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4 5.5折 ¥ 29.8 全新
库存180件
作者杨逢彬译注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216135
出版时间2022-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9.8元
货号29487399
上书时间2024-12-15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以语录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部分弟子的言行,集中表达了孔子的主张和学说,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儒家经典著作,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个重要而珍贵的组成部分。本书邀请著名语言文字专家杨逢彬进行点校、正音、译注,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在注释《论语》疑难词句方面做得精准的注本。同时,在《论语》每篇之末收录了由杨柳岸撰写的“阅读评析”,在综合把握孔子思想的基础上,使散在各篇的原文呈现出“一以贯之”的思想性格。
杨逢彬,语言文字学家,湖南长沙人,武汉大学文学博士。曾任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兼任中央财经大学CEMA教授、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与祖父杨树达、伯父杨伯峻一道被称为中国语言文学学界的“杨家军”。所著《殷墟甲骨刻辞词类研究》获王力语言学奖,另著有《论语新注新译》(2020年获“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孟子新注新译》和《杨树达先生之后的杨家》等书。
杨柳岸,武汉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哲学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方向:儒家哲学、宋元明清哲学,并从事以语言学为指导解决经典诠释学中的疑难词句问题的研究。
学而篇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曰篇第二十
延伸阅读
本书名言记忆
名家面对面
孔子之人格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以语录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部分弟子的言行,集中表达了孔子的主张和学说,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儒家经典著作,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个重要而珍贵的组成部分。本书邀请著名语言文字专家杨逢彬进行点校、正音、译注,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在注释《论语》疑难词句方面做得精准的注本。同时,在《论语》每篇之末收录了由杨柳岸撰写的“阅读评析”,在综合把握孔子思想的基础上,使散在各篇的原文呈现出“一以贯之”的思想性格。
杨逢彬,语言文字学家,湖南长沙人,武汉大学文学博士。曾任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兼任中央财经大学CEMA教授、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与祖父杨树达、伯父杨伯峻一道被称为中国语言文学学界的“杨家军”。所著《殷墟甲骨刻辞词类研究》获王力语言学奖,另著有《论语新注新译》(2020年获“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孟子新注新译》和《杨树达先生之后的杨家》等书。
杨柳岸,武汉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哲学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方向:儒家哲学、宋元明清哲学,并从事以语言学为指导解决经典诠释学中的疑难词句问题的研究。
学而篇 (共十六章)
1.1 子曰①:“学而时习之②,不亦说乎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④而不愠⑤,不亦君子乎?” 【注释】 ①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略等于现代汉语的“先生”。《论语》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② 时:定时。习:复习。孔子教给学生的是礼、乐、射、御等实际操作性很强的技能,弟子学了以后,要反复练习。 ③ 说( yuè):“悦”的古字,高兴,愉快。 ④ 人不知:他人不理解,不懂得。 ⑤ 愠( yùn):生气,恼怒。 【译文】 孔子说:“学了后又定时复习它,不是很高兴吗?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这不就是君子吗?” 1.2 有子曰①:“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者,鲜矣③;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④。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⑤!” 【注释】 ① 有子:姓有,名若,孔子学生。《论语》记载孔子的学生一般称字,曾参( shēn)和有若却常常称“子”。有若称“子”,大约是因为他在孔子死后一度被孔门弟子所尊重的缘故。 ② 弟( tì):“悌”的古字,弟弟尊敬与服从兄长。古代将“孝”和“弟”作为维持社会制度、社会秩序的一种基本道德力量。 ③ 鲜( xiǎn):少。 ④ 未之有也:可以理解为“未有之也”。先秦时代,否定句中宾语若是“之”,一般放在动词之前。 ⑤ 其为仁之本:孝弟为仁之本,“仁”又是孔子的道德标准。《管子·戒》说:“孝弟者,仁之祖也。”正是这个意思。与( yú):“欤”的古字,句末语气词。 【译文】 有子说:“一个人的为人,既孝顺父母,又尊敬兄长,却喜欢冒犯上级,这种人很少;不喜欢冒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是从来没有的。君子致力于打基础,基础巩固了,‘道’就会产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 1.3 子曰 :“巧言令色①,鲜矣仁!” 【注释】 ① 巧:高明,有技巧,这里指说话动听。令:美,善,这里用以形容满脸堆笑的谄媚样子。色:脸色。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这种人是没有多少仁德的!” 1.4 曾子曰①:“吾日三省吾身②: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③?传不习乎④?” 【注释】 ① 曾子:曾参,字子舆,孔子学生。 ② 三省( xǐng):多次地反省。“三”“九”等数字,一般表示次数多,不是实数。如果这“三”是实指以下三件事,依《论语》的句法就应当是“吾日省吾身者三”,和《宪问》的“君子道者三”一样。这里所反省的恰恰是三件事,只是巧合罢了。 ③ 信:诚信。 ④ 传:动词用作名词,老师的传授。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谋划策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守信了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1.5 子曰 :“道千乘之国①,敬事而信②,节用而爱人③,使民以时④。” 【注释】 ① 道 :“ 导 ” 的 古 字 , 引 导 , 指 导 。 这 里 可 译 为 “ 治 理 ”。 千乘( shèng)之国:春秋时代,打仗用车子,“乘”就是用四匹马拉的兵车,国家强弱以兵车的数量来衡量。春秋初期,大国都没有千辆兵车。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所载的城濮之战中,晋文公只有七百乘。但那一时代征战频仍,兵车发展速度很快。到平丘之会时,晋国已经有四千乘了(见《左传·昭公十三年》)。所以,在孔子的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因此子路才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② 敬事:敬业,工作严肃认真。 ③ 爱人:孔子时代,“人”常常指他人,“爱人”即爱别人,爱他人。 ④ 使民以时:古代以农业为主,“使民以时”就是《孟子·梁惠王上》的“不违农时”。 【译文】 孔子说:“治理有着千辆兵车的国家,办事要严肃认真,诚实无欺,节约用度,爱护他人,役使老百姓要在农闲时间。” 1.6 子曰:“弟子①,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②,泛爱众,而亲仁③。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注释】 ① 弟子:指年纪幼小的人。 ② 谨:谨慎。 ③ 仁:仁人。古汉语有一种修辞规律,用某一具体的人或事物的特征、性质来指代这一具体的人或事物。 【译文】 孔子说:“后生小子,在家便孝顺父母,出门便敬爱兄长,谨慎而且信实,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实践之后,有剩余力量,就再去学习文献。” 1.7 子夏曰①:“贤贤易色②;事父母,能竭其力 ;事君,能致其身③;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①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学生。 ② 贤贤易色:尊贤轻色。个“贤”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尊敬”的意思,第二个“贤”指贤人。易,轻视。 ③ 致:献出。 【译文】 子夏说:“尊敬贤者,轻视美色;侍奉父母,能尽全力;事奉君主,能够献出生命;和朋友相交,说话一定要诚实守信。这种人,即便没有系统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过了。” 1.8 子曰:“君子不重①,则不威;学则不固②。主忠信③。无友不如己者④。过,则勿惮改⑤。”.........
半部《论语》治天下。
——(宋)赵普
理会得《论语》,便是孔子。
——(宋)朱熹
《论语》是一部绝妙的书,可以终身咀嚼,学用不尽。
——朱光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