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时代(三部曲·第二部)
正版全新
¥
35.62
7.2折
¥
49.6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王强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53930
出版时间2019-11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431页
定价49.6元
货号997442
上书时间2023-10-1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书 名】 我们的时代(三部曲·第二部)
【书 号】 9787020153930
【出 版 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 者】 王强
【出版日期】 2019-11-01
【版 次】 1
【开 本】 32开
【页 码】 431
【定 价】 49.60元
【内容简介】
1990—2018年是中国近百年来沧桑巨变的大时代,改革开放的车轮滚滚向前,经济领域活力空前,亿万中国人为了实现美好生活的共同梦想而努力拼搏,无数新生事物萌发其中,城市化转型日新月异,商业化浪潮狂飙突进,创造出令世界震惊的中国奇迹。时代潮流将一些幸运儿推上浪尖,又将一些人无情地打落谷底。其间,有欢笑,有泪水,有合作,有竞争,有算计,有奉献,有成功,有失败……这一切,共同汇聚而成我们的时代。
著名新商业小说作家王强,精心创作百万字长篇小说《我们的时代》三部曲,以此铭记这一时代的光荣与梦想,希冀我们能看清自己从何处来,进而选择对向何处去做出选择。小说中随处可见高屋建瓴的趋势分析、熠熠闪光的人生智慧,字里行间是过去三十年间共通共鸣的温暖记忆,更有一群可爱可敬的鲜活人物,他们的爱恨悲欢、命运沉浮,令人似曾相识、相逢难忘。
【目录】
第二部
铭记一个时代的光荣与梦想
目录
一 物异人非
二 相逢若只如初见
三 要让世界因我而有所不同
四 伤兵*可怕
五 孤独的时候*清醒
六 断舍离
七 草台班子
八 对手往往比队友更能赢得尊重
九 要么一起成功,要么一起失败
十 第*位水军司令
十一 这条路再难走,也是我自己选的路
十二 今夕何夕
十三 千禧之夜
十四举起来的鞭子比抽下去的鞭子更有威慑力
十五 群口相声更引人注意
十六 作死也比等死强
十七 寒夜里的那盏灯
十八 一个普通人的小小梦想
十九 聚散终有时
二十 是你逼得我别无选择
二十一 孤独的苦行僧
二十二 越纯粹才能越长久
二十三 至暗时刻
二十四 向死而生
【文摘】
铭记一个时代的光荣与梦想
公司里弥漫着几分压抑与不安。整个上午小戚都心神不宁,他从自己的办公室漫无目的地出来进去好几趟,搞得员工们都有些紧张,猜不出老板究竟遇到了什么事,更猜不出这事会不会牵连到自身。
小戚再次走到办公区在座位间逡巡,忽然停住脚盯着一个程序员上下打量。程序员手足无措地忙站起身,小戚没头没脑地问:“你今天穿什么来的?”
程序员愈发懵懂,局促地回答:“今天?就穿的这身啊……”
“外衣!我问你外面穿的什么?”小戚急躁地说。
“哦哦,羽绒服,在更衣间挂着呢。”
“去拿过来,我试试。”
程序员立马跑去拎回一件灰色的羽绒服,小戚接在手里便看见衣领上积攒的油垢,皱着眉头穿上身,低头审视一番,问道:“像是我的衣服吗?”
这话问得程序员一怔,苦于无论怎样回答都貌似不妥,好在秘书正巧从前台走回来,忙接道:“戚总你们俩的身材真挺接近的。”
小戚面无表情地转个半圈,又问秘书:“看着合身吗?”
秘书暗笑您自己的衣服都鲜有合身的,嘴上却说:“我觉得挺好。”
小戚这才满意地把羽绒服脱下递给秘书:“放我屋里去,我待会儿出去穿。”
程序员不禁脱口而出:“那我穿什么?”
“你穿我那件羊绒大衣。”小戚扭头叮嘱程序员,“小心点,别给弄脏了。”
程序员正后悔自己反应迟钝不会来事儿,忙表态说:“不用了戚总,我中午不出去,让他们把饭给我带回来。”
小戚刚走回办公室门口,司机晃悠过来问:“戚总,咱们几点出发?”
