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黑之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暗黑之门

正版全新

37.24 4.2折 88 全新

库存5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 罗里·科马克,[英] 理查德·奥尔 著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ISBN9787510464966

出版时间2019-12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88元

货号992351

上书时间2023-10-16

军迷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书    名】 暗黑之门
【书    号】 9787510464966
【出 版 社】 新世界出版社
【作    者】 [英] 罗里·科马克,[英] 理查德·奥尔 著
【出版日期】 2019-12-01
【版    次】 1
【开    本】 16开
【定    价】 88.00元

【编辑推荐】 
一部比007电影更为跌宕起伏的情报故事,从阿斯奎斯到丘吉尔,再到撒切尔和卡梅伦,唐宁街10号黑门背后的暗色地带,犹如国际政治中的月之暗面,风光显赫的历任英国首相,在此导演着一幕幕情报大战。不一样的首相,不一样的政治,不一样的风云

【内容简介】 
情报对唐宁街而言极其重要。在超过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唐宁街10号发动的秘密战争以高昂的代价避免了冲突、失败的发生,延缓了大英帝国的衰落,但常常在误导敌人的同时也误导了朋友。情报还能拯救首相们的性命,让暗杀计划落空。但间谍丑闻同样能让政府垮台。遍布阴谋和猜忌的情报世界滋生了偏执与恐惧。它能毁掉一名首相,甚至让唐宁街10号自身变得千疮百孔。

现代英国情报部门于1909年成立之时,首相们还是情报世界的门外汉。他们对于运用情报毫无经验,有时甚至造成灾难性的后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温斯顿·丘吉尔预见到了情报领域将发生深刻的变革,并将情报部门纳入了政府核心。丘吉尔的战时政府成了未来首相们的情报学校,克莱门特·艾德礼、安东尼·艾登、哈罗德·麦克米伦和亚历克·道格拉斯-霍姆都深受其影响。

他们的秘密遗产得以延续。玛格丽特·撒切尔、托尼·布莱尔和戴维·卡梅伦都对间谍和特种部队充满了狂热。虽然英国政治领袖常常装作不知道某位首相所称的“奇怪的阴暗世界”,但是唐宁街无疑与其脱不了干系。鲜有关于狂热的业余情报爱好者*终步入歧途的故事。然而,这本书揭露了这样的事实:某些*大胆、*具争议性的情报行动背后的直接操纵者正是唐宁街10号。

作者查阅了来自白厅和华盛顿的*新解密文件,再现了一段尘封百年的新奇而精彩的隐秘历史。从妇女参政权论者到ISIS,从退位危机到伊拉克战争,本书展示出历任英国首相如何运用情报应对战争或和平时期的各种挑战。

【目录】 
缩略语和缩写词 / III

简 介 / VII

第*部分 情报局创立始末

1. 赫伯特·阿斯奎斯、戴维·劳合·乔治和安德鲁·博纳·劳

(1908—1923) / 3

2. 斯坦利·鲍德温和拉姆齐·麦克唐纳(1923—1937) / 31

第二部分 战争风云

3. 内维尔·张伯伦(1937—1940) / 61

4. 温斯顿·丘吉尔(1940—1941) / 86

5. 温斯顿·丘吉尔(1942—1945) / 116

第三部分 冷战中的对峙

6. 克莱门特·艾德礼(1945—1951) / 145

7. 温斯顿·丘吉尔(1951—1955) / 174

8. 安东尼·艾登(1955—1957) / 200

9. 哈罗德·麦克米伦(1957—1963) / 228

10. 亚历克·道格拉斯-霍姆(1963—1964) / 261

【文摘】 
1941 年9 月6 日是一个星期天,温斯顿·丘吉尔站在新落成的布莱切利园外的一堆砖块上。在这白金汉郡的郊外,德国恩格尼码密码机的神秘机制将被层层破解。译码员每一天的工作成果都将提供给身处唐宁街,内心充满期待的首相。如今,丘吉尔心有感慨,他向译码员表达了自己深深的谢意,并向他们解释他们如何改变了政府高层的决策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10 年之后,在即将步入杖朝之年时,丘吉尔重归唐宁街。他对情报的兴致并未减退。1952年,在丘吉尔的指示下,绝密间谍飞机盘桓于莫斯科上空拍摄照片。在飞过明斯克和利沃夫上空时,他的航空情报“使者”遭到了苏联密集防空炮火的阻击。

