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生毒理学实验(刘志权)
  • 水生毒理学实验(刘志权)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水生毒理学实验(刘志权)

正版全新

28.76 8.2折 35 全新

库存11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志权,张杭君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449368

出版时间2022-12

装帧其他

定价35元

货号3667818

上书时间2024-05-12

军迷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书    名】 水生毒理学实验(刘志权)
【书    号】 9787122449368
【出 版 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    者】 刘志权,张杭君
【出版日期】 2024-05-01
【定    价】 35.00元

【内容简介】 
《水生毒理学实验》分三篇共17个实验。第*篇介绍基础知识与技术方法,包括水生毒理学研究文献检索、实验基本理论、实验设计要求、基础操作技术和主要统计方法;第二篇为验证性实验,主要包括水生动物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量检测、血细胞计数形态观察、丙二醛含量测定、组织损伤观察、基因表达检测、DNA损伤检测;第三篇为综合性实验,主要包括急性毒性实验、生长生殖毒性实验、早期生殖细胞毒性实验、动物行为实验和微宇宙生态系统毒性实验。
  本书可供环境类、生态类、资源类及水生生物类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学生、科研工作者及管理人员学习参考。

【目录】 
第*篇  基础知识与技术方法

实验一 水生毒理学研究文献检索 2

实验二 水生毒理学研究实验基本理论 10

实验三 水生毒理学实验设计要求 17

实验四 水生毒理学实验研究的基础操作技术 23

实验五 水生生物的基础操作技术 35

实验六 水生毒理学主要统计方法 42

第二篇  验证性实验

实验七 水生动物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量检测 50

实验八 动物血细胞计数形态观察 56

实验九 丙二醛含量测定 61

实验十 水生生物组织损伤观察 65

实验十一 水生生物基因表达检测 70

实验十二 水生生物DNA 损伤检测 80

第三篇  综合性实验

实验十三 重金属镉对小球藻的急性毒性实验 86

实验十四 四环素对蚤状溞生长生殖的影响实验 98

实验十五 全氟辛基磺酸(PFOS)对斑马鱼早期生殖细胞毒性效应实验 102

实验十六 亚慢性阿特拉津暴露对斑马鱼防御行为的影响 106

实验十七 镉胁迫下藻类的微宇宙生态系统毒性实验 110

参考文献 114

【前言】 
人类逐水而居,文明因水而兴。水是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主要自然资源之一,同时也*易受人类活动的干扰和污染,水污染目前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当前全球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等传统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微纳米塑料、药物和个人护理品等新污染物又被频频检出,其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因此,深入探讨水环境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生物有效性及致毒机制,是准确评估和防范其生态环境风险的基础,也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战略需求。
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部分为水生毒理学研究的基础知识与技术方法,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动手开始实验训练之前,掌握一定的水生毒理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方法;第二部分是验证性实验,涵盖污染物蓄积检测、生物标志物检测、组织形态学观察、荧光定量PCR和彗星实验等基本水生毒理学技术方法,强调对基本实验技能的理解与训练;第三部分是综合性实验,涵盖急性毒性实验、行为学实验、生长生殖毒性实验、细胞毒性实验、微宇宙生态系统毒性实验等个体、细胞、生态系统毒性效应研究,在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拓展思路、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和涵养,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本书作者在多年从事生态毒理学、污染生态学、环境生态学等相关课程的理论研究与毒理学科研实践的基础上,查阅、学习了领域内的重要科研成果、经典书籍,将它们结合起来加以整理、修改和完善而成稿。本书由刘志权、张杭君主编,具体编写分工为:实验一至六、八由刘志权和张杭君主笔,实验七由冯艺璇、许梦萱主笔,实验九、十由武昊颖主笔,实验十一、十二由冯艺璇主笔,实验十三由龚思和刘志权主笔,实验十四由史超丽、杨颖主笔,实验十五和十七由张小芳主笔,实验十六由杨?t雯主笔;全书*后由刘志权和张杭君统稿审校。另有韩毓、章为平、蔡明岐等众多师生为本书的成稿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在此不一一列举,一并感谢!
本书主要面向高等农林、水产、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水产、水生生物、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毒理学、动物学等专业的本科和专科学生使用,也可作为毒理学、污染生态学、环境生物学专业的研究生教学用书和科研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的参考书。
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化学工业出版社的帮助和杭州师范大学有关领导的鼎力支持。全体编写人员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团结协作、克服困难,保质保量完成了本书的编写任务,为本书的顺利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和汗水,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限于学术水平和时间仓促,疏漏与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师生和同仁不吝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修改完善。

刘志权  张杭君
2024年3月于杭州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