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天天读,哲学经典)套装五本
  • (经典天天读,哲学经典)套装五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经典天天读,哲学经典)套装五本

正版全新

101.08 5.2折 193.4 全新

库存3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德】尼采 著,【台】刘崎 译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7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纸张轻型纸

定价193.4元

货号1894866

上书时间2024-02-24

享阅心理学书城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书    名】 (经典天天读,哲学经典)套装五本
【书    号】 23783243
【出 版 社】 哈尔滨出版社
【作    者】 【德】尼采 著,【台】刘崎 译
【出版日期】 2015-07-01
【开    本】 16开
【定    价】 193.40元

【编辑推荐】 
本套哲学经典本,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尼采为19世纪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和生命哲学主要代表之一,被认为是世界*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著作对20世纪的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

        作为古希腊文化景仰者的尼采,对于现有人类历史抱有极其悲观的想法,在提出对超人的预言后,他宣布了上帝的死亡。在《上帝之死》这本书中对基督教的传统道德观念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对基督教的历史渊源进行剖析,尼采认为根本没有基督教,基督教是伪造和谎言构成的,这种空前的说法曾震撼了整个世界。这是一本让你读起来爱不释手的哲学经典,从中可以领略到伟大思想家那超前且精妙深奥的思想。

        《快乐的知识》是尼采后期的重要作品。创作于尼采大病初愈之时。本书浓缩了尼采思想的精髓,对诸如生命、个体与群体能、爱情、文艺、哲学、科学、道德、法律、宗教、社会发展等问题都进行了简明而深刻的论述,语言凝练而隽永,思想鲜明而锐利,行文多为警句或短诗,思想火花处处闪现,令人读后有痛快淋漓之感。 

        《瞧!这个人》是尼采因病神志不清以前,对自己主要著作和思想主张的总结和阐释。书中尼采以其主要著作为线索对自己的思想主张进行描述。这是一部别开生面的以思想为核心的自传,同时又是阅读尼采其他著作、理解尼采哲学思想的指导书。本书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完全采用直译法”,力求尽量还原尼采所写、所想,是尼采著作中难得的译本。另外,本书的早期版本在我国台湾地区出版发行,这也是尼采著作中文译本中较为独特的。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里程碑式的作品,包含了尼采全部的思想精华。书中尼采假借古代波斯拜火教始祖查拉图斯特拉之名,模仿圣典的文体,说出自己的哲学思想。本书正文部分共4卷80章,记述了查拉图斯特拉的经历和逸事,以故事明哲理,其中表现了尼采崇敬人生、批判旧价值、热爱命运的精神三形态,以及超越自我、创造新价值、追求真正人生意义的“超人”精神。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的第壹部出版的著作,兼有文化史论和哲学论著的两重特点。尼采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在本书中,尼采认为希腊悲剧的本质是阿波罗精神和狄俄尼索斯精神的合一,二者相比较,狄俄尼索斯精神(音乐精神)更重要。因此,尼采进一步说:“悲剧诞生于音乐精神。”

【内容简介】 
尼采文集共五本书《快乐的知识》、《上帝之死》、《瞧!这个人》、《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悲剧的诞生》。

        《快乐的知识》是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著作之一。尼采用格言隽语的形式,以明快的节奏,分五部分阐释了他的哲学思想,语言优美,寓意深刻。书中附有译自英文和日文的尼采研究文章,便于读者准确地理解尼采的哲学思想。本书旨在让读者通过阅读,有所思考,并从中体会生命的美好。

        《上帝之死》以特有的诗性语言对人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剖析,对基督教的历史渊源进行剖析和批判,重新诠释信仰的真谛。书中附有译自英文和日文的尼采研究文章,便于读者准确地理解尼采的哲学思想,是了解尼采哲学思想和宗教观的重要作品。

        《瞧!这个人》是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自传式作品。尼采把自己一生思想精髓的结晶过程写入书中,用大胆、奔放、*、直接的笔法描述自己,把繁杂晦涩的思想用简洁凝练、生动鲜活的诗化语言表达出来。书中附有译自英文和日文的尼采研究文章,便于读者准确理解尼采的哲学思想。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德国哲学家尼采里程碑式的作品,用优美的语言,以散文诗的形式,阐释了他的哲学思想,谱写了自由主义的人性之歌,呼吁人们追问生命的真谛,活在当下。本书不仅具有睿智的思想,也是德语美文的代表作品之一,旨在让读者通过本书,找寻人生的真谛,获得快乐的源泉。