“从公司到亚运村需要多久?”小戚反问。
“顶多半个小时吧,中午不堵。”
“哦,那再过半小时出发。”小戚忽然瞥见司机手中的车钥匙,立刻脸一沉问道,“你要开哪辆车?”
司机大剌剌地把钥匙一举:“奥迪啊。”
“我昨天怎么跟你说的?你是没长耳朵还是没长脑子!”
司机没料想小戚忽然发火,心虚地嗫嚅道:“您说不要用好车,换辆次点儿的,所以我才没开‘大奔’……”
“奥迪算次点儿的车?!”
“和奔驰S280一比,奥迪200可不就算次的吗……”
小戚咬牙切齿地说:“真是把你惯得没样了!那辆桑塔纳呢?今天开它!”
“桑塔纳没在家,一早建行的客户反映他们系统出问题,桑塔纳就拉着几个软件工程师去建行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你现在开奥迪去建行,把桑塔纳开回来,然后送我去亚运村!”
司机一脸苦相:“戚总,那肯定来不及啊……”
“我不管!今天我要是坐不上桑塔纳,以后你就甭想再开‘大奔’!”
司机转身撒腿就往外跑,没跑出几步就折返回来可怜巴巴地说:“戚总,要不您跟我一起走吧,在建行换桑塔纳然后直接去亚运村,兴许还来得及。”
小戚歪头想了想,拿上手包就往外走,见司机还愣着便恨恨地说:“等什么呢?把那件羽绒服给我拿上!”司机忙抄起羽绒服抢先跑出去开车了。
一辆上海大众的桑塔纳沿中轴路驶向北四环,停在路口等绿灯时,司机一边调收音机一边抱怨:“戚总,这车真够旧了,连CD机都不好加装。”
坐在后排的小戚斥道:“旧?有本事你挣一辆回来!记住喽,这车可算是大功臣,对公司的贡献比你大得多。”
司机一缩脖,不再多嘴,把调频定在北京交通广播,车里响起王菲与那英的歌声:“来吧来吧相约九八,来吧来吧相约九八……相约那永远的青春年华,心相约心相约,相约一年又一年,无论咫尺天涯……”
歌曲放完,插入一条广告,小戚忽然感慨:“眼看就到1999了,这还相约九八呢……”
经过安慧桥再往东没多远就是西藏大厦,小戚下车的时候吩咐司机:“你把车停得近一点,这顿饭大概两个小时,等我出来往门口一站,你就赶紧把车开过来。”司机点头应承,正要关车门却看见后座上摊着的羽绒服,忙探身拿出来递给小戚,小戚先徒劳地掸掸衣领然后才套在身上。
西藏大厦的一楼是家海鲜餐厅,小戚在门口告诉领位是谢女士订的包间,跟着往里走时他问有人到了没,领位回头说您*先到的。进到包间发现房间不小,一张大圆桌旁边摆着八把椅子。小戚问总共几位,领位说四位,见小戚略一皱眉便解释说我们这儿没有小包间。有服务员跟进来撤走多余的椅子和餐具,小戚犹豫一番决定坐在背对门口的末位,刚坐下便觉得热,又犹豫一番决定还是把羽绒服脱掉。他把羽绒服挂在衣架上,正摆弄着力求羽绒服尽可能醒目,就听门外脚步声与说话声一并传来。
*先步入包间的是谢航,她热情地招呼道:“老裴,就是这儿,请进请进!哟,戚总先到了,你看谁来了?”
萧闯拉着裴庆华的胳膊往里让,同时揶揄谢航:“瞧你这话问的,他又不是不知道来的是谁。”
小戚抢步迎到裴庆华面前,张开胳膊作势要拥抱,旋即改主意双手拉住裴庆华的右手摇晃着说:“庆华,总算盼到今天了!这几年虽然见过几面,但能握着你的手还是头一回啊。”
萧闯说:“你这不废话吗,以前中间隔的又是玻璃又是栅栏,怎么握?”
谢航把藏蓝色的羊绒大衣脱下递给萧闯,就势一连捅他两下,萧闯不吭声了,闷头把两人的外衣都挂在衣架上。
裴庆华似乎对这些全无反应,脸上一副淡淡的笑容,只是右手很快从小戚的掌握中脱离开,有些机械地垂在身侧。
小戚一边端详着裴庆华一边说:“没怎么变,就是稍微有些瘦,比以前黑了点儿。”
裴庆华下意识地摸摸脸,拘谨地应一句:“是吗?”
