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工安全工程(毕明树)
  • 化工安全工程(毕明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化工安全工程(毕明树)

正版全新

34.01 6.9折 49 全新

库存5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毕明树,周一卉,孙洪玉 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97856

出版时间2014-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49元

货号1609388

上书时间2024-03-18

军迷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书    名】 化工安全工程(毕明树)
【书    号】 9787122197856
【出 版 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    者】 毕明树,周一卉,孙洪玉 编著
【出版日期】 2014-07-01
【开    本】 16开
【定    价】 49.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化工厂设计、过程操作、设备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安全基本知识与*研究成果,包括绪论、燃烧和爆炸基本理论、防火防爆原理与技术、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泄漏源与扩散模式、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安全评价、化工操作原理与安全、化工装置设计与安全、化工产品储运和使用安全技术共9章,另有附录。还配备了思考题和练习题。 本书可作为化工类研究生教材或安全工程本科专业教材,也可供从事化工、冶金、制药、生物、过程机械方面工作的研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参考。

【目录】 
0 绪论
 0.1 化工生产的特点
 0.2 化工生产中的安全事故
 0.3 化工生产中的安全策略
 0.4 本课程的性质与内容
 思考题
1 燃烧和爆炸基本理论
 1.1 燃烧的基本概念
  1.1.1 燃烧
  1.1.2 化学计量浓度
  1.1.3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1.1.4 *危险浓度
  1.1.5 燃烧速度和火焰速度
  1.1.6 理论燃烧火焰温度
 1.2 爆炸的基本概念
  1.2.1 爆炸
  1.2.2 爆炸的分类
 1.3 燃烧与爆炸的必要条件
  1.3.1 气体燃烧与爆炸的基本条件
  1.3.2 粉尘爆炸的必要条件
 1.4 闪点与燃点
  1.4.1 闪点与燃点的概念
  1.4.2 闪点与燃点的用途
  1.4.3 闪点的测量
  1.4.4 沸点与初馏点
 1.5 自燃点
 1.6 爆炸极限
  1.6.1 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
  1.6.2 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
  1.6.3 爆炸极限的估算方法
  1.6.4 可燃气体在氧气中的爆炸极限
  1.6.5 可燃气体在其他氧化剂中的爆炸极限
  1.6.6 含氧量安全限值
 1.7 *大试验安全间隙
 1.8 密闭空间气体爆炸强度
 1.9 开敞空间气体爆炸强度
  1.9.1 凝聚相炸药爆炸
  1.9.2 开敞空间气云爆炸的特点
 1.10 粉尘爆炸特性
  1.10.1 粉尘的爆炸极限
  1.10.2 粉尘的爆炸特点
  1.10.3 粉尘的爆炸强度
 1.11 物理蒸气爆炸
  1.11.1 高温物体与低温液体迅速混合引发的蒸气爆炸
  1.11.2 沸腾液体蒸气爆炸(BLEVE)
 1.12 化学反应失控
 1.13 压力容器爆炸威力
 1.14 爆炸事故的划分
  1.14.1 按危险程度划分
  1.14.2 按损失程度划分
 1.15 爆炸波破坏准则
  1.15.1 爆炸波的结构和破坏机理
  1.15.2 爆炸波破坏准则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2 防火防爆原理与技术
 2.1 火灾爆炸危险物质
  2.1.1 危险化学品相关法规和标准
  2.1.2 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危险性分类分级
  2.1.3 忌水性物质
  2.1.4 混合危险性物质
  2.1.5 自燃性物质
 2.2 火灾分类
 2.3 防火灭火原理
 2.4 灭火剂选用
  2.4.1 水
  2.4.2 泡沫灭火剂
  2.4.3 干粉灭火剂
  2.4.4 水型灭火剂
  2.4.5 哈龙灭火剂
  2.4.6 哈龙替代品
  2.4.7 四氯化碳灭火剂
  2.4.8 7501灭火剂
  2.4.9 烟雾灭火剂
  2.4.10 灭火器选用
 2.5 混合物浓度控制
  2.5.1 可燃物质浓度控制
  2.5.2 助燃物质浓度控制
 ……
3 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
4 泄漏源与扩散模式
5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安全评价
6 化工操作原理与安全
7 化工装置设计与安全
8 化工产品储运和使用安全技术
附录