丘吉尔同样喜欢隐蔽行动。1953 年,他欣然对中央情报局和军情六处推翻伊朗政府的一次行动娓娓道来。此举凸显了情报不仅仅是英国领导人了解世界的秘密之窗,还是他们谨慎操控世界的一种手段。1956 年,狂躁的安东尼·艾登成了丘吉尔的继任者,艾登神经质且饱受疾病困扰,在一通电话中咆哮着要让军情六处干掉埃及总统纳赛尔。哈罗德·麦克米伦的政府则起草了一个针对多名叙利亚领导人的暗杀计划,他称这个计划“异常艰巨”。有一个名单,上面是历任首相希望垮台的外国领导人,亚历克·道格拉斯–霍姆也利用英国情报机构将埃及总统苏加诺加进了这个名单。然而,当哈罗德·威尔逊要求了结乌干达独裁者伊迪·阿明时,政府官员们报以巨大的惊恐,并拒绝就此做可行性分析。秘密情报局冒着巨大风险行动时,往往是奉首相之命行事。

哈罗德·威尔逊激发了情报的阴暗面。他确信,潜伏在军情五处和军情六处的阴谋家,特别是国防部那些叛变的将军,都在密谋颠覆他的政府。他被南非情报机构BOSS 吓得够呛,于是转而与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发展亲密的私人关系。“水门事件”后,一些官员介入调查中央情报局参与的非法行动,他与他们进行会谈时,认可了他们所说的中央情报局并没有将其在伦敦的一切行动告知英国当局的说法。但是他仍然对秘密世界深深着迷,并且认为唐宁街的情报机器颇具价值,而且就如在牛津大学担任初级研究员时一样,他致力于与情报分析员就细节要点展开学术辩论。

情报使不止一位英国首相陷入险境。就在到达唐宁街的头几个星期里,玛格丽特·撒切尔坚持介入联合情报委员会,以更好地了解高层获取的情报从何而来。仅仅三年后,正是一次与马尔维纳斯群岛事件类似的重大情报失察险些终结了她的政府。约翰·梅杰则发现他自己不得不面对对伊售武事件,数位卷入其中的大臣一直在想办法掩盖军情五处和军情六处控制武器出口公司的事实。司各特勋爵后续的调查只揭露了这个阴暗故事的冰山一角,并且导致梅杰政府差点儿在下议院丧失多数席位。托尼·布莱尔的执政期则充斥着围绕情报展开的公众激辩。虽然他在北爱尔兰缔结《贝尔法斯特协议》时成功动用了情报,但对他在伊拉克问题上不当使用情报的指责终将使他名誉扫地。他鲁莽地决定公开使用情报为伊拉克战争正名,结果却事与愿违。2005 年,在伊拉克搜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行动宣告失败,险些让他提前结束任期。而且布莱尔政府的遗毒致使戈登·布朗和戴维·卡梅伦也被指控助纣为虐,令二人焦头烂额。就在*近,美国国家安全局的泄密者爱德华·斯诺登披露的海量情报重塑了戴维·卡梅伦、贝拉克·奥巴马和世界上其他领导人包括安吉拉·默克尔之间的关系。在因告密者频出,惊人内幕不断揭露,情报工作越来越受限的时代,英国首相们生活在对情报“反作用力”的持续恐惧中。

无论好坏,情报对首相们至关重要。情报可能只是改变他们想法的一个因素,但是它可能很关键、很私密,常常能反映出他们的对手是如何看待他们的。2 情报可以预警未来可能发生的危险事件,而且的确让伦敦免遭重大恐怖袭击。它有助于阻止战争,即便真的发生战争,也可能影响胜负结果。但是情报也可能被滥用,使预想的政策诉求看似合理。通过在幕后以无形的手操控事件,秘密世界还能帮一位首相化解巨大的窘境。当某位领导人利用情报在国内或国外干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时,它又成了一剂诱人的万灵药。而在情报变成黑暗力量的时刻,它能将首相们全都吞噬。