谢航张罗道:“就咱们四个人,随便坐,不过老裴必须坐在主位,咱们仨众星捧月。”
小戚忙说当然当然,就在末位坐下。裴庆华也不谦让,像是早已习惯被人安排摆布,很顺从地被谢航拉到主位就座,但当谢航的双手随意搭在他肩头时,裴庆华忽然一抖,整个身躯登时僵直,进入戒备状态。谢航瞬间觉察到了,急忙把手挪开,在他右边坐下。
坐在谢航对面的萧闯很有仪式感地说:“今天是个大日子,更是个好日子,咱们要隆重地为老裴接风洗尘,彻底去一去晦气……”
裴庆华脸上的肌肉不自然地抽动一下,谢航马上插话道:“其实还有一个由头,就是我的三十岁生日刚过不久,萧闯提过几次想好好撮一顿,今天就算是给我补过生日吧,所以你们谁也别跟我抢,今天我做东。”裴庆华这才显得放松些。
服务员听后便把菜单呈给谢航。小戚搭讪说:“谢总和萧总对这地方挺熟的?”
萧闯抢先道:“你可别这么叫我,就叫萧闯,要不然爹妈起这名字有什么用?”
谢航也说:“你还是叫我谢航吧。”
小戚干笑:“那你们也不要总叫我戚总……”
萧闯坏笑道:“这不一样,你是喜欢别人叫你戚总。”
谢航见小戚有些尴尬就说:“西藏大厦刚盖好不久,这家更是新开的,我们也没来过几次,只是因为离我们买的房子不远,就选这儿了。”她说完瞟一眼裴庆华,裴庆华无动于衷地坐着,眼睛盯着桌上徐徐转动的托盘,托盘上空空如也。谢航冲他晃晃菜单,问道:“这里主打的是粤菜,你看有什么想吃的?”
萧闯在桌沿上一拍:“我替他说,干炒牛河,他就认这道菜。”
仿佛尘封已久的记忆被投入一束光,裴庆华的眼睛难得地一亮,他转头冲萧闯一笑,目光中竟透出些许感激。谢航看在眼里不免陡然心酸,掩饰着点好几样菜品又提议道:“你们要不要喝点儿酒?”
“我开车呢。”萧闯转而问小戚,“你开车没?”
小戚忙答:“我没事,有司机。”
谢航要了瓶葡萄酒,说:“你和老裴多喝点儿,我也意思意思,毕竟是我的生日宴。对了老裴,我问过舒志红,她说今天先不过来,改天她要单独约你。”
裴庆华眉头微蹙,竟仿佛在努力从久远的从前唤回对这名字的印象,继而淡淡地吐出两个字:“是吗?”
这一反应显然大大出乎其余三个人的预料,尤其是谢航竟瞠目结舌地愕然怔住。萧闯*先想起换个话题,笑道:“哎,时间过得真快,一晃我和谢航都三十了,还记得老裴二十五岁生日那天咱们仨定的目标吗?”
话音刚落,已回过神的谢航就连连冲萧闯使眼色,不料小戚却很有兴致地问萧闯:“是吗?快讲讲你们都定的啥目标,实现了没?”