        《悲剧的诞生》青年尼采以丰富的想象力,将古希腊的悲剧神话融入哲学的智慧,提出希腊悲剧的两大精神——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鼓励人们用充满活力的创造精神,打碎宁静庄严掩盖下的假面具,重新描绘乐观、阳光、昂扬向上的生命底色。

【目录】 
《快乐的知识》

目 录

译 序 001 

嘲谑、阴谋与报复 001

一 邀请 002

二 我的命运 002

三 无惧 002

四 对话 002

五 致贞洁者 003

六 世俗之智 003

七 手册 003

八 第三层疮痂 003

九 我的玫瑰 003

十 轻蔑者 004

十一 谚语 004

十二 致爱光者 004

十三 致舞者 004

十四 勇者 004

十五 迟钝 004

十六 精益求精 004

十七 雄辩者 005

十八 狭窄的灵魂 005

十九 玩弄女性者 005

二十 值得一思 005

二一 谨防高傲 005

二二 男人与女人 005

二三 注释 005

二四 悲观的医疗 005

二五 一个请求 006

二六 我的残酷 006

二七 彷徨者 006

二八 勉励初学者 006

二九 自我为中心的行星 007

三十 邻近 007

三一伪装的圣者 007

三二 奴隶 007

三三 孤独者 007

三四 塞涅卡,一个高贵的人 008

三五 冰块 008

三六 早期的作品 008

三七 慎重 008

三八 虔诚的人如是说 009

三九 夏季 009

四十 不嫉羡 009

四一 赫拉克利特学说 009

四二 过于拘谨的警语 009

四三 忠告 010

四四 通过 010

四五 众神 010

四六 评厌烦者 010

四七 坠落 011

四八 大自然的静寂 011

四九 哲人之言 011

五十 一个虔诚的心愿 012

五一 他失去了头脑 012

五二 书写的脚 012

五三人性,一切太人性的 012

五四 致读者 013

五五 现实派画家 013

五六 诗人的虚荣 013

五七 尝试抉择 013

五八歪曲的鼻子 014

五九 笔在删涂 014

六十 崇高的灵魂 014

六一 怀疑论者的话 015

六二 瞧!这个人 015

六三 星的道德 016

卷一 017

1 诠释存在意义何在的导师 018

2 理智的良知 020

3 高贵和卑贱 021

............

《悲剧的诞生》 

天才尼采的悲剧 001

批评的回顾 001

一 003

二 005

三 007

四 008

五 011

六 013

七 015

悲剧诞生于音乐精神 019

一 021

二 027

三 032

四 036

五 041

六 048

七 053

八 060

九 068

十 077

十一 082

十二 089

十三 097

十四 102

十五 107

十六 113

十七 119

十八 126

十九 132

二十 141

二十一 145

二十二 153

二十三 158

二十四 164

二十五 168

尼采年谱 181

.................

【文摘】 
《瞧!这个人》

为什么我这么有智慧



我一生的幸福及独特的性格是命中注定的:用奥妙的方式来说,如果像我的父亲,我早已死了,如果像我的母亲,我还继续活着而且渐渐老了。从人生阶梯的*高层和*低层去看它的话,这双重根源是一种衰落,也是一种新生,这一点说明了我与众不同的那个中间性格和免于对一般人生问题的偏狭看法。

对上升和下落的*初象征,我比任何人都更敏感。在这方面,我是非常内行的,我知道这两方面,因为我就具有这两方面。我的父亲36岁过世,他文弱、可亲、多病,就像是一个命中注定要短命的人,一个仁慈得使人想起生命而不是生命本身的人。