但首相和情报之间的关系还是变得密切。唐宁街10 号和英国情报机构之间的联系亲密到如秘密般无法言说,对英国当权派来说至关重要。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的秘密盒子如潮水般涌向唐宁街10号——红色盒子存着军情六处的材料,而蓝色盒子则装着国家通信总局拦截的信件。经内阁大臣筛选后,*优质的情报资料会被放在一个带有条纹的,被称为“老细刺鱼”的特殊盒子里(表示细刺鱼的单词stripey 和表示带有条纹的单词striped 很相似),以使首相能够第*时间注意到。自英国情报机构于1909 年成立以来,首相和秘密世界之间的关系从审慎合作转变成了首相集中决策。这个故事传递出一条很清晰的信息:情报机构不是粗放式的草台班子,亦不是被通往政治权力的通道远远排除在外的说不清道不明的生意部门。多数*惊心动魄的情报活动和*危险的隐蔽活动都与唐宁街10 号直接纠缠在一起。情报是英国核心行政部门跳动着的心脏,而且始终在唐宁街著名的黑色大门之后占据着特殊的位置。

对秘密情报的运用是英国暗黑治国术中的一种。但是20 世纪初的几位首届还只是笨拙的情报新手。相对而言,他们还是阴暗的谍报活动和秘密战争的门外汉,对情报这一课题漠不关心,或完全持怀疑态度。在他们真正使用情报的时候,更是令人不可思议地表现出生疏和幼稚。1909 年,当赫伯特·阿斯奎斯主持建立现代英国情报部门时,他对情报事务表现出来的兴趣还不如对自己的情妇高。戴维·劳合·乔治和斯坦利·鲍德温则尝到了英国战时重启的密码破译行动的甜头,但他们不懂节制,不仅将拦截到的德国情报公布出来,还将美国和俄国的情报公布出来,暴露了情报来源,更让情报机构的工作人员十分苦恼。英国的首任工党首相拉姆齐·麦克唐纳担心情报部门会阴谋推翻他的政府,因而与它们保持着距离。当勇敢的德国人冒着生命危险亲自拜访唐宁街、提供无价的情报时,内维尔·张伯伦却自大地不予理睬。相反,他更愿意相信来自希特勒同情者的外交报告,因为这些报告能够强化他的先入之见。

1940 年,丘吉尔改变了这种对立的情况。20 世纪中叶,一场丘吉尔主导的情报革命席卷而来。五年之间,英国命运未卜,而情报,尤其是由布莱切利园提供的超级情报,常常能使英国在军事行动中占得先机。丘吉尔十分看重那些能够向权力高层说出实情的情报机构首脑:他认为道格拉斯·黑格爵士在第*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失败应归咎于懦弱的情报官员。“政策之所以失误,就是因为他们受到某种诱惑,只对首脑说他*爱听的话。”丘吉尔后来分析道。他在首相任期与秘密世界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其中一个特别重要的人物就是军情六处局长斯图尔特·孟席斯。孟席斯有时甚至在半夜被丘吉尔召见。首相沉溺于情报之中,而且更重要的是,他竭尽全力确保政府高效利用情报。

丘吉尔易于冲动,但这个性格特点在某种意义上也成就了他。正如大卫·雷诺兹在其权威研究中表达的观点,鲍德温和张伯伦二人都将丘吉尔排挤出政府,这是有原因的。丘吉尔富有想象力、勤奋、活力充沛,并且口才极佳,但他缺少判断力和智慧。劳合·乔治持有十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在出现突发事件时,丘吉尔的洞察力和想象力显得十分重要,应该被运用到极致,但应该对他保持警惕。4 丘吉尔过分的热情也导致他与参谋长们之间产生了摩擦。参谋长肩上责任重大,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也确实偶尔出现疏忽。然而他操纵情报力量的决心不仅让政府核心发生了转变,也让英国治国之道的本质发生了改变。5

丘吉尔积累了无与伦比的大量情报工作经验。他在第*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海军大臣时,亲眼见到过英国顶*的译码员如何工作。在两次大战之间的岁月,他已经对情报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不断地推动其发展。1940 年5 月,他上任成为首相,终于拥有了自高层改革政府工作程序的权力。他要求看到军情六处战地特工和布莱切利园提供的第*手情报资料。此举激怒了参谋长们,并且触发了白厅情报评估机构的改革——联合情报委员会来到了舞台中央,直到今天仍然运转良好,其成功的基础就是在当时奠定的。另外,冲动的丘吉尔是一个行动派。他不但致力于让间谍直接服务于唐宁街10 号,而且促使特别行动和隐蔽战争成为新焦点。他对“*有趣”和古怪的事物很有兴趣,从钦迪队(远程渗透组)和敢死队,到特别行动处和著名的特种空勤团,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他改变了英国对待战争的方式。6