“当时我是既没工作也没进项,单凭一口气就拍脑袋许愿,三十岁时一定养得起谢航,真是天遂人愿啊!你说我运气怎么就这么好,虽说现在谢航身为堂堂IEM的部门总经理收入不菲,但我绝对养得起她。可如今的问题是……”眉飞色舞的萧闯转瞬间委顿,摇摇头说,“人家还让不让我养。”说完便把目光转向谢航,却见谢航正紧锁双眉瞪着他,他马上意识到失言,赶紧又扭头看裴庆华。
裴庆华不知是对他人的注视毫无觉察,还是毫不在意,兀自叹口气颓唐地说:“我当时盼着五子登科,结果却是五年牢狱,唉……”
这是裴庆华进门后说出的头一句完整话,却令谢航更为他担心不已。谢航深知此刻无论怎样安慰都是徒劳,便指望萧闯或小戚迅速转移话题,可是那两人却只会相对唏嘘。恰好服务员进来上头盘,谢航等她把明炉烧腊全拼放在转盘上便要求:“哎服务员,您能帮我们把电视打开吗?这会儿应该有《新闻30分》吧。”
服务员打开放在角柜上的电视,然后替他们开酒。新闻里正在播报昨晚举行的距澳门回归倒计时365天庆典晚会,几个露出豁牙的小孩正在唱《七子之歌》。萧闯把玻璃杯在转盘上蹾了蹾,说:“我以茶代酒陪你们干一杯。老裴,错过了去年的香港回归,明年还可以看澳门回归,没耽误多少。”
谢航听了气不打一处来,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她甚至开始怀疑萧闯是成心的。裴庆华却一本正经地说:“没错过,去年在里面组织集体看的,唯一的一次允许熬夜,过年都不行。”
服务员双手抱着葡萄酒瓶走到裴庆华侧后预备给他倒酒,裴庆华立时周身紧张,扭着脖子警惕地死死盯住服务员的一举一动,搞得服务员也十分紧张,倒酒的手微微颤抖。直到服务员走向谢航的位子裴庆华才放松下来。这一切都没逃过谢航的眼睛,惊愕之际她心里不由得一阵痛楚。
谢航忽然发现裴庆华身体一颤并迅速把脸转向电视,她随即也意识到刚才好像听到一个词——华研。果然,这条新闻正是有关华研集团的:“……继联想、方正等国内领军高科技企业成功赴港上市,今天香港联交所再次迎来一家知名的国内信息产业巨头——华研控股。隶属于北京华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华研控股登陆香港资本市场,这一里程碑标志着坚定执行‘工贸技’一体化战略的华研集团又迈上了一级新台阶,并将在国际化的征途上越走越远……”屏幕上不时切换着西装革履、佩戴胸花的谭启章敲锣和致辞的镜头。画面里的谭启章笑逐颜开、踌躇满志,而画面外的裴庆华却近乎木然地冷眼看着这一切。
谢航感觉自己的心被抽紧,她无法想象此刻裴庆华作何感受。五年过去了,这五年谭启章是如何过的,而裴庆华又是如何过的?五年过去了,谭启章光辉耀眼登上人生又一座高峰,而曾被他称为华研第*功臣的裴庆华却正在人生的谷底挣扎着,试图重新站起……谢航看一眼裴庆华,当年的意气风发、壮志凌云如今已荡然无存。她内心一凛,这五年真的过去了吗?心中的坎儿何时过去?真能过得去吗?
萧闯忽然清清嗓子,谢航被吓一跳,她真担心萧闯又说出什么不合时宜的话。还好这次萧闯转向了小戚:“戚总,如果你没离开华研,此时此刻应该正在香港喝香槟吧?”
小戚冷笑一声:“这可难说,刚才电视上站在谭启章身边的没几个我和庆华认识的,好像已经换过不止一朝一代了。讲句难听话,假如我不离开华研,下场没准儿比庆华还惨……”
谢航暗气这小戚讲话确实够难听,小戚也察觉裴庆华脸色有异,忙转而问:“哎庆华,如今你已经出来了,准备什么时候去找谭启章?”
裴庆华捏着筷子的手一时僵在半空,放下后他才缓缓摇摇头。
小戚不解:“你的意思是……没想好?还是……不打算找他?”
裴庆华没回答,他夹起一块烧肉放在小碟里,摆弄几下却好像没有吃的意思。小戚打起精神说:“我真得感谢庆华,是你在关键时刻帮了我两次,要不然绝对没有我的今天!”