在我父亲生命衰老的同一年,我的生命也开始衰老:在我36岁的那一年,我的生命力降到了*低点。我仍然活着,可是我看不到面前三步以外的地方。那时,即1879年,我辞去巴塞尔大学的教职,整个夏天,像幽灵一样住在圣慕利兹,而冬天,也是我生命中*黯淡的一段时期,也是像幽灵一样住在瑙姆堡,那时候是我生命的*低潮。《漂泊者及其影子》一书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我那时经常见到幻象,那些幻象如此真切。第二年冬天,也就是我住在意大利热那亚的第*个冬天,带来了那种几乎与极度贫血和瘦弱离不开的愉快和灵性。我在这个时期的作品是《曙光》。从这本书反映出来的完全的明朗和愉快以及理智的旺盛,不但与我身体上的极度衰弱同步,而且也与过度的痛苦同步。在七十二小时头痛和剧烈头昏所引起的痛苦中,我却具有理智上的极度清醒,然后在冷静的状态下,我想出了许多东西,可是在我较为健康的时候,反而不够细密,不够冷静来获得这些东西。

读者们可以知道,我是把理智当作一种颓废衰落的征兆,就像在那*有名的例子中所表示的,在苏格拉底的例子中所表示的一样。一直到现在,我还没有尝过一切理智上的病碍,甚至发烧以后的半昏迷状态。如果我想知道这些现象的性质和频率,我还得诉诸这方面的书本。我的血液循环很慢。没有一个人能在我身上找出发烧的痕迹。有一位医生曾经把我当神经病患者医治了一段时间,*后他说:“不,你的神经毫无毛病;我自己的神经倒有问题。”

虽然由于全身疲惫,我的消化系统极端脆弱而备受折磨,可是他们却不能在我身上找到任何局部的衰退,或者胃方面的任何机能毛病,甚至我眼睛上的毛病,时有接近失明的危险,但也只是一种结果而不是原因。因为,我在健康方面的任何改进,在我的视力方面,也会导致相当的增进。对我而言,长时期以后就会复原。但是,说来可悲,这个长时期也包括复发、崩溃与衰颓周期。这样,你们还要我说我对衰颓问题有经验吗?这些问题我是知道得非常清楚的。

甚至那种把握一般问题的精密技能,那种明察秋毫的感觉,那种见微知著的心理状态以及我所能做的任何其他事情,都是那时候开始学到的,也是那个时期的特别赐予。因为在那个时期,我身上的任何东西都被精炼化了,包括观察力以及一切观察器官。以我的经验,从病弱者的立场去看比较健全的概念和价值,反之,从丰富生命的旺盛和自信去看衰颓本能的潜伏活动,是长时期训练而成的。如果说我在某方面有所长的话,我可以说,我在这方面的确具有特长。现在,我的手是很熟练的,它具有一种颠倒乾坤的本领,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只有我才能对一切价值重新估价的*重要理由吧! 

二 

假如说我是一个衰颓者,也可以说我是一个与此刚好相反的人,关于这一点,我可以提出一个证明:我总是本能地选取适当的治疗方法而不会选取有害的那种。可是,那些衰颓者却都是选择那种有害于他们的治疗方法。就整个而言,我是健康的,只在某些细微部分,我才是一个衰颓的人。使自己处于绝对孤独以及脱离生活习惯的能力。不让自己被纵容、服侍和照顾的自制力,所有这些都表示出在关于*需要的东西方面,我本能上的绝对确定性。我把自己置于自己的掌握之中,我恢复我的健康:像所有生理学家所说的,要达到这个目的,成功的第*个条件是这个人本身是健全的。

一个在本质上病态的人根本就不能变为健康的,靠一个人自己努力去变成健康,那更是不可能。另一方面,对一个内在健全的人而言,疾病甚至可以作为生命的有力刺激品,作为生命旺盛的刺激品。我就是以这种态度来看待我长时期的疾病:我好像重新发现了生命,包括我的“自我”在内。我在某种方式之下,尝过一切美好甚至惊奇的东西,可是别人在同样方式之下,却无法得到它们,从我的健康和生命意志中,我创造了我的哲学。

因为我希望这一点能为人所理解,所以就在我生命力*低落的那几年中,我不再是悲观主义者了:自我恢复的本能不容许一种贫乏和绝望的哲学。好,现在我们要怎样去认识“自然”中*卓越的人类呢?从下述事实中我们可以认识他们,即这种卓越的人使我们感到兴奋;他是从一个坚硬、可爱而芳香的东西中脱颖而出的。

他只享受对他有利的东西;当超出对他有利东西的范围时,他的快乐、他的欲望就停止了。他发现补救损害的方法;他知道怎样把那些严重意外事件变为对他有利的东西;凡是对他无害的东西,都使他更坚强。他本能地从他所看到、听到和经历到的一切东西中收集他的资料。