丘吉尔的战时政府本身就是一所情报工作学校。在他的周围,英国未来的领袖们学习情报业务及其在治国实践中的重要性。此后的数位英国首相——皆在丘吉尔的战时政府收获了大量经验——也理解情报资源的价格,以及情报决定事件走向的力量。经过情报和政策操纵方面的复杂培训后,丘吉尔的继任者们认识到,在英国风雨飘摇的危险时期,情报是任何一位领袖的利器。对江河日下的大英帝国而言,情报机构是其“高明手腕”的一部分,它能够在殖民地丛林战争中力挽狂澜,能使英国在对抗苏联的战略部署中占据上风,甚至能对华盛顿和布鲁塞尔方面瞒天过海。7

丘吉尔和克莱门特·艾德礼是一个奇特的二人组。作为丘吉尔的战时副手,艾德礼在他刚上任的几个星期看似对情报兴趣并不强烈,甚至面对一些敏感问题,如关押亲纳粹者时,也波澜不惊。8 早在1940 年秋天,他就提出让一个单独的部门来协调和改进情报工作。9 后来,他牵头对战争中*黑暗的事件,即在抵制纳粹活动中有盖世太保渗透至英国发起了调查。虽然公众认为艾德礼胆小怕事,但他其实内藏锋芒。1945 年之后,他不动声色地批准了数起针对铁幕国家及中东国家的隐蔽行动。他对军情五处在针对安全官员进行正面调查,以及打击国内反颠覆势力方面的重要性表示认可,甚至不惜挫伤工党后座议员。*重要的是,他完成了丘吉尔未竟的事业,发展了新机制加强唐宁街对情报机构的控制。确实,在1951 年,艾德礼通过着意搜集国家共同记忆库信息,吸收了过去10 年的经验,完成了丘吉尔的革命,利用情报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力量制定国家政策,第*次在英国建立起内部联系密切的情报社区。10

安东尼·艾登和哈罗德·麦克米伦同样见识到了战时情报机构日益壮大。尤其是艾登,他因为特别行动处长期与他作对而大为光火,这种情况有时会导致他出台平行外交政策。1942 年,在又一次荒谬的对峙中,艾登没好气地掷下话:“我到底是不是英国外交大臣?”但一旦入主唐宁街10 号,无论是艾登还是麦克米伦,便都认识到了情报的价值。他们还认识到美国正悄悄地利用中央情报局,通过清除显性干预带来的政治、经济和军事限制以扩大其影响力。相应地,英国首相们在发起隐蔽行动的同时,也与艾森豪威尔及肯尼迪达成了交易,在英美共同打击纳赛尔和苏加诺的秘密战争中,英国方面向白宫输送着情报。11

时间更近的首相们当然从来没有在丘吉尔或艾德礼的手下供职过,但在唐宁街10 号继承了他们的政治遗产。丘吉尔坚定地将情报机器引入唐宁街,他的搭档和直接继任者艾德礼虽不如他铁腕,却极大地强化了内阁大臣对秘密世界的集中控治,并且使国家安全机构开始转向精细化。他们一起建立起情报社区,首次使之成为英国首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后,情报成了英国首相不断加强的“总统主义”的一部分。哈罗德·威尔逊对情报抱有一种奇怪的爱恨交织的情感,他的内阁大臣伯克·特伦德则延续了丘吉尔的道路,在情报机构与权力中心之间搭建桥梁。威尔逊执政时,内阁办公室与情报机构之间的关系变得盘根错节,以至于特伦德设立了一个新的职位,称为“内阁办公室协调员”,以协调双方的工作往来。让威尔逊感到高兴的是,首位内阁办公室协调员迪克·怀特曾先后担任军情五处局长和军情六处局长——都是十分令人艳羡的职位。

20 世纪,随着总理、总统、首相的权力不断增长,情报机构的力量也在增强。在这种背景下,特殊政策顾问、舆论导向专家等职业开始兴起,首相越权现象也呈上升趋势。举一个典型的例子,爱德华·希思设立了由维克托·罗斯柴尔德(“二战”期间任职于军情五处,负责向各情报机构反馈信息)管辖的中央政策检讨参议小组。玛格丽格·撒切尔则走得更远,她任命珀西·柯利达为她的私人外交政策顾问兼联合情报委员会主席。因为不满于军情五处和外交部的“庸才”不愿意与她眼中英国人的敌人交锋,撒切尔甚至在唐宁街周围建立了一个秘密情报网。此种做法与“伊朗门”事件期间时任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违反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禁令,对伊秘密销售武器十分类似。在白厅和华盛顿,情报机构让西方领导人获得了某种特权,得以实施“可否认的”(后文简称“可否”)秘密外交政策。12

