面积800平米,出土文物600余件。参加发掘的人员有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肖健一、程根荣,咸阳市文物考古所陈秋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技工靳拉田、张卫平、霍成周、雷磊、袁乐等。
西耳村秦墓、尹王衬秦墓,处于秦都咸阳城的西郊,东距秦都咸阳宫遗址约11.2千米(图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此区域内开展了不少工作,主要为相关建筑遗址、害藏坑及中小型墓葬的调查、发掘及外郭城的寻找,但截至目前秦都咸阳城外郭城的有元、城内布局、公王陵墓等问题并没有接近解决。在以往工作中,中小型墓葬的发掘主要有黄家沟秦墓、塔尔坡秦墓(含咸阳涤纶纤维厂6座、铁一局新运处服装厂43座)及任家咀秦墓。
黄家沟秦墓,1975-1984年期间由秦都咸阳工作队发掘,墓地范围西起渭城镇摆旗寨,东至窑店镇毛玉询西侧,东西长4、南北宽3千米,经过4次发掘,清理墓葬136座,出土器物623件。墓葬形制有竖穴土坑、直线洞室、偏洞室,葬具为一棺一棒或一棺,届肢葬为主要葬式,陶器组合为鼎、盒、壶、罐为主,时代为战国中晚期①。毛王拘西侧很近东距聂家沟不超过2千米。
图一 西耳村秦墓、尹玉村秦墓与秦咸阳宫地理位置
任家咀秦墓,1984年清理一座殉人秦墓②。1990年底,长庆石油集团成铜铁路南侧修建石油助剂厂时,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任家咀发掘285座墓葬,其中242座为秦墓③。
1987年咸阳市文管会在咸阳涤纶纤维厂发现6座秦墓;1989年,咸阳市文管会在一墙之南的铁一局新运处发现秦墓43座,其中洞室墓30座,竖穴墓13座。1995年,咸阳市文管会在渭阳乡(渭城镇)塔尔坡村东北侧、李家堡村北边钢管钢绳厂发掘399座墓葬,其中秦墓381座③。
以上秦都咸阳西郊中小型秦墓的发掘与研究,对西耳材、尹王村秦墓的发掘、资料整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节 地理位置与墓葬分布
西耳村秦墓位于咸阳市渭城区渭阳镇西耳村西北,望贤路以北约570米,南距西耳村约1200米,新建西威铁路北环线53000-58000米段。铁路线在此处呈东西走向,路墓南北宽40米,实际发掘区从铁路线53650米处,向西500米。
此处地层堆积可分3层。
层:耕土层,厚约30厘米,土色灰褐,土质松散,含大量植物根系与生活垃圾。
第2层:秦汉代堆积层,厚约70厘米,内含少量灰星,汉代板瓦、筒瓦残片。
第3层:次生土层,土质浅黄色,内含白色钙丝,自然孔分布均匀,垂直向下。
发掘秦墓皆开口于层下,此处自然地层被破坏。
在此区域内发掘墓葬56座,秦墓52座,其他时代4座。M37墓葬形制为斜坡墓道、砖券穹窿顶,出土陶、陶灶、袖陶壶,为典型东汉墓;M60墓室为砖券洞室,出土袖陶壶、轴陶仓,为西汉墓;M18有带台阶斜坡墓道,出土陶罐1件,打破M170M57竖穴墓道,回纹砖块封门,墓室回纹砖铺地,未出器物。52座判断为秦墓的,主要靠出土器物,没有出土器物的依据墓葬形制与骨髓葬式判断。
52座秦墓集中分布于铁路线53650-53850米与54000-54150米两处。同时代墓葬有打破关系。墓葬方向有南北向,也有东西向(图二)。
图二 西耳村秦墓分布图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