他遵循一个淘汰原则;他扬弃很多东西。无论他所接触的是书本、人或自然景色,他总有所伴;他尊崇他选择的东西,他尊崇他承认、信任的东西。他对一切刺激反应都很慢,而这种缓慢性是长久的谨慎和故意的高傲在他身上所产生的,他考验那迫近的刺激;他不会想到去接近它。他不相信“坏运”,也不相信“罪恶”,他能了解自己和别人,他知道怎样去忘却,他坚强得足以使任何东西都得对他有利。

那么请看!我是与衰颓者刚好相反的人,因为,我刚才所描写的那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我自己。

三 

这种双重经验,这种接近两个似乎完全不同世界的方法,从我的本性反映出来,我具有一个“他我”“另一个自我”:我具有一个“第二”视觉,甚至我还具有一个第三视觉。我的天性使我具有一种超越地方、民族和有限范围的眼光;我毫不费力地做一个“优良的欧洲人”。在另一方面,也许我比现代德国人,比帝国时代的德国人更像德国人。

不过,我的祖先是波兰贵族,因为他们,所以在我的血液中,拥有那么多的种族本能。当我想到在旅行中,甚至波兰人自己也会时常把我当作波兰人时,当我想到很少人把我看作德国人时,我就感到我好像是属于那些只有一点点德国人味道的人。

不过,我母亲弗朗西斯卡·欧赫娜在任何一方面,都是一个典型的德国人;我的祖母厄德慕丝也是一样。祖母的整个少年时期,都是在魏玛度过的,在魏玛时,她曾与歌德周围的人有过接触。当赫尔德去世以后,祖母的兄弟——哥尼斯堡大学神学教授克劳斯,应邀担任魏玛宫廷总监。祖母的母亲,也就是我的曾祖母,以“慕斯珍”之名经常出现在青年歌德的日记里。她的第二任丈夫就是爱伦堡的尼采总监,大战那一年,1813年的10月10日,当拿破仑及其总部进入爱伦堡的那一天,她生了一个男孩。她是萨克逊人,可是她非常崇拜拿破仑,我也如此,也许我现在还是非常崇拜拿破仑。

我的父亲生于1813年,死于1849年。在担任卢岑不远的洛肯教区的牧师以前,他曾经在阿腾堡住了几年,在那里,他负责过四位公主的教育。他的四位学生是汉诺威皇后、康斯坦丁女大公爵、奥登堡女大公爵和萨克斯·阿腾堡的泰莱莎公主。他非常忠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从威廉四世那里,他获得在洛肯的生活费用。1848年事件,使他非常伤感。因为我生于10月15日,也就是威廉四世的生日,因此,很自然地,我就被冠上霍亨索伦王朝腓特烈·威廉这个名字。在这一天出生,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在我童年时期,我的生日也是举国欢腾的日子。

有这么一位父亲,我引为无上光荣。我甚至觉得,除了生命以外,除了对生命的肯定以外,这件事抵得上所有我能引为光荣的东西。我父亲给我*好的东西,莫过于下列事实,那就是我根本无须特殊打算,只要有耐心,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进入一个拥有更高尚和更优美的世界。在这个世界,我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也只有在这个世界,我*深的热情,才能得以自由地发挥,我几乎因为这份光荣而付出我的生命,但是这还是一个划得来的交易,一个人即使想稍稍了解一点我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那么他必须置身于像我自己一样的境地中,冒险。

《上帝之死》

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尼采到卡夫卡

陀思妥耶夫斯基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一书中,宗教法庭审判官向复活的基督忠告,对群氓而言自由是一副过重的担子,他渴望摆脱他的自由而像小孩子一样被指引。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蔑视群众,包括受过教育的人。超人要凌驾在群众之上来统治他们。

人所希望的,既不是上帝,也不是基督,而是教会的权威。

相信上帝、追随上帝,却不问结果会怎样,那是太冒险了,像宗教法庭审判官所提示的。教会给人一副较轻的担子去挑,它祈祷、解释和选择真理、宽恕罪恶,而赋予人一种孩童般的幸福,不过这个代价太大了,人必须放弃他的思想自由,但是人愿意这样做,他不再如上帝所要求他的那样服侍上帝,而是听从教会所说去服侍上帝,教会将独占并支配上帝的神秘和奇迹。

对大主教而言,上帝已经死了,就像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部中所宣称的一样。大主教不再相信人,因为他已放弃相信上帝。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这本小说中,宗教法庭审判官这个角色表现出他对罗马天主教会的反对。

不过,不要因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对教会的批评,以及他用心理学来处理宗教和道德冲突的倾向,我们就忘记他终其一生都是相信教会使命的。我们可以这样说,他热爱过去的或将来的教会甚过当时的教会。

那么,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不是一个基督教的信仰者呢?