到21 世纪,情报和政治领导权终于合二为一。托尼·布莱尔先后在波斯尼亚、伊朗、塞拉利昂和阿富汗开战。这都需要获得英国情报机构的支持。讽刺的是,他没能理解情报的运作,他对情报施以个人控制的固执,加上接踵而至的灾难,都促使英国进一步重塑情报机构和外交政策之间的联系。戈登·布朗和戴维·卡梅伦正式将他们自身与情报机构之间的关系制度化,后者仿效美国建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英国历史上第*次,卡梅伦每周在一种激励促动型氛围中定期会见三位情报机构首脑及重要决策制定者,他甚至自称“情报大臣”。13

对于英国历任首相而言,*大的梦魇就是情报机构的过往阴魂不散。一支由“删除者”和审查员组成的安全部队常年在英国政府历史的诸多分界线上巡视,以期保护唐宁街方面免于此类尴尬。解密封存了75 年或100 年的秘密档案可能会导致陈年丑闻败露,这样做便可以使真相大白的过程缓慢可控。*终,在基尤的国家档案馆里,在破败的文件和学术资料中,过往的风云际会能够安全地接受检视,毕竟可能出言不慎揭露真相的目击者已久不在人世。但是首相们偶尔会面对他们的前任不可告人的秘密。其中再没有比“对伊售武”事件关注度更高、更危险的了,约翰·梅杰政府险些因此倒台。14

“丑闻是政治中*令人不快的经历。”伯纳德·多诺霍指出,他曾担任威尔逊和卡拉汉的高级政策顾问。1977 年9 月,据*新报道揭露,情报部门密谋发起颠覆行动乃至推翻首相,这便是“威尔逊阴谋”。多诺霍补充道,这些事件将“惊惧的政客,歇斯底里、自以为是的公务员和道貌岸然、满嘴谎话的记者”刻画得淋漓尽致。15长久以来,情报丑闻让唐宁街10 号的历任掌舵者度过了无数不眠之夜。艾德礼几乎刚一上任就遇到“原子能间谍案”被曝光的问题。艾伦·纳恩·梅和克劳斯·富克斯两名英国政府雇用的战时科学家,似乎将西方国家的新式超级武器(原子弹)的秘密泄露给了莫斯科方面。1949 年8 月,斯大林先英国一步引爆了一枚原子弹,英国议会不得不尴尬地面对来自公众的大量质疑,唐纳德·麦克林和盖·伯吉斯于1951 年秘密飞往苏联,更是令情势雪上加霜。几年之后,艾登发现,安全丑闻的发生总是犹如平地惊雷,令人猝不及防。

1956 年,苏联领导人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海军蛙人“破坏者螃蟹”在开始执行一项危险的秘密任务时离奇死亡,军情六处无法向政治当局恰当地做出澄清,艾登却笨拙地试图回避问题。这起事件促使英国政府开始审查首相对秘密行动的批准是否合理,并建立起新机制评估随之而来的政治风险。1963 年的普罗莫富事件对唐宁街而言是一个决定性的时刻。它不仅使得麦克米伦提前结束他的首相生涯,还预示着媒体对待秘密事件的态度将会发生改变。直到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投下的长长阴影已经使得记者在处理情报问题时变得小心谨慎,有了安全意识。但是到20 世纪60 年代,中央情报局特殊行动处爆出一系列丑闻,媒体又蠢蠢欲动,如饥似渴地搜寻关于间谍活动的猛料。1960 年5月,美机驾驶员加里·鲍尔斯驾驶的U–2 高空侦察机被苏军导弹击落,对麦克米伦造成了极大的震动,导致他极力促成的巴黎峰会因赫鲁晓夫的离开而草草收场。随后中央情报局发起了灾难性的冒险即“猪湾事件”,使得肯尼迪在就任总统后的头几个月中陷入严重的名誉危机,其判断力受到质疑。普罗莫富事件同样牵扯到英美两国,心急如焚的FBI 调查员抵达伦敦,对肯尼迪是否见过克莉丝汀·基勒这一微妙事件展开调查。麦克米伦一向热衷于像爱德华·希思一样伪装出沉稳的样子,试图让人觉得在媒体的推动下,首相、政治界和秘密世界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但如今的事态让他觉得极为窘迫。这种变革之风是他不乐于见到的。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