“哪两次?”萧闯问。
“头一次你清楚啊。当时庆华刚进去,华研人心惶惶,庆华托你给我带话,让我及早出来自己干。可我哪儿有本钱啊,我就去看庆华。庆华让我找两个人,其中一位就是你嘛。庆华说他有几笔大额存单,既然没被他们翻出来就说明是你替他收好了,让我找你要存单;另一位就是庆华的姐姐,因为存单上写的都是他姐的名字,让我找他姐要身份证把钱取出来。十万块钱呀,而且是1994年的十万块,要是没那笔钱我这公司根本办不起来……”
谢航打断小戚:“这事我们都知道。我理解萧闯的意思,他是不觉得这叫‘帮’,老裴拿出十万块钱和你一起办公司,这是他的原始投入,不是借你一时急用,所以不该算‘帮’你。”
小戚忙摆手:“没错没错,反正你们懂我意思。不过庆华第二回帮我你们肯定不知情,这事我没跟任何人讲过。公司开起来以后我完全不知道该做什么,没头苍蝇似的乱打乱撞,靠倒腾电脑、打印机之类混日子。我一想这样不行,没前途嘛,就又去看庆华。庆华先跟我提了两个字——软件,他说信息化的第*阶段是从无到有铺硬件,所以是造电脑、卖电脑的黄金时期;但有了电脑还要用起来,这就是信息化的第二阶段——软件的黄金时期。这道理我明白,当初学的也是这个,但软件的范畴比硬件大得多。创业这事不怕没基础,就怕没方向,朝哪方面走我是两眼一抹黑。杀毒软件?汉化软件?还是银行、税务之类的行业应用?庆华就又跟我提了三个字——Y2K……”
“什么K?”萧闯没反应过来。
“Y2K,就是‘千年虫’。”谢航解释,“很多软件都是用两位数字标识年份,这样等2000年到来程序就无法识别究竟是2000年还是1900年,像银行计算利息就会报错,类似的问题不计其数,得一行一行检查修改程序,工作量难以想象。我们IEM专门成立个部门做这业务,招了一大批人还忙得要死。”
小戚兴奋地一指萧闯:“你看,到现在你还不了解‘千年虫’,可老裴跟我提是在什么时候?四年前,1994年!这叫什么?这就叫高瞻远瞩、远见卓识!老裴就是我的指路明灯。谢航是圈内人肯定清楚,捉‘千年虫’这活儿其实没什么技术含量,关键是要下手早。项目接得多,经验就多,手熟而已。我的公司按说基础很差,但就因为比别人抢先瞄准这个方向,名声打响了,现在项目多得做不过来。我就跟下面人讲,以前是咱们求客户,如今是客户求咱们,咱们得精挑细选,给钱少的不接,复杂啰唆的不接。不瞒你们说,这钱赚得真是……”说到此处小戚戛然而止,之前的喜形于色瞬间变为低调内敛,含混接一句,“……总算解决了温饱问题。”
萧闯反过来一指小戚:“如此说来你确实应该好好感谢老裴。怎么着,还不快敬人家一杯!”
。”
【前言】
后记
明天会更好
写完全书*后那个“好”字,身心都有一种被彻底掏空的感觉。上一次写三部曲已经是十几年前,《圈子圈套》故事情节涵盖的时间跨度是32个月,而从酝酿到完成恰恰也用了32个月。相比之下,这套三部曲的时间跨度是28年,从写下第*个字到完稿仅用了一年半。
2018年5月19号我写完第*部的初稿,第*时间通过视频告诉父亲,父亲很高兴,面色红润地向我一竖大拇指,说:“真棒!”宛若我幼年时告知父亲我新取得某项成绩时他的模样。只有天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第二天一早我竟接到哥嫂突然发来的消息——“爸走了!心梗!”哀痛欲绝之际我脑子里总有个声音说:“真不该写得这么快,要是一直写下去,爸就会一直等下去……”
9月份强打精神开始写第二部,因为生怕这一册写完又会带来什么不测,便盘算写得慢一点,甚至磨磨洋工,但竟像身不由己反而越写越快,一行行字句不似写出来却像是倾倒而出,仿佛刹不住脚。第二部用了三个月,第三部只用了80天。我想,也许是父亲在冥冥之中期盼早日看到我的新书吧。
2018年发生了很多大事、出现了很多变化,这些事件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将是深刻而久远的,于我本人如此,于很多人如此,于国家于民族也如此。在这种时刻非常有必要转头向后看一看,审视一番自己、同胞和国家所走过的路。看清楚自己从何处来,有助于选择向何处去。往回看的目的在于朝前走,绝不是为了向后退。
1990——2018,是中国近百年来发展*快、变化*大的时期。如果不考虑大批因国企改制而下岗失业的人群,九十年代是很美好的;如果不考虑大批在金融危机与国进民退中蒙受损失的人群,零零年代是很美好的;如果不考虑大批在生活重压下喘息挣扎的人群,一十年代是很美好的。但无论美好与无奈、狂欢与落寞、收获与付出,这都是我们所亲身经历的时代;无论大与小、现实与荒诞,这都是我们的时代。