我们不可能回答这个问题,他喜欢无神论者的议论。确实,陀思妥耶夫斯基不是一个坚定不移的信仰者,他经历过怀疑的阶段。

不过在基督与宗教法庭审判官之间的那层幕布是间接交流的一个有力的例子,但是这个例子陀思妥耶夫斯基并不像尼采那样有意使用。

尼采

尼采认为,人就是他自己的和别人的奴隶。他攻击人的道德原则。“超人”就是他自己的法律,他是自律的,他希望把这种法律加之于群氓身上。

这些群氓所想的只是借助基督的屈辱、谦逊和受苦等教训,强迫伟大而自由的人屈服在“奴隶道德”之下。他们遵从一种苍白无血色的基督教理想,他们用这种理想去评断一切人。一种基督徒的思想被误解了;即使当他低首扪心自问,其真实意图也还是要提高自己。

他*大的乐趣只是非难别人的平凡微小。在传统基督教的意义上说,自认为道德和良善的社会,憎恨更高类型的人,并认为他的孤立是因罪得来。这种社会所希望的道德不过是要把每个人划归到他自己一样的水平;基督徒骄傲地高居评断地位,但耶稣不是一个审判者,尼采对耶稣总是保持很高的敬意。

尼采强调一个事实,即耶稣反对那些评断别人的人,耶稣希望破坏他那个时代的道德观念。耶稣反对犹太传统,反对“公正的”“高贵的”统治者,尼采说他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在那个时代就因为这个罪名,他必须死,所以耶稣之死不是因为别人的罪。耶稣扬弃了罪恶的观念,他怎么可能会为了别人的罪而死呢?

上帝像生命一样,是善恶的彼岸的。基督的道德观念只适于基督本人的生活体验。这个思想很接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宗教法庭审判官的思想,因为这位审判官也把基督的道德观念,只留给少数的超人,耶稣是曾经在世界上活过的唯一基督徒,但是他被人类钉死在十字架上了。犹太基督教的道德是庸人反对强者和特立独行者的一种本能,也是反对自创法律的快乐者的本能。基督教的道德观念是怨恨的产儿,并且自己表明了它对善恶的无知,它告诉我们,只有上帝才有这种知识。

但上帝已经死了!

尼采称我们这种思想上的变化,是我们这个时代中一件*伟大的事。信仰上帝,已不可能,也不再值得接受,有如日垂西山,东海逝波。现在,对于那些了解此事的人,世界表现得更为古老、生疏、可疑;后于基督教的时代已经开始了。没有人知道这件事的结果会是什么。

以往建立在上帝信仰基础上的一切观念都瓦解了,例如整个欧洲的道德观念。可怕的恐怖必定随之而来。只有少数人,就是那些实际上属于未来世纪但已经过早降生的人,也就是生活于高山之巅的人,才非常想获取未来的知识以解答谜语。只有这些人才会看见光明、幸福、激励和新的一天的日出。他们的内心充满感激、惊奇和期望。他们的船又可以驶向未知的海域。他们被允许大胆追求新知识,无边的海洋摆在他们的面前。

上帝已经死了。

这个可怕的宣告,集合了尼采的一切力量给基督教的神圣信念以*后一击。他尊敬甚至赞扬耶稣,但是他否认耶稣对我们这个时代还有任何意义。

“在一个星期日的早晨,当我们听到古老的钟发出响声时,我们问自己,这个可能吗?”

这仍然是为两千年前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一个犹太人而做的?

这个犹太人告诉我们他是上帝的儿子。

我们的宗教是从一些古代信仰转变为现代的。我们被安排去相信有一位与平凡女人生孩子的上帝;相信一位要求我们不要继续工作并且告诉我们*重要的工作是注意世界末日象征的圣者……他要求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