【前言】 
近年来,我国化工产业迅猛发展,已成为世界化工品生产第*大国,总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25%,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工业现代化建设、社会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化工、石油化工、石油炼制、天然气化工、制药、冶金、煤矿等行业各类事故屡有发生。虽然近几年危险化学品事故总量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分析其主要原因:一是我国化工产业起步晚、起点低、基础薄,化工行业人才、技术、装备和管理不能满足行业安全生产的要求;二是本质安全水平低,企业选址布局不合理,安全设计水平、工艺和装备自动化控制水平较低;三是化工安全生产复合型人才、具有与生产操作相关专业知识和安全知识的操作人员缺乏,掌握先进工艺安全管理的人员更是短缺。为改变这种状况,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强化化工安全复合型人才培养,加强化工安全技术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加强教材建设,加强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
化工安全工程是根据化学工业物质种类多,过程复杂多样,操作条件苛刻(高温、高压、深冷、腐蚀)等特点,研究物质性质与安全、化工厂设计与安全、装置操作与安全规律的科学。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了解化工厂设计、过程操作、设备运行和维护中涉及的安全技术与工程,熟悉火灾、爆炸、中毒、腐蚀、职业损害等方面的防护理论、方法与技术。
本书以*新研究进展为基础,充分反映新标准、新规范、新法规的要求,做到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实用性强。主要介绍化工厂设计、过程操作、设备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安全基本知识与*新研究成果,本书具有以下特色。
(1)知识新。本书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用了大量科学技术研究*新成果,包括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新装备,把当前研究的前沿问题融于相关章节之中,介绍了目前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既有编著者的*新研究成果,也有近几年重要期刊上发表的新成果。
(2)内容精。本书精选内容,贯彻少而精、博而通的原则。
① 本书的主线是研究化工生产过程的危险源向事故隐患转化进而向事故转化的规律,从而提出灾害防治方法,提高预防与控制的有效性。各种概念、理论、计算方法都是为这条主线服务的。
② 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与应用,只依靠公式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强调掌握应用基本概念和理论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强化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简化”、“建模”、“求解”,并提出解决方案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③ 引导学生提高工程意识。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各种方案之间也只有更好,没有*佳。在基本概念和所用理论正确的基础上,要敢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
④ 考虑到化工安全生产的要素,强化了对相关标准的解读,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3)反映学科前沿内容。课堂内容紧跟学科前沿,让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有个基本了解。以笔者的研究工作或事先准备好的*新发表的成果为例,介绍相关理论的发展态势和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把学生从书本带到了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前沿,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4)实用性强。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的日益重视和安全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范。本书将以*新研究进展为基础,充分反映新标准、新规范、新法规的要求,做到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实用性强。
(5)图文并茂。本书提供了很多实际设备图片,包括实体照片和剖面结构图,做到了图文并茂,有助于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6)强化总结。每章开头有内容提要与学习要求,结尾有小结。每章均配有思考题和习题。结合教材内容,给出一些研讨题目,引导学生课外讨论。希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参与讨论,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介绍化工厂设计、过程操作、设备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安全基本知识与*新研究成果。其中绪论主要介绍化工生产的特点、化工生产中的安全事故、化工生产中的安全策略和本课程的性质与内容;第1章介绍燃烧和爆炸基本理论,包括燃烧与爆炸的基本概念、燃烧与爆炸参数的测试、爆炸极限及其估算、密闭空间内的可燃介质爆炸特性、开敞空间可燃介质的爆炸特性;第2章介绍防火防爆原理与技术,包括防火措施、爆炸灾害防护原理、抑爆原理及技术、隔爆原理及技术、泄爆原理与技术;第3章介绍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包括职业卫生与职业病、毒性物质分类及作用、毒性危害程度分级、职业毒害防治技术、中毒症状与急救;第4章介绍泄漏源与扩散模式,包括化工装置泄漏模式、气体扩散模式及影响因素、气体扩散模型、气体扩散的数值模拟;第5章介绍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安全评价,包括重大危险源分类与分级、安全评价分类、危险度分析与评价、事故后果评价;第6章介绍化工操作原理与安全,包括生产岗位安全操作、开车安全操作及管理、停车安全操作及管理、化工装置维护与管理;第7章介绍化工装置设计与安全,包括化工装置选址、化工装置布局、化工单元区域规划、化工装置防火结构、公用工程设施安全;第8章介绍化工产品储运和使用安全技术,包括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危险化学品储存安全技术、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技术、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技术、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本书参考和借鉴了一些文献资料中介绍的研究成果,已尽力在参考文献中列出,在此对各位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博士生任婧杰、黄呈杰,硕士生张鹏鹏、刘鹏、朱德凤、姜风银、杜丹在材料收集、图表整理、文字校对等方面给予了大力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本书可作为化工类研究生教材或安全工程本科专业教材,也可供从事化工、冶金、制药、生物、过程机械方面工作的研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参考。
本书由大连理工大学毕明树、周一卉、孙洪玉编著。绪论、第1、第2章由毕明树执笔编写,第3~第5章由周一卉执笔编写,第6~第8章由孙洪玉执笔编写。
鉴于编著者水平有限,因此本书在材料的选取与把握、内容的安排、语言的叙述等方面,均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衷心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的编写得到了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的大力支持和资助。

编著者2014.1.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