书中的人物并非在一年半之前忽然凭空出现在我脑海里,他们一直与我共处于同一个时空,我们的人生轨迹时而并行时而交织,今后也将继续相伴前行。裴庆华是1983年从山西到北京读大学,那一年我到位于海淀黄庄的北大附中读高中,距他的大学校门和我的高中校门不远便是中关村一条街,我们一起目睹了“两通两海”的初起与勃发;萧闯、谢航和我都是86级大学生,也许我们还曾在同一间教室里补习过托福或GRE;我毕业后第*份工作是在联想集团,那时的联想正和裴庆华所在的华研电脑并肩向海外洋品牌宣战;后来我跳槽到一家做软件的外企,也许曾和谢航所在的IEM联手向客户提供过软硬件集成方案;九十年代末我在西门子,望京小区外面新开的那家网吧幕后老板可能正是萧闯;非典过后我曾在知春路上的坤讯大厦开公司做网站,西边不远便是裴庆华的汉商网,楼下的咖啡馆里谢航可能正与某位创始人谈融资,而我的网站恐怕也为萧闯的广告联盟贡献过一些流量;2007年我在中关村图书大厦为《圈子圈套》第三部搞签售,不远处的汉商大厦里裴庆华正和团队庆祝在纳斯达克上市,小创游戏的几个巨型人偶正在街口推广刚发布的游戏;2017年我走访上地软件园,也许裴庆华刚和那家声称搞无人驾驶汽车的创业团队谈崩,正对着街边杂乱无章的共享单车愤愤然无语。
如果是同龄人,上面的“我”很可能也是“你”,因为我们都曾共同走过。
如果是年轻一族,你可以从书中看到父兄曾走过的路。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机遇,也有各自的挑战。即便你不是小平南巡后下海的“九二派”,即便你没有抓住传说中的“519”行情,即便你没有在2005年、2009年或2015年买房,即便你没有在方兴未艾之时投身于证券行业、快速消费品行业、房地产行业、互联网行业、手机行业、游戏行业、零售与流通行业、医药健康行业、文化影视行业,只要你愿意做一个开拓者而不是享受者,只要你愿意做一名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你仍然可能在时代中占据一席之地、无负于这个时代。
这个时代给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天时,再加上弥足珍贵的地缘政治机遇带来的四境安宁这一地利,尤其重要的是秉持对外开放、对内不折腾所带来的人和,使生逢这个时代的我们得以享受到和平与进步,这真是我们的幸运;但也可能令我们产生一种错觉,把侥幸当作必然、把间歇当作永恒,误以为和平与进步理所当然是不变的常态。
书中的主人公在九十年代各自施展浑身解数求的是自立,这也是人生三十岁*普遍的目标;在新千年的头十年裴庆华们图的是自强,他们要建立属于自己的事业,在社会上谋求自己的位置;而在近十年里他们寻求的是自洽,在己身、家庭、企业、社会多重角色中探索一种平衡,以期与这个世界、这个时代和解,所谓的五十而知天命便是如此。
他们在少年时都曾受男女排精神的感召而高喊过“振兴中华,从我做起”的口号,那时他们关注的仅是前面四个字,血气方刚只想着对国家负责。走上社会后才真正懂得更重要的是“从我做起”,首先要对自己负责,然后是对身边的人负责、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负责。待他们步入中年、事业有成之后才重新迸发出一种久违的责任感,要对这个社会负责。这不单是几位主人公经历过的人生阶段,而是身处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走过的成长道路。
除了三位主人公,书里刻画了众多形形色色的角色,丰富多彩正是我们这个时代区别于往昔的特色。想当年老辈人*常问与被问的都是这句“你是哪个单位的”,那时的人都被拴牢在户口簿与档案袋中没有多少选择余地。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得以摆脱束缚自由流动,社会开始呈现出千姿百态,而技术演进、行业变迁、市场兴衰益发加剧了不确定性。早年令人膜拜的先行者后日却沦为阶下囚,昔日呼风唤雨的弄潮儿事后却被证明只是个玩火者。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屡见不鲜且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扼腕唏嘘之余慢慢发现其实